每年因食物而釀成的悲劇都有很多,這可並不是危言聳聽哦,只是想提醒家長們,有些食物是不能給孩子吃的。
【這些食物,千萬別給孩子吃】
1、“有滋有味”的食物
為了讓食物變得有滋有味,讓寶寶多吃一些,有些家長在做輔食時,會過早給寶寶添加油、鹽、醋等調味品。但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及國外指南指出,1歲以內嬰兒不宜吃含食鹽的食物,而要吃原味食物。因為從母乳和牛奶中攝取的天然鹽分,能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要。加之寶寶的味覺習慣正處於發育中,對調味品的刺激比較敏感,加調味品易讓寶寶拒絕沒有味道的原味食物,從而養成挑食、偏食的習慣。
此外,如果攝入額外的鹽,會加重寶寶腎臟、心臟負擔,引起水腫、高血壓等疾病。還有研究表明,兒童血中鈉濃度越高,個子越矮;鹽的攝入量越多,鈣的吸收也就越差。因此,不要給1歲內的寶寶吃鹽,而且1-3歲的幼兒也要儘量少吃鹽。
》》吃東西時給寶寶帶上貼心的小圍嘴,避免弄濕衣領淹脖子↓↓
推薦:棉花堂嬰兒圍嘴。正面針織棉,柔軟親膚,舒適透氣,無螢光劑,反面棉毛布,柔軟吸濕,不悶熱,立體卡通造型,可愛萌趣,扮靚實用兼具。
2、瓜子、花生等堅果
瓜子、花生是家家戶戶逢年過節必備的,但這些卻也是最容易引發寶寶氣管異物的食物。
人體咽喉往下可分為兩個腔道,前面叫氣道,後面是食道,兩者之間有一重要組織叫會厭軟骨。正常情況下,在進食時,會厭軟骨會閉合;說話和喘氣時,會打開。但寶寶的會厭軟骨未發育成熟,功能尚不健全。當寶寶口中含著食物說話或者大笑時,會厭軟骨會張開,使食物誤入氣道,導致氣管異物。
為了避免氣管異物的發生,家長們最好不要讓5歲以下孩子吃果仁、豆子、玉米粒等食物,葡萄、桂圓、荔枝等能夠一口吞下的、有核的水果也要特別注意。其次,也要掌握異物卡喉的急救方法,防患於未然。
》》有寶寶的家庭要常備濕巾,用來給寶寶擦拭手、口、玩具等,很方便↓↓
推薦:寶寶金水嬰兒濕巾。濕巾蘊含木糖醇配方,草本植物精華不含螢光劑,無酒精無香料,安全溫和,使用方便。
3、果凍
果凍,五彩繽紛、香甜滑爽,相信沒有哪個小朋友能抵擋住它的誘惑,但最好不要給3歲以下的孩子吃。
首先果凍主要由海藻膠、人工色素和甜味劑等製成,幾乎沒有營養卻很占胃,影響寶寶正餐的食量。其次,果凍很滑,寶寶不咀嚼直接吞咽,很容易誤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所以還是不吃為妙。
》》早日鍛煉寶寶自己吃飯的能力,為了避免弄髒衣服,要穿一件小罩衣↓↓
推薦:良良嬰兒環保罩衣。苧麻面料吸水多且散濕快,柔軟透氣,隔水效果好。寶寶吃飯玩耍必備。
4、酒及含酒精飲料
春節的飯桌上,也少不了酒水飲料。有些父輩喜歡拿一根筷子沾點白酒逗逗寶寶,他們認為這點酒不會對寶寶造成什麼影響。但其實無論是啤酒、白酒或是含有酒精的飲料,其中的酒精對寶寶都有害。
雖然兒童喝酒不一定都會導致中毒,但由於兒童的肝功能較差,肝對酒精的代謝、解毒能力差,飲酒會損傷肝臟和神經系統,可讓寶寶出現嗜睡、昏迷,重者造成腦損傷或死亡。所以,千萬不要相信“喝一點沒事的”!當朋友或長輩再次逗你家娃喝酒時,請果斷拒絕他們!
此外,最好也不要給寶寶喝飲料,哪怕是純果汁也要少喝。因為大部分飲料的糖分含量很高,會影響孩子的味覺習慣,降低寶寶正常吃奶和輔食的食欲,也對牙齒不好。
》》餐後,尤其是吃完甜食,一定要給寶寶養成漱口的習慣↓↓
推薦:青蛙王子寶寶牙刷牙膏套裝,晶瑩透明膏體,卡通造型牙刷和口杯,讓小朋友在快樂體驗中愛上刷牙。
5、元宵、年糕、糯米飯等有粘性的食物
很多地方過年有吃年糕和元宵的習俗,但對於寶寶來說,是很難吞咽的,容易噎住而發生危險。曾有新聞報導,某年在日本東京,元旦當天有14個人被粘糕噎住,其中2個人窒息而死。
另外,糯米比較難以消化,可能加劇寶寶胃酸的反應,會造成寶寶胃部不適。因此,不建議3歲以下寶寶吃年糕、元宵或糯米飯。
推薦:寶寶卡通圍嘴。萌萌的卡通圖案,寶寶帶上更凸顯可愛。穿戴方便,不會磨到寶寶脖子嬌嫩的肌膚。
6、海鮮等易過敏的食物
因為免疫系統功能不夠完善,3歲以前的寶寶出現食物過敏的幾率很大。所以,最好不要給3歲內的寶寶吃蝦、蟹等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尤其是過敏體質的寶寶。如果要吃,也要少量開始,循序漸進,觀察寶寶有沒有出現過敏反應。
》》準備一些柔軟的口水巾,勤換洗勤晾曬↓↓
推薦:威爾貝魯紗布口水巾。採用全棉花纖維製作,無印染,觸感細膩柔軟,快速吸水。6層加厚紗布水洗方巾,凹凸結構設計,蓬鬆更柔軟,給寶貝多重呵護。
7、大人嚼碎的食物
成人的口腔有很多細菌,包括導致胃病的“幽門螺桿菌”、導致齲齒的病菌以及皰疹病毒,這些都可能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染給寶寶,包括大人將嚼碎的食物喂給孩子,或用自己使用過的碗筷餐具給孩子餵飯等。
》》所以,為了寶寶的健康,請杜絕這種行為。要給孩子使用專用餐具↓↓
推薦:好孩子寶寶餐具四件套。智慧餐具,體貼寶寶的用餐習慣。可愛的造型,寶寶吃飯香香。
說了這麼多,或許您會覺得有點矯情,可是,作為一名科普工作者,小編更希望防患於未然,萬事還是小心為好,一旦發生便追悔莫及,生活中已有太多的這類悲劇。此外,您還應該掌握兒童意外傷害的急救法,萬一意外不幸發生,關鍵時刻或許能救孩子命。
文章來源:醫知袋鼠,本文已獲得授權
凡本號注明“來源:XXX(非本號),本文已獲得授權”的所有作品,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我方已獲原作者授權,有權轉載使用的其作品,請勿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原作者方有權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有關版權及相關問題請聯繫旺旺:育兒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