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母嬰>正文

側切到底是啥滋味,為啥媽媽們都說不疼?

產婦都得切開會陰嗎?會陰切開究竟有多痛?會陰切開縫合後多久能恢復呢?

【會陰側切究竟有多痛?8位順產媽咪的親身體驗——】

丹丹媽:“宮縮的疼痛早就讓你麻木了,而且醫生一般在側切前都要打一小針麻藥的,所以切的時候你一點兒也感覺不到疼的。”

曉川媽:“我側切的時候打了局部麻藥,沒什麼感覺啊!宮縮最疼的是寶貝出生前的最後一個鐘頭,醫生沒法幫你,要自己拼命使勁往下生。”

哆媽:“生過的人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沒生過的人想像得很恐怖,其實到產床上的時候媽咪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

依依媽:“宮縮到最後,那裡已經被撐得極薄,神經都麻痹了,所以不疼,與正常時候在那裡剪一刀的感覺肯定是不一樣的。”

彤欣媽:“宮縮疼痛的時候側切,幾乎沒什麼感覺;縫的時候有點兒痛,不過看著寶貝就開心了。”

芊媽:“幾乎不怎麼痛啊,只聽見“哢嚓”一聲,然後轟然一下,就感覺到寶貝出來了,順產側切沒那麼可怕的。”

瀚天媽咪:“側切的時候都感覺不到痛了,感覺一會兒寶貝就出來了,這個不用怕喲!

子昂媽咪:“宮縮比側切疼多了,到時候你都感覺不到側切的疼痛了,我是醫生說要幫我縫時,我才知道被剪了一刀的。”

TIPS:產後及時穿戴收腹帶,有效幫助子宮收縮,緩解疼痛↓↓

推薦:婧麒產後專用收腹帶。精選環保、透氣紗布,更安全舒適有效。穿戴十分方便,固定性好,不易變形,不易脫落!人性化護腰設計,記憶軟骨幫助支撐腰部,有效緩解腰部壓力。

【產科醫生說:請產婦們放心!】

1、會陰切開術前會打局部麻醉,切開是在宮縮陣痛的高峰時瞬間完成的,有些產婦甚至感覺不到會陰被切開。

2、縫合過程大約需要20分鐘左右,縫合時局部麻醉的效力還在,疼痛感不會很強,絕大多數媽咪都能在迎來寶貝降生的喜悅中承受這只多一分的痛。

TIPS:側切的媽媽產後要注意私處的護理,產褥期用專用的衛生巾,勤更換,避免感染↓↓

推薦:全棉時代奈絲公主衛生巾。專為經期敏感女性設計,不刺激不致敏,創新全棉防漏。

【會陰切開縫合後多久能恢復?】

1、術後在醫院的前幾天,媽咪會感覺到傷口局部不適,坐時疼痛感較明顯。

2、傷口一般4-5天就能癒合,有些醫院給產婦使用了可以吸收的腸線縫合傷口,無需拆線。

3、根據切口大小、縫合技術、對疼痛的耐受程度不同等,傷口完全恢復大約需要2-4周。

TIPS:一定要勤換內褲保持私處乾爽清潔,月子媽媽為避免清洗不便的麻煩,可穿一次性內褲,健康衛生,透氣性更好↓↓

推薦:全棉時代產婦一次性內褲10條。進口美棉,親膚柔軟,每條獨立潔淨包裝,拆開即可使用,非常方便。

4、有的媽咪在產後10天到1個月內,可在陰☆禁☆道口發現脫落的綠色腸線,屬正常現象。

TIPS:產後會陰傷口敏感時期,要做好護理,使用產婦專用衛生濕巾,保持私密乾淨清潔,身體恢復快↓↓

推薦:產婦專用私處濕巾。草本植物萃取精華,安全無刺激,溫和清潔和保護私處肌膚。

5、 會陰切開術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恢復,陰☆禁☆道仍然能保持良好的彈性,對日後的性☆禁☆生☆禁☆活不會有不利影響。

6、產後媽咪多右側臥位,有助於會陰左側切口的癒合。

推薦:威爾貝魯護腰側睡枕。護腰托腹、舒適倚靠,讓媽媽釋放身心,輕鬆睡眠。

【會陰切開術後護理8要點】

1、產後住院期間,醫院護士會幫助媽咪每天2次用含有消毒液的溫水沖洗外☆禁☆陰;

2、回到家中後,請繼續每天2次用溫開水清洗外☆禁☆陰,要準備專用的小毛巾清洗,避免交叉感染↓↓

推薦:棉花堂純棉紗布方巾。純棉紗布材質,手感更富細膩和柔軟,3條組合裝,清潔替換。隨身出門攜帶,便捷衛生。

3、大小便後用柔軟的衛生紙從前往後擦拭外☆禁☆陰,最好能做到每次大小便後用水沖洗。

推薦:一朵卷紙36包。拒絕漂白,天然抑菌。採用竹纖維柔韌交融技術,不添加有害化學物質,保持原生態,令竹紙吸水更顯強韌。濕水不易破,紙屑無殘留。

4、每日換洗內褲,選用合格的衛生巾或護墊,保持會陰部的乾燥與清潔。

推薦:開麗產後護理墊。用於產婦分娩前後護理,立體壓花,綿柔透氣材質,用於產後對惡露的吸收,保持乾爽舒適。

5、保持大便通暢,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必要時可服些輕瀉劑,避免便秘。

6、產後至少1個月內不宜提重物,不要做體力強度較大的家務或運動。

7、產後至少6周內應避免性☆禁☆行☆禁☆為,經醫生檢查子宮復舊情況良好後才可以。

8、如果傷口出現血腫、感染甚至裂開等情況,要及時找醫生檢查,接受坐浴或理療等處理。

TIPS:產後傷口易感染,所以上廁所或護理傷口前一定要洗淨雙手。

推薦:藍月亮抑菌洗手液,清潔抑菌,溫和去汙,泡沫豐富,易沖洗。滋潤保濕,添加天然蘆薈提取成分,滋潤呵護手部肌膚!

本文版權歸我方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有關版權及相關問題請聯繫旺旺:育兒聯盟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