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母嬰>正文

要撒歡不要感冒 這個季節千萬別穿錯

文/cc爸媽

一年中最適合踏青的時節來啦!

按說終於可以痛痛快快的帶娃出去浪了,可是當媽的卻怎麼也痛快不起來。

看朋友圈,前一天曬得紛紛是戶外撒歡的孩子,第二天再看,曬得全是感冒中招後的“眾娃相”。

C媽身邊好幾個朋友都表示,冬眠了一整季,剛開始準備出來嘚瑟嘚瑟,又因為感冒被打回了洞府,嚇得再不敢出門。

早晚溫差大的季節,孩子出汗後受風更容易受涼,而多半的受涼感冒,都是因為沒!有!穿!對!衣!服!

所以,為了不負這大好春光,為了做好“持久浪”的準備,這份穿衣指南,你一定要收好!

先來說第一個讓大家糾結的問題,寶寶到底要比大人多穿一件,還是少穿一件?

【 先來看一下常規建議 】

新出生28天內的寶寶:要比大人多穿一件。因為寶寶剛剛脫離的母體子宮溫度較高,而新生兒恒溫系統發育還不健全,體溫會隨氣溫降低而降低,所以需要多穿一件保暖;

*推薦理由:棉花堂寶寶夾棉紗布睡袋輕柔綿軟,舒適透氣。袖口蓋片可防風防抓傷。全袖可脫,即使溫度升高也能使用。下擺雙排扣方便換尿布。

2-3個月的寶寶:在室內可以和大人穿一樣多,室外多穿一件。

*推薦理由:良良春秋季披肩款斗篷選用優質天鵝絨面料,輕鬆穿脫,舒適保暖。防風帽能護住小腦袋,也可自由脫卸。寶寶睡下後,還能當做小毯子使用。

更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在室內比大人少穿一件,室外穿得和大人一樣,腹部注意保暖即可。

*推薦理由:棉花堂寶寶夾克易穿脫、易操作,輕柔綿軟,不易悶熱。

為什麼說這是常規建議呢,因為自從當了媽,80%的人就跟C媽一樣,秒變神經較真型處☆禁☆女座。

這些官方理論可糊弄不了戰鬥在前線的老媽子們,圍觀一下她們提問的畫風吧:

請問滿月前的寶寶多一件是“怎樣厚的一件”,單的?加棉的?羽絨的?

請問比大人少一件的參照標準是什麼,我還在穿毛衣+羽絨服,娃爹已經在穿襯衣+開衫,到底是參照他還是參照我?

請問… …

如果是當媽之前,面對這些認死理兒的媽媽桑,我可能會有“拖出去亂棍打死”的衝動吧。

但是當了媽,簡直不能更理解!

那個站著說理論不腰疼的“磚家“,你能給我解釋的再詳細一點麼?

得令,來了!

【 下面就是變態較真型實操建議了,神經大條的請繞路 】

1、對未滿月的嬰兒,尤其剛出生的前一兩周,要隨寶寶體溫的變化增減衣服。

什麼樣的溫度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溫度呢?

肛溫:36.5-37.5攝氏度

腋溫:36.5-37.3攝氏度(新生兒更推薦腋溫)

如果寶寶腋溫低於36.5攝氏度,一定要增加包被、衣服。

如果高於37.3,就說明穿蓋過多。

*推薦理由:棉花堂包被內含鬆軟棉芯,防風保暖。魔術貼包光,不怕磨傷寶寶皮膚。

2、滿月之後的寶寶,除了參照常規建議,更為標準的就是以下幾點:

一看:如果寶寶面紅、多汗,說明溫度高應減少衣物;如果面色發白、打噴嚏,說明應該加衣服。

二摸:不是常規的摸手,寶寶的心臟搏動力量弱,每次送達手腳末梢的血液相對少,所以手溫涼很正常。

別說寶寶了,連C媽也是這樣,這麼一把年紀了,我這老心臟都不夠用呢。手極少有熱的時候,溫的時候都很少。

即便現在外面春光明媚,屋內還有暖氣,我能說我依然手腳冰涼的在敲字麼?相信你身邊這樣的成年人也一定不少。

而且戶外活動中手是暴露部位,本來就容易涼,有時候寶寶手涼摸後背卻有汗,所以摸手真的不靠譜。

最靠譜的判斷標準是摸頸後和背部。

如果頸部或背部是溫熱的,皮膚又是光滑的,就表明孩子可以耐受此溫度。

如果有汗或者皮膚發黏,那就是穿多了,要適當減少衣服,並且把汗擦乾,保證寶寶肌膚的乾爽。

*推薦理由:一朵嬰兒清爽柔面巾優選原生木漿,自然純白,健康安全。濕水不易破,紙屑無殘留。寶寶和敏感人群都適用。

三體驗:我們總說寶寶的運動量大,新陳代謝旺盛,怎麼證明呢?我們也鑽不進他的身體看他的新陳代謝如何運作吧?

那麼最直觀的方法就是,直接體驗。體驗孩子的活動量,不是看時間,而是看量,是看活動方式。

就比如昨天晚上我帶CC散步,其實就是圍社區走一圈的運動量,我是勻速走下來的。

再看CC,小碎步顛兒著,跑出去20米,又折回來10米等我;然後又斜到叉路上10米,撿回來一根木棍;等我趕上她,她又原路返回20米撿了一塊小石頭.....

且不算走的這些“冤枉路”,光是跟她一個速度且跟她一個模式——小碎步顛兒,才顛兒了100米,我就氣喘吁吁背部微熱了。

所以,如果不明白為什麼你家那個好動的孩子穿很少還在出汗,不如直接體驗一下。孩子出了汗要及時擦乾,不然著涼感冒就不好了。

*推薦理由:威爾貝魯嬰兒紗布手帕專為細嫩肌膚而生,六層加厚紗布層層精細縫製,質地柔軟,給寶寶擦臉、擦口水、擦汗都可以。

四感受:如果室內外溫度相差2-3度,外出就不必增加衣服。如果是戶外運動,那麼相差5度也無妨。但外出一定要穿著吸汗透氣的小襪子和柔軟合腳的小鞋子。

*推薦理由:格林博士菱形彩棉襪採用科學配比,在保證柔軟舒適的同時,更加鬆緊適宜,結實耐穿,讓寶寶的小腳一直乾爽舒適。

【 說完了穿多少,再來說說第二個問題:怎麼穿 】

初春穿衣一定要滿足兩點:一是利於保暖,二是方便脫穿。

因為無論是早晚、室內外、車內外,需要來回切換的頻率太高了,基於這兩點,寶寶的穿衣法則就是:

一層捂不如多層搭。

給活動量大的寶寶穿衣,非常講究透氣性和空氣流通性。

層數多了,層間的空氣流動就會更好,不易捂汗,即便出汗了,也好幹。

所以捂一層加絨加厚保暖,不如搭兩層(秋衣+毛衣)。

具體操作可以這樣:

▪第一層穿透氣排汗的純棉內衣

根據年齡和習慣選擇連體或分體。

小月齡的建議連體,護膝護肚還不勒,活動非常方便。

*推薦理由:棉花堂對襟開檔連體衣可輕鬆穿脫或是換尿片,針織棉料讓它不易悶熱且輕柔綿軟。

但是像CC這樣已經告別了尿不濕的大寶寶,連體就不能滿足啦,要選擇分體的秋衣秋褲。

*推薦理由:棉花堂開肩內衣套裝採用雙面織法,手感更飽滿,透氣吸汗貼身舒適。前片略長設計可遮住寶寶鼓鼓的小肚肚,不易受涼。腳口採用螺紋加長設計,防風保暖,腳口可翻折,不怕寶寶長得快。

▪ 第二層穿厚一點的保暖衣物

可以是毛衣、開衫、衛衣,一定要選擇寬鬆透氣的材質,這樣既能達到保暖排氣的功能,又不束縛寶寶的活動。

這個季節中、下午時段,如果是晴暖無風的天氣,寶寶在戶外蹦蹦跳跳穿這兩層就夠了。

覺得不夠暖可以單加一件小馬甲,既能保暖又不影響四肢活動。

*推薦理由:棉花堂連帽小馬甲由毛圈棉料製成,薄厚適宜,穿脫便捷,內搭或外穿都可以。

▪ 第三層穿防水防風的防寒衣物

早晚的戶外還是有點涼的,可以根據溫度以及孩子的活動量選擇衝鋒衣、羽絨服、棉服。

如果活動量小羽絨服保暖性更好一些,如果活動量大,棉服透氣性更好一些,天氣很好的時候衝鋒衣一般也就夠用。

注:需要注意的是,為了不影響寶寶活動,上衣一般建議不超過4層。如果覺得保暖係數不夠,可以增加單層的厚度。

▪ 附加層:吸汗巾

出汗之後身體的毛孔是打開狀態,而此時的衣物又潮又涼,是導致受涼感冒的重要原因。

原則是建議出汗之後及時更換乾燥的衣物,但是很多時候帶寶寶在戶外活動很難做到“及時更換”。

這個時候,“附加層”就顯得很重要啦。

可以再活動前給寶寶貼身加一層純棉的吸汗巾,這樣玩完之後,只要抽出潮濕的吸汗巾,衣服依然是乾爽的。

當然,活動之後再墊上吸汗巾隔離潮濕的衣物也是一樣的道理,都是避免出汗之後的受涼。

*推薦理由:威爾貝魯竹棉紗布吸汗巾親膚舒爽,易洗易幹,不易滋生細菌。四周雙層密拷邊,平展舒適,可防止脫落。

▪ 下衣一般兩層比較好

層太多會束縛寶寶活動。裡層秋褲,外層根據室外溫度可以選擇單褲、棉褲、羽絨褲。

*推薦理由:棉花堂寶寶寬鬆長褲,褲型不拘束,穿著尿布無壓力。慕斯絨面料使觸感輕柔綿軟,舒適更保暖。內裡夾棉,不跑棉結團,溫暖無縫隙。腰部有橡筋替換口,鬆緊可自由調節。

C媽說

老話有“春捂秋凍”,每年一到這個季節,比起受涼,捂熱的情況反而更多,結果汗一捂,風一吹,得,才是真受涼了。

亂穿衣的季節媽媽們不要慌,咱不能盲目捂,也不能盲目凍。

學會了正確判斷冷熱的標準,再加上C媽的多層穿搭方法隨時增減衣物,寶寶沒你想得那麼脆弱哦。

好不容易熬到春暖花開,千萬別讓錯穿的衣服給毀了。

覺得家中長輩不好說服的?用C媽有理有據的理論試試唄!

來源:cc爸媽,本文已獲得授權

CC爸媽:“中國父母學習計畫”推行者,C爸-中國醫科大學碩士;C媽-報社育兒編輯,新時代、新父母、新理念,養娃需要雞湯也需要指南,公益普及嬰幼兒餵養、睡眠、疾病、心理知識。

凡本號注明“來源:XXX(非本號),本文已獲得授權”的所有作品,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我方已獲原作者授權,有權轉載使用的其作品,請勿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原作者方有權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有關版權及相關問題請聯繫旺旺:育兒大小事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