歎茶,一個歎字,盡得其妙。
早茶最讓人迷戀的,就是它的慢性子。幾樣小點心,一壺鐵觀音,不急不慌,慢飲慢食。
把大部分應酬安排在中午,流連於不同酒樓的茶市。
同為粵菜酒樓,出品不同,風格亦不同。
每每發現新點,必要嘗鮮。一年之中,在若干餐廳搜羅精彩茶點十枚。
【茯苓糕】
茯苓,安神健脾。茯苓糕,飽肚解饞。據說,這款點心源自清朝;八卦點說,慈禧太后也很愛吃這道甜品。那多吃幾塊,賽過老佛爺。
【南瓜餅】
南瓜餅屢見不鮮,新鮮的在於賣相。
Q版南瓜淮山餅,只有鵪鶉蛋大小,可愛到爆,讓人愛不釋手,愛不釋口。
【炭燒酥】
在某酒樓偶然吃到曇花一現的一件美點,再次喝茶時已經撤下菜單。
或者是知音難覓,或者是做工繁瑣。
寧可相信後者,因為這款黑黢黢的茶點,入口清甜,層次分明的酥皮,咬一口,簌簌掉落。
問,炭燒的黑色來自哪裡?告之,是芋頭和紫薯的混合。
分外懷念。
【普洱茶糕】
好大太陽,心浮氣躁。
加入普洱茶做成的龜苓膏,最適合初夏天氣。
一次早茶,美味之餘,還等於多飲一杯涼茶。
【豬仔包】
大臉小豬豬,是“芝麻花生粗糧包”穿的新馬甲。
很有愛的小豬仔,真是很歡樂!
【核桃酥】
美輪美奐,惟妙惟肖。如果不說,會弄假成真。
捏一隻在手,才發現軟軟的,咬一口,皮Q餡甜。
【蛋白石榴球】
小巧豆腐包,內有乾坤。
用蛋白做皮,瑤柱蝦米馬蹄豆腐丁,滿滿裝了一兜。蔥絲系口,加高湯,蒸熟。
小盅位上,茶點中的新貴一族。
【黃金擂沙湯圓】
擂沙湯圓 + 流沙包的混血後裔。
裹了一層花生茸的大顆圓子,咬破,金黃湯汁如岩漿滾滾而出。
嗜甜之徒,一口,便會深陷濃郁香甜漩渦難以自拔。
【陳皮酥】
如果說叉燒酥,估計很難引起興奮。換了陳皮酥,從耳朵到大腦到舌根,立刻起了一串的反應。
叉燒的心理感覺是肥膩,而陳皮,酸甜微苦,最能開胃。
設計點心的人,的確該補充心理學知識。
事實證明,一點點陳皮,畫龍點睛。
【冬茸酥】
爆好吃的“冬茸酥”,令人竟然油然生出下廚一試的欲望。
看來,美食不僅可以帶來口舌、精神雙重滿足,還有心靈雞湯的激勵作用!
地瓜茸,酥皮餡,絕美小點。
【歎茶手記】
一頓早茶,最理想的形式不是在於應酬,而是家人或老友一二,邊吃邊聊。
如果趕時間,就絕難體會早茶之妙。一頓踏踏實實的早茶,滋潤的遠遠不止腸胃、情緒和神經,最能潤滑的還有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