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母嬰>正文

快媽媽有個慢娃娃——談「拖拉」

場景:繁忙的清晨,孩子很早起床,媽媽囑咐孩子起來把衣服鞋子穿好準備出門,然後媽媽繼續忙碌。等到媽媽準備好要出門的時候,才發現孩子基本上還什麼都沒做……

經常有家長問:

孩子愛磨蹭,做事拖拉,該怎麼辦?

在具體討論孩子拖拉原因以及應對之前,我們首先需要排除孩子氣質特徵的影響。

正如我們常說的"一種米,養百樣人",有一些孩子生來就反應水準的幅度會低一些,行動速度會慢一些,語速也會慢一些,他們也有可能在活動與活動之間的轉變時表現稍有一些困難。

我們經常用“不緊不慢”來形容這類孩子。雖然旁人可能很著急了,但是孩子還是一直處於不緊不慢的狀態。尤其是,如果媽媽是個急性子(比我自己),孩子則是“慢性子”,在養育過程中則非常可能出現讓媽媽抓狂的事件。

其實,如果孩子有自主做事情或者在家長的建立鼓勵下做事情的表現,即使速度不是特別風風火火,我個人的建議是媽媽自己調整對孩子的認識和完成任務的期待值。同樣,如果孩子說話很有條理,思維清晰,雖然語速慢一點,但是從頭到尾有條不紊。我覺得語速慢不應該是一個問題。

單純的語速慢或行動慢並不一定就不好,他們可能在語言表達出來之前的思考更細密,動作的成品更精緻,如果可以,希望家長要學會接納和自己性格特徵不同的孩子。當然,如果孩子自己也為自己的語言行事風格而苦惱,這也確實可以通過練習和實踐而改變。但是,如果改變孩子的形式風格,並不在此文討論範圍之內。

本文所涉及的孩子“拖拉”主要是指:孩子有足夠的時間,有足夠的能力,但不能完成既定的工作,或堅持停在某一個點。

我們下面來根據各種可能的原因來具體聊聊應對方法。

原因一:家長的指令不清晰

家長在與年齡比較小的孩子溝通時, 需要注意自己的指令清晰簡短。比如家長因為趕時間,對孩子說:“抓緊把衣服、襪子、鞋子穿好,然後拿上你的包,在門口等媽媽出門。”

當孩子聽到這樣一句話時,實際上他接收到的是好幾個指令,合併成了一個長串指令。有的孩子可能並不具備處理這類長串指令的能力,可能根本沒聽明白家長的要求,或者不能記住這一連串指令的內容。所有,有的孩子就會出現手足無措,或者做了第一件,忘了第二件的情況。

建議

在指令不能被孩子完全理解和記憶的情況下,建議家長考慮分割給孩子的指令。家長可以把準備提出的要求一個一個地告訴孩子;或者借助於圖片提示系統,把每天要做的事情程式化。

比如早晨起床,孩子要穿衣服,洗臉,漱口,穿鞋子,拿背包等。家長可以把這一系列孩子在生活中實際行為拍成照片,然後把照片貼在孩子經常準備出門的地方,第一步做什麼, 第二步做什麼,第三步做什麼,這樣就可以儘量避免出現孩子沒有聽明白指令或者記不住家長的指令內容,以致于完不成家長指令或停在某點上的“拖拉”表現了。

原因二:孩子還不具備完成家長指令內容的能力

在確認孩子可以正確理解家長的語言指令,記住家長的長串指令外,家長就要注意孩子有沒有能力執行家長的指令。

比如家長讓孩子自己穿褲子,孩子到底會不會穿?能不能區分褲子的前面和後面?讓孩子自己穿鞋子,孩子能不能分清左右腳?知不知道怎麼系鞋帶?……簡單地說,當一個人不知道在任務中的角色是什麼, 或者不具備完成某項任務的必要技能的時候,不光是小孩,即使是成年人,往往也會出現無從下手完成指令,或者不願意完成的情況,而由此就產生了拖延。

建議

當孩子不具備完成某些指令的技能時,家長能夠教會孩子相應技能或者給孩子示範相應技能就變的很重要。

媽可以說:"這項任務確實是有點難,有挑戰性, 但是媽媽可以幫你把任務分解一下。" 然後媽媽把每一步每一步的程式和孩子解釋清楚,在媽媽適當的分解和幫助下,孩子會更自主地去完成任務,這樣不但幫助孩子順利完成任務,而且會使孩子充滿成就感,變的更自信。

即使在教會孩子或者示範某些技能後,在孩子試圖獨立完成指令的過程當中,家長還要時刻準備好回答孩子的問題;也要仔細觀察,孩子究竟在什麼地方,可能會遇到困難。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可以適時的提供一些提示或者是幫助。

這裡要稍稍提醒家長一下的是:不建議代替孩子完成任務。很多家長總是一邊說:"哎呀!時間來不及了"、"要遲到了" 、"你看半天還沒搞好" ,一邊匆匆忙忙直接幫孩子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這樣孩子更不著急了,因為反正最後媽媽都會幫忙的,不如拖著等媽媽來幫忙。

原因三:孩子自己不感興趣

孩子拖拉的第三個常見原因是孩子不想做。

對於不想做,但又必須得做的事情,即使是成年人,通常就會把這件事情放到所有要完成任務的最後一項。現在有個詞叫"拖延症患者" ,雖然這是用來形容成年的,但其實孩子也是一樣的。孩子也會優先去做他覺得對他來說是重要的事情,比如玩耍。 當然,成人有足夠的計畫評估能力,所以即使是不想做的事,如果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還是會在最後期限之前完成她。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對事務重要性的認識和排序與成年人往往是不一樣的。比如成年人覺得吃飯重要,但孩子可能覺得玩更重要。而且,他們對於時間的計畫安排能力還不成熟,所以也非常容易出現他們自己預留的時間不能完成相應任務的情況。

建議

心理學上有個"潑墨可原則"(Premark principle),俗稱“祖母法則”。 這個原則就是把把孩子不喜歡但比較重要的事情,跟孩子喜歡的事情結合到一起,以期待孩子主動優先完成比較重要的事情,從而才獲得完成自己喜歡事情的機會。

比如要求孩子先吃好飯,然後就可以跟爸爸去騎車;或者彈完琴,就可以看電視。這樣把兩個任務相結合之後, 孩子也能按時快速完成那些他們不那麼喜歡的任務。

原因四:焦慮引起拖拉

還有一種情況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當一段時間你覺得手頭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特別焦慮的時候,你的效率會大幅下降。

研究發現,如果一個人處於適度的焦慮水準,這種焦慮反而會成為工作的一種動力,會刺激一個人更快的,更有效率的去完成工作。 但是如果焦慮水準太高,或者持續時間過長,焦慮感就可能已經把人給打敗了,這個時候就會發生索性什麼都不想做或者即使堅持做,效率也非常低的情況。有些人的“拖延症”其實是因為這個原因的。

孩子其實也一樣,如果一個孩子一直處於比較高水準的焦慮狀況當中,他可能會頻繁地吃手指,咬鉛筆,摳鼻子,甚至咬嘴唇等動作,同時該做的事情總是不願意去完成,甚至會一直擱置。這種表現,從家長的角度,往往就是看到孩子表現出做事情很拖拉,從而對孩子更多責備,結果導致惡性循環。

這種拖拉的根源往往是慢性焦慮,雖然焦慮可能並沒有到達特別劇烈的水準, 但是孩子有可能一直處於這種狀態當中,他們又不能象成年人一樣會主動尋找排遣焦慮的方法,就會對孩子完成任務的效率產生比較大的影響。

建議

當家長發現孩子有焦慮導致的拖拉,家長就要考慮一下,自己是一個民主型的父母,還是一個高控型父母?有沒有盡可能給孩子積極正面的回應? 給孩子設定的界限是否合理?家庭氛圍是否有需要調整的地方?

除了以上說的這些常見原因,其實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同,所以有的孩子還會因為叛逆性拖拉、有的會因為情緒抑鬱而“拖拉”、有的會因為害怕失敗而拖拉……,但是這些相對有更多個體化的原因,也有更多家庭背後或者生活環境的原因,這篇文章就不做具體討論了。

總之,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漫漫長途,如果孩子的“拖拉”只是因為他是蝸牛,家長不妨“牽著蝸牛去散步”;如果孩子是因為其它原因而“拖拉”,我們所要做的則是發現問題的真正原因,和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引導孩子成長。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