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回歸前的澳門還像是一個寧靜的小鎮,與相隔相望的香港不同,遠離了一切繁雜喧嘩。如今隨著旅遊業越來越飛速的發展,一張機票、一本當地攻略錦囊,就可以帶你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我們走過越來越多的地方,可大多數人去的都是攻略裡“不能錯過的十大景點”、吃的都是錦囊裡推薦的“如果你去XX,一定要吃的十樣美食”。如果你也覺得少了許多樂趣,不妨來嘗嘗只有當地人才知道的美味。
碗仔翅是香港澳門最常見的街頭小吃之一,是一款彷魚翅湯羹,其材料以粉絲為主,用澱粉將湯煮至濃稠,佐以醬油、麻油、醋、胡椒粉等,以前通常由小販在街邊販賣, 因以小碗盛載而得名。
講到澳門碗仔翅,很多人都會想到碗仔翅界的大佬添發記,據說老闆是含著魚翅長大的,所以主打用料都是正宗的魚翅。早幾年這裡還不甚出名,多是一些慕名“過大海”來吃的香港同胞,近年來也許是上了“榜單”之故,生意愈發的好。
雲吞面雖然是粵地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到澳門一定要來一碗誠意過頭的雲吞面
這裡的雲吞用料十足,一個雲吞皮裡足足包了四五隻蝦,基本都沒有地方放其他的材料了。就連秘制的湯底,也讓人一口都不想放過。但不少人曾說,雲吞面發源地廣州還做得不如香港澳門,其實仔細想來,雲吞面並非什麼曠世難題,只是一種誠意之作。花了心思與時間的,自然更勝一籌。
在澳門,吃水蟹粥除了去肥仔文和久負盛名的誠昌飯店,還可以到關閘附近嘗一嘗那一碗“暖到心窩都發熱”的水佬榮水蟹粥。這才是 屬於澳門才有的味道
同樣位於氹仔的誠昌飯店,以水蟹粥出名。蟹黃與粥水融於一體,泛起一層金黃,誘人奪目。雖標榜水蟹粥,卻取了膏蟹、肉蟹和水蟹三種蟹的精華部分,熬出馳名水蟹粥的美味。
豬扒包從外表來看,應該和漢堡包是近親,但味道卻不同。在澳門當地人的心目中,大約和上海人心目中的小籠包差不多。
豬扒包是用老式柴爐烘制而成。為了保證品質,店家每天下午3時開始限量銷售。豬扒帶骨口感一流,分量十足,肉質鮮美爽甜,肉味濃而不油膩,配以用炭爐烤制面飽,外脆內軟,令人回味無窮。
正宗的葡式蛋撻源自澳門地區,但也許只有澳門地區的瑪嘉烈蛋撻才算得上葡式蛋撻的經典。
瑪嘉烈是地道的澳門人,極具美食天賦。她採用澳督大廚的秘方,烘製成蛋撻待客,倍受歡迎。受此啟發,瑪嘉烈開了家蛋撻屋,一時風靡港澳,後又改進配方,使外皮更酥,奶味更重,蛋香濃郁,味道一層又一層,卻甜而不膩。從此,瑪嘉烈蛋撻經眾多觀光客口碑相傳,成為享譽世界的經典美食。
一對恩愛的老夫婦和一個有理想的兒子經營的“潘威記”專賣芝士蛋糕。
小店位於澳門年輕人聚集的小巷裡——天神巷41號。招牌芒果cheese cake、巧克力泡芺口感極好。據說這裡的用料都是店主精挑細選並從國外進口的,而蛋糕則出自其兒子的一門好手藝。
大利來馬路對面有家SERRDURA(沙度娜餅屋),店面毫不起眼,卻是一家甜品連鎖店,且專營一種點心——木糠布丁。在澳門,布丁的地位與蛋撻一樣重要。
SERRDURA是葡萄牙文,是木糠布丁的意思,主要由芝士、煉奶和餅乾碎混攪、冷凍而成。這家店採用的是瑞士低脂芝士,比普通的更滑、奶味更香濃。除原味木糠布丁外,小店還研製出朱古力、碎果仁、石板街、榴槤、綠茶、碳燒咖啡、芒果、曲奇等8種不同口味,吃的時候上面撒上一層餅屑以增強口感,看上去很像木屑,“木糠”因而得名。如果中秋來,你還能吃到木糠布丁月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