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渡口義渡公園極具巴渝特色的南門進入,穿過花木扶疏的園區道路,來到區位于馬桑溪大橋北橋頭的“義渡廣場”,眼前的景色頓時開闊——遠處是秋日陽光下如黛的青山,腳下是開闊的長江,而橫跨長江的馬桑溪大橋,像兩架巨大的豎琴,矗立在畫面的中央。
▲站在義渡公園俯看馬桑溪古鎮
據公園管理處主任王宏介紹,於2011年正式對外開放的大渡口義渡公園,是以大渡口“義渡文化”為背景設計修建的,“義渡廣場”懸崖下的馬桑溪古鎮,就是大渡口歷史上著名的馬桑溪義渡所在地。
清道光年間,馬桑溪首開義渡
萬里長江自江津石漠鎮進入重慶,至巫山縣碚石鎮出境,流域內長達683.8千米。在近七百公里的長江兩岸,有上百個依託渡口與碼頭形成的場鎮。而與其他渡口不同的是,馬桑溪渡口有一個響亮的名字——義渡。
據2009年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神奇的土地——大渡口歷史文化探尋》記載,大渡口的得名已有近三百年歷史。清嘉慶庚辰年(西元1820年)《巴縣誌》記載,“大渡口,縣西四十裡為智二甲米口”。1936年由向楚主編的《巴縣誌》記載:“大渡口河渡,清道光時馬王鄉士紳捐購田業一股,年租二十余石,置船二艘雇人推渡。”九宮廟處一殘碑記載:“九宮廟由設廟會,修橋補路所余金銀租米,屢生弊端,巴縣正堂張判將所有剩購物,購船一隻雇船夫一人,以食米一鬥五、工資錢六十文,於光緒二十五年(西元1899年)3月12日正式義渡。”
據直轄之前的《重慶市地名詞典》(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0年版)記載,大渡口於1965年建區。在重慶主城,大渡口是建區較晚的,而大渡口的得名,卻應該上溯到200年前的清代。那時,長江以南為南大渡口,長江以北為北大渡口,古人之所以將渡口設于馬桑溪,是因為此處“江寬水緩,過江人眾,為沿江數十裡各渡口之首。”且有大路經楊家坪至重慶府,日久天長,北大渡口人煙集聚,飲食,旅棧之類服務行業應運而生,成為鄉民渡江休憩和食宿之地,為沿江數十裡渡口之首,故名大渡口,村落為大渡村。
一個“義”字,讓馬桑溪渡口具有了獨特的歷史淵源與文化遺存。如今,刊刻在義渡公園一塊自然山石上的“古道熱腸”4個大字,藝術化的闡釋了義渡的精神內涵。
▲刊刻在義渡公園裡的“古道熱腸”4個大字
1938年,漢陽鋼鐵廠從這裡登岸
而作為碼頭的馬桑溪古鎮,最值得驕傲的歷史,應當是在抗日戰爭時期。
1938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的第二年,隨著東部眾多大城市相繼淪陷,為了保存民族工業的實力,中國的重工業被迫西遷重慶。3月1日,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兵工署聯合組成鋼鐵廠遷建委員會,將漢陽鋼鐵廠等遷到重慶,選址大渡口,建立大渡口鋼鐵廠(後改稱軍政部兵工署第二十九兵工廠)。漢陽鋼鐵廠內遷時,裝載著大量大型機器設備的民生公司輪船冒著敵人的猛烈炮火,艱難駛向大渡口馬桑溪碼頭,從這裡上岸,再由人力將機器設備搬進新廠。馬桑溪,這個曾經以義渡聞名的地方,再次擔負起復興中華,抗擊外敵的民族大義。
在整個抗戰期間,馬桑溪渡口碼頭與大渡口鋼鐵廠命運休戚與共,也與盧作孚的民生公司船隊結下了生死之交。
▲馬桑溪渡口老照片
漢陽鋼鐵廠遷至大渡口之後,國民政府實行軍事管制,切斷了渡口的出入要道,渡口成為軍事工業工地,客商來往因此中斷。為滿足兩岸人民往來需要,政府將渡口遷到魚跳岩,大渡口就此完成了作為碼頭的命運昇華。
1950年代:街上成天人聲喧嚷
時光荏苒,滄海桑田。當和平的陽光再次照耀在馬桑溪渡口之時,馬桑溪古鎮又恢復了本來的生活氣息。
新中國成立後,馬桑溪恢復了民用輪渡,先由市輪渡合作社,後由市輪渡公司經營,1970年改為機帆船,每40分鐘1班。民用輪渡的恢復,讓馬桑溪老街再次充滿活力,小街上成天人聲喧嚷,熱鬧非凡。
如今,站在義渡公園“義渡廣場”的懸崖邊環顧四周,仿佛看到一部跨越歷史長河這個交通史——古老的長江黃金水道波瀾不興;建與1950年代的成渝鐵路,偶爾還有一列綠皮火車通過;連接蘭(州)海(口)高速公路的馬桑溪大橋上的汽車風馳電掣般飛奔;正在施工的長江濱江路工地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而一條淹沒於荒草之中的石板小路,通往江邊的馬桑溪。這個曾經以義渡聞名的古鎮,正在等待重生。
▲義渡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