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朋友在家裡看到陌生訪客,甚至是親戚,說聲“阿姨叔叔好”,就馬上躲到自己的房間了。一些朋友看到或許會說,“這孩子性格這麼內向以後可怎麼辦啊?”。
上個星期,一個朋友她聊起上周帶她女兒涵兒去同事家裡的事情。
涵兒比同事家裡的孩子還要大一歲,不過同事家的小姑娘就特別開朗外向。涵兒一進屋一聲不吭的,還時不時的往朋友懷裡躲。同事家的小姑娘就一個勁的往涵兒手裡塞棒棒糖塞橘子,可涵兒就是表現得不高興不說話。
後來小姑娘一直跟涵兒說,“小姐姐,你過來追我啊,來抓我好不好”,說完就自己開始在屋子裡到處跑,不停的嘻嘻哈哈,逗涵兒說話。
到晚上吃過晚飯,涵兒才算放下負擔的樣子,開始跟同事家裡的小姑娘一起玩遊戲,小姐妹倆熱鬧的聊著各種想像出來的東西,十分投緣。
朋友特別羡慕她同事家裡的女兒,同時也擔心涵兒這種內向的性格以後會被孤立,所以總是想方設法的想讓女兒外向一些。
【內向,沒有那麼可怕】
聽到朋友說這些,想起我父母也在我小的時候說過一樣的話。
我兒時也是一個特別內向的孩子,喜歡自己安靜的搭積木、看書,甚至就安靜的坐著也能坐很久。不喜歡家裡來客人,也不喜歡走親訪友,成長的每個階段都只有一到兩個知心朋友,極少參加多人的聚會和活動。
我的父母一方面覺得我是一個特別“省事兒”的孩子,基本不用怎麼管,肯定不會亂跑,也不會被陌生人拐走。
但一方面又覺得我特別“沒出息”。有一次為了讓我去跟其他小朋友玩,甚至把我的書拿走,強推出門,跟我說;“不要天天在家裡窩著,以後出去連個交往都不會,一群孩子在那邊玩“老鷹捉小雞”呢,你快去快去……”
還有一段時間,不知道父親從哪裡聽說了一個鍛煉孩子外向的辦法,大學的時候經常帶我去各種飯局,然後逼我說敬酒詞。結果通常是我點頭笑笑,然後一聲不吭。
這麼多年,一直試圖改變我的父母始終沒有成功。我依然內向,喜歡獨處,卻也並沒有出現父母所憂慮的“受到排擠”,“找不到結婚物件”,“無法在社會上生存”這些情況。
哈佛大學神經科教授們就曾做過一項研究,研究表明那些在2歲時表現出靦腆內向的孩子,即使在他們長大到18歲,他們的性格還是內向的。
心理學的研究也證實,內向性格的孩子並不是自我封閉或者自卑、膽小、怯懦的。
他們只是跟性格外向的孩子,獲取能量的方式有所不同。
性格外向的孩子是通過跟其他的人打交道來獲取能量,而內向的孩子則是通過與自己的獨處來獲取能量。
社交對於他們來說反而是一種消耗,所以這些寶貝們才會在熱鬧的、人多的場合感覺到不自在和疲憊。
這並不是不可接受的,因為在其他人玩耍和聊天時,內向的孩子們也在靜靜的吸取自己內心裡面的能量。也許他們不是嘴甜的、閃閃發光的焦點人物,但是他們並不是缺少社交能力,也不是犯了什麼錯誤,更不會阻礙他們成為一個友善的,陽光的大人。
【內向的孩子,一樣是人生贏家】
美國有一項歷時30多年,針對社會精英的研究。他們發現,內向型性格的英才是外向型性格英才的3倍;IQ越高的人,內向型的傾向就越強烈。
而我們也聽過很多性格內向、不擅長交往的成功人士,比如畢卡索、卓別林、奧黛麗赫本、聖雄甘地、巴菲特、比爾蓋茨等等等等。
這並不是偶然,而是因為內向的孩子,有不少得天獨厚的特質。
【☞內向的孩子,往往更具有專注力】
記得之前還有一位很知名的主持人,別人問他有沒有害怕採訪的對象,她說的是周星馳、周傑倫、梁朝偉等幾位,這幾位都是性格內向,稍不留神就可能冷場。
在“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著稱的娛樂圈,這幾位無疑都是靠實力在生存。性格不僅沒有成為他們的攔路虎,反而是一種墊腳石。
因為內向的人往往更容易拒絕不必要的社交,和不必要的消耗,專注在自己的領域中,專注於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所以成功的幾率也就更大。
【☞內向的孩子,更容易擁有知心朋友】
很多父母最擔心的就是自家內向的孩子會沒朋友。從朋友的數量上來說,內向的孩子的確一般沒有太多朋友,但是在朋友的品質上,內向的孩子卻並不會輸。
內向的人,通常是善於傾聽的人,並對他人的情緒有良好的感知能力。跟這樣的人在一起,聊天物件往往會感到很舒適。
另外,內向的孩子交朋友通常都是經過了很謹慎的判斷和長時間的觀察,他們的朋友都在某一方面非常優秀。對於內向的孩子給予友情,也更為珍視。
【☞內向的孩子,內心可能更強大】
內向的孩子傾向于在內部的世界裡沉思,也喜歡自省。這些孩子會把自己對周圍的人、事、物的觀察,經過自己的判斷而得出一個結論。
看似“悶葫蘆”的孩子,往往也是“心裡最有主意”的孩子,外界的說法往往不容易影響到他們。
越成長,內向的強大,孩子自身對問題的判斷和主見就越發的重要
【如果你家有內向娃,這麼做他們會感激你】
家裡有個內向的孩子,並不是一件壞事,完全沒有必要嘲笑、指責孩子在社交上的“無能”。父母更需要的是全心的接納。
當然,如果能做一些減少孩子對社交的焦慮感的事情,孩子也一定會感激你的。
【☞提前預熱,給孩子安全感】
我一位很內向的朋友是一名蠻成功的培訓講師,我問他會不會在發言的時候感到害怕。他說會,每次開講都很緊張。但是他有一個方法,就是會提前做好功課,把要講解的內容認真的演練幾遍,同時把可能會發生的狀況提前想好對策。
這個方法對於內向的孩子們也很實用。父母可以在家裡要來客人之前,告訴孩子誰要來家裡做客,並且友善的告訴孩子,應該怎麼稱呼這位客人,客人有哪些優點和特長,或者和客人之間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當孩子熟悉了這些,並在心裡有所準備的時候,他就有了更多的掌控感和安全感,也會更容易融入。
【☞尊重愛孩子的愛好,鼓勵他走出去】
有些孩子的“不愛說話”,通常只是“不愛跟你說話”。遇到了他喜歡的熟悉的人,或者他感興趣的話題和擅長的領域,他的話匣子會一下子被打開。
父母可以注意一下孩子在哪些方面有特長,通常內向性格的孩子在閱讀、寫作、繪畫、下棋、攝影、樂器,不需要團隊合作的運動,像跑步、滑冰這些方面,會有比其他孩子更好的天賦。
爸爸媽媽們可以著重培養一下孩子的愛好,並且鼓勵孩子與同樣興趣的小夥伴交流,漸漸的,就會發現孩子越來越自信。
【☞給孩子足夠的耐心,帶他體驗快樂】
內向的孩子往往被貼上“膽小”“慫”“成不了事”的標籤,作為父母,我們是孩子最好的守護者,甚至是唯一的守護者,在這些時候,我們要對孩子有足夠的耐心,去弱化周圍人對孩子的標籤,並帶孩子去體驗與人交往的快樂。
就像最開始提到的朋友,她就完全可以多帶孩子去跟同事家裡那個活潑的小姑娘玩耍。人生本來就沒有必要討好所有人,孩子從小就知道跟誰在一起舒服,就跟誰交朋友,也無不可。
從低難度體驗友誼的快樂,慢慢的教會孩子與他人相處的技能,讓孩子順其自然的生長,同樣不失明智。
很多人形容外向的人,像閃閃發光的太陽。那麼內向的人,似乎也可以形容成廣袤寧靜的天空。外向的孩子和內向的孩子,都是降臨人間的小天使。我們要做的就是照顧好她,尊重他的性格,讓孩子自信的活出他自己想成為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