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女性的頭號健康殺手,乳腺癌已經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雖然,我國乳腺癌的發病率比歐美等國家低,但增速快(每年3%~4%)、年輕患者多,加之人口基數大,總患病人數並不比歐美少。
目前,隨著公眾認識程度的提高和篩查技術的進步,早期乳腺癌的治癒率已達到90%以上,但乳腺癌復發和晚期患者的治療效果卻仍不容樂觀。如何實現規範治療、延長患者的生存期與提高生活品質,成為乳腺癌治療迫在眉睫的任務。《生命時報》邀請國內乳腺腫瘤領域的四位權威專家為大家講解內分泌治療的相關知識。
受訪專家:
邵志敏: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
徐兵河: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江澤飛: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乳腺腫瘤科主任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胡夕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常委兼秘書長
七成乳腺癌“激素依賴”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徐兵河表示,過去我們認為乳腺癌是一種疾病,現在的醫學觀點認為乳腺癌是由不同分子亞型組成的一大類疾病。其中,激素受體陽性的乳腺癌約占全部乳腺癌的70%,即七成患者屬於激素依賴性腫瘤。
癌細胞的生長受體內多種激素的調控。其中,雌激素在大部分乳腺癌的發生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打個比方,體內的雌激素就像是腫瘤細胞的營養劑,可以明顯促進腫瘤細胞生長和轉移,而一旦控制住激素水準,就能夠控制疾病的發展。
基於此,科學家們從19世紀末就開始用“切除卵巢”的方法治療晚期乳腺癌,成為乳腺癌內分泌治療的第一個里程碑。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內分泌治療已經相當成熟,在乳腺癌的綜合治療中佔據重要的一席之地,已成為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患者輔助治療及晚期治療的主要治療手段。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表示,相比之肝癌、腸癌等主要依賴於化療的腫瘤,內分泌治療是掌握在乳腺科醫生手中一把專屬“利劍”。
內分泌治療三大優勢
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乳腺腫瘤科主任江澤飛告訴《生命時報》記者,激素受體陽性的晚期乳腺癌病人,只要轉移灶不迅速發展,不危及生命,應該優先選擇內分泌治療。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採取針對性的治療。
內分泌治療的藥物很多,臨床上常用藥物主要包括以下幾類:抗雌激素類藥物(三苯氧胺)、SERD選擇性雌激素受體下調劑(氟維司群)、AI芳香化酶抑制劑(阿那曲唑)、激素類(甲羥孕酮)、GnRHa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戈舍瑞林)。
其中,氟維司群是一種全新機制的雌激素受體下調劑,它可以精准靶向、下調和降解雌激素受體,抑制腫瘤生長通路。這種獨特的作用機制可使患者獲得持續的腫瘤緩解,使乳腺癌的治療更加精准。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胡夕春表示,內分泌治療的優越性具體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延長生存期。乳腺癌經過治療後的復發率為30%~40%,即三成患者可能會復發,發展為晚期轉移性乳腺癌。晚期乳腺癌是難以治癒的,治療的目的就是儘量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這個方面,內分泌治療有獨特優勢,副作用要小,生存期也更長。十年前,晚期乳腺癌的生存期大概一年半到兩年,現在通過內分泌治療,可以達到四到五年,甚至長期生存。
2.治療方式簡單。很多研究表明,內分泌治療跟化療的療效相當,但治療方式要比化療簡單得多(一個月注射一次,不需經常改變方案),便於長期用藥。
3.副作用小。內分泌治療的副作用比化療要小很多,沒有噁心、嘔吐、脫髮、白細胞降低等嚴重的毒性反應,大大改善了晚期患者生活品質。
不能治癒不等於不可治療
儘管內分泌治療已經很成熟,但中國患者接受內分泌治療的現狀卻很不理想。資料顯示,晚期乳腺癌一線內分泌治療的病人歐洲是69%,而國內只有29%。徐兵河表示,中國患者復發轉移後更多會首選化療,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過分關注近期療效而忽略了長期生存。很多晚期患者比較焦慮,急於看到療效,覺得化療起效比較快,腫瘤縮小明顯,而內分泌治療似乎不會縮小瘤子。但是腫瘤的快速縮小並不等於生存期的延長,這個觀念還是沒有被很多基層醫生和患者接受。
還有些醫生對晚期乳腺癌的治療理念存在誤區,對晚期乳腺癌無計可施,一旦病人出現復發轉移,他們就認為這些病人沒有治療價值,從而放棄治療,十分可惜。不能治癒不等同於不可治療。因此,還要進一步提高大家對乳腺癌內分泌治療的認識。
另外,與乳腺癌抗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特別是內分泌治療,標準療程是五年甚至十年,不少患者因為費用不能承受等原因,導致治療不能堅持,也十分令人惋惜。最後,四位專家一致呼籲,療效好的內分泌治療藥物應儘早進入醫保,覆蓋更多人群,並讓獲益人群能更持續地應用。▲(生命時報記者王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