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競技垂釣中餌料的變化

參加競技垂釣的釣友都經歷過大小不同的釣魚比賽,隨著競技釣法的日益普及,參加釣魚比賽的人越來越多。每年一屆的鯽魚“光威釣王杯”“老鬼杯”“天元杯”……更是受到了大批釣鯽高手的親睞。與此同時,我國釣魚運動的發展也出現了新的局面。無論是釣鯽比賽或釣混合魚比賽,魚餌的對路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當你確定了所要使用的魚餌品種後,從和食開始,包括魚餌的軟與硬、松與粘、輕與重、大與小等方面的技術,並且把他用到實踐當中去,用心把握。把握不好,將前功盡棄。鄧剛說過:釣鯽魚的技術不難掌握,要提高上魚速度餌是關鍵。釣手用慣了某一品牌的釣餌,會形成心理定勢。競技釣場上,釣手們如同面臨高考答卷,緊張而又激烈。釣魚最關鍵的是臨場應變,最難的是什麼時候該變,什麼時候不該變。變對了便可以享受成功的喜悅,變錯了就要吞下失敗的苦果。那麼在各種不同的情況下,魚餌的狀態應該怎樣隨之變化呢?。這就是我要與大家共同探討的問這就是我要與大家共同探討的問題。

參加競技垂釣的釣友都知道,比賽中大家的技術水準差別不大,主要是釣組的配置和餌料的狀態是否符合今天的魚口!今天的魚口適合於那一種釣法?餌料應該怎樣配置?出現異常該怎樣處理?就如同一道道難題擺在我們面前。這就不是每一位參加競技垂釣的釣友都知曉和處理得好的了。我認為:在釣組的配置沒出現大的誤差時,餌料是第一位的。狀態應根據魚情的變化而變化,除了把餌料粗到細、濃到淡以外,及時調整餌料的狀態配合釣法的變化來解決比賽中出現的問題也是相當重要的。競技釣場上的鯽魚一般來說是以滑口魚為主,要配出讓滑口魚認為放心食用的餌料非常的難。但也不是不可能,味型對了、狀態對了、釣法對了、釣組沒問題,就可能上魚!所以餌料的狀態以鬆軟為主,兩場過後,餌料的狀態應以細、輕、柔、略為附鉤為主。一位好的釣手猶如一名高級調味師,在競賽場上能根據臨場的魚情、水質等應時適當地調整餌料的狀態、味型,則可大大提高漁獲量。但是,任何添加劑要注意只能根據魚兒偏愛、嗜食等酌量添加,否則將事與願違。老釣手都有體會,較鬆散的餌料,在入水到底的過程中不斷化散,從水面到水底散落的粉粒能形成一個霧化區,起到不斷引魚彙集,續釣不停、越釣越多的效果。

*推薦理由:武漢天元神酒,1號藥酒為天元隊十四次獲得全國錦標賽冠軍立下汗馬功勞,對鯽、鯉、草、鯿均有很好的作用,休閒釣效果也非常明顯。2號專門針對鯽、鯉而開發的高濃度藥酒;3號專門針對鯽、鯉、草、鯿而開發,休閒釣效果也非常明顯;4號主要針對鯽魚設計開發的高濃度藥酒,重在味覺誘食,從生口到猾口適應範圍廣;5號獨特的味道,味覺和嗅覺並重。對滑鯉魚和大鯽魚很有效的高濃度藥酒,重在味覺誘食。

我們在垂釣時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同池垂釣,有人不斷地釣上魚來,有人時不時也能把魚釣上來,可還有的人怎麼也釣不到魚。大家在同等環境中垂釣,在釣組、釣位、釣法、魚情等基本條件沒什麼大區別的前提下,人家能釣到魚,你釣不到魚,或者比人家釣得少得多,那就是你的魚餌出問題了,在競技比賽中出現這樣的問題。就是重大失誤了。到一個生疏的魚池垂釣,一定要弄明白池子裡的魚日常喂的什麼食,口味是什麼。尤其是這類偏口魚池,如果你不去瞭解,不細心觀察,伸竿就釣,魚兒吃腥你給香,魚兒認臭你給甜,不再去調整釣餌,你想,你釣的魚會多嗎?對每一位釣魚人來講,每一次釣魚,都是對你選擇餌料的一次考核。不要迷信誰有什麼絕招,其實絕招就出在你能否調查瞭解,認真思考,付諸實施之中。任何一位垂釣高手。在重大比賽之中,高手如雲,在釣技、釣位等軟硬條件無大的差別的情況下展開對抗,他們拼的是什麼?除運氣等原因,一是拼用餌是否對路,二是拼餌料狀態誰最佳。

餌料狀態的調整也是要花很長的時間去研究的。那水裡的魚兒在尋找食物的時候,非常懂得去揀那些好吃的東西來吃。對於每一次的垂釣或參加比賽,你一定要把餌料狀態調好,只有把餌的狀態調好了,你才會得到釣魚的樂趣。餌料狀態的調製,看似簡單,但這裡面包含了很多知識的積累,我們只要在垂釣的活動中勤學苦練,不斷實踐,就會逐漸掌握這門技術的。小鯽魚喜味濃餌料,如濃腥、濃香、腥香:大鯽魚喜歡食自然香或清淡的餌料。在競技比賽中餌料味型的變化應以魚情進行分析,如釣小鯽魚則可在注意調整狀態的情況下一餌打到底;若是釣大鯽魚則較為複雜,狀態、味型都要相應變化,把餌料粗到細、濃到淡以外,還一定要把餌料狀態調好,只有把餌的狀態調好,才能做到心中有數。關鍵是:摸熟你正在使用的餌料的性能。針對賽池裡的魚,用熟一套餌,是成功的必經途徑。

競釣中的引魚技術引魚,也稱誘魚。魚引不到位,誘不集中,要多上魚,取得好成績不可能。不打窩的規則對賽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魚技術已成為一大研討課題。釣賽規則不允許用工具等打窩,但不等於不能夠誘窩。開賽時,如混養池視魚頭大小或密度,以釣掛法下足兵兵球大團餌以誘魚彙集。若在每平方水面40餘尾密度的職業池中競賽,窩引的量有時指甲大的二粒就會超量而把魚引亂。這裡講逗引,不是指傳統釣中的逗引魚咬鉤,而是開始時,裝鉤施釣前幾竿在見標有反應魚快吞餌時,故意揚空竿,使鉤上的粒餌散落。這樣,只吃到霧化餌不過癮的魚見到此後落下的粒餌就吞吃。行家們稱逗引的目的是把進窩的魚"引凶"。所謂引魚密度到位,按台釣高手的概念,即在密度較高,氣候、魚情正常情況下,拋竿後,餌鉤適度穩住,五秒鐘內標應有搖擺,上下緩緩浮動、咬鉤等信號反應,若鉤餌落底一分鐘後浮標還紋絲不動,說明魚兒沒有引到位。遇此,釣手應每分鐘一竿不停持續向釣點投餌,餌粒稍可偏大些。筆者曾在濰坊一次全國邀請賽中,由於抽位差,前二個多小時未釣上魚,堅持持續引,直到最後二十多分鐘,引來一群鯉魚連續咬鉤,獲魚5公斤多,躍居這一輪第二。

釣賽設在精養池和商業池中,一不小心就會把魚引得太多,反而釣不上魚。這時池中明顯反應是:當拋竿後鉤餌快到底時,池底突然浮起一片魚星或窩區魚星層層,但魚不咬鉤。浮標信號亂而多,上魚少,這是餌料下得太多所為。常可採取以下措施:一是暫停投餌引魚,只用稍硬些的餌裝鉤或上單鉤垂釣。二是雙鉤裝加粘餌在窩區外釣,暫停向窩區補餌。三是起竿停釣一會,讓魚群把窩中餘餌吃掉大部分再釣。大、小魚因消耗能量差異,平均進食量也不相同。據試驗。一條二公斤的大鯉魚,開食期二分鐘內可進食0.1公斤。釣賽中要爭總重量好名次,釣手開始時的窩引量應為釣鯽魚量的5至10倍,且每竿裝鉤餌粒也要增大。如以尾數計成績,戰術上以釣小為主,引窩也要小。釣"片子魚"裝鉤餌粒只能似綠豆般大為佳。

初春及冬季,水溫較低,用台釣法參賽,若引魚技術掌握不好,往往比不上老傳統上魚多。原因是,新陳代謝緩慢期魚類更需要補充少而精的高蛋白物質,對素餌粉料更少問津。此時窩引料中應加入些紅蟲、小活蚯蚓。釣賽規則允許時,鉤裝一粉、一蟲效果更好。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