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喜好競技釣鯽,所以最近經常去竿坑、野塘垂釣。由於鯽魚密度問題,常常釣獲相差很大!昨天出去垂釣,由於鯽魚密度太小,當時急得抓耳撓腮。情急中突發奇想,改變打窩聚魚方法,效果相當不錯。
具體方法:餌料配比完成後,按比例兌水稍稍攪拌,然後分出一團用作調漂、打窩的餌料(靜水區大約多半個雞蛋大小)加入三克左右麝香小米(誘餌)和勻,其他餌料成團後放置三到五分鐘用作垂釣;加入麝香小米的餌團不要揉搓、也不要過於擠壓,以求快速霧化(當然要有一定的著鉤效果)。其他工作準備完畢後,用加入小米的餌團調漂、打窩。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先搓大餌,輕輕拋竿至釣點,然後快速提竿重複下餌,這樣加入小米的餌團到底,形成了底窩;接著,適當減小搓餌餌團,仍舊拋竿至釣點,不等鉤餌沉底就提幹,先使餌料在半水脫鉤,邊霧化邊下沉;再使餌團在水皮脫鉤,邊霧化 邊下沉,從而形成立體窩子。假如水域不是靜水區,有暗流 那也無妨!只是打窩聚魚的餌料要多點,拋竿打窩的時間稍微長點,補窩的頻率稍微高點罷了。如此反復, 直到將加入麝香小米的餌料全部拋進釣點,大約十幾竿至三十竿吧,只要釣位選擇正確,就會有魚進窩了。
試想,這樣處理,底窩勢必不斷有小米下沉--增補了底窩的誘魚效果;小米又不能使魚快速填飽肚子,魚就不會離開;餌料的霧化,又延伸了誘魚的範圍,會不斷增加窩內魚群數量;垂釣過程本身也起留魚、誘魚作用吧!還省去了準備好多誘餌、和誘餌、分開放置誘餌、提前打窩、等待魚群進窩、浪費大量誘餌、收拾那些過多的瓶瓶罐罐、來回帶上那些瓶瓶罐罐。甚至要製作打窩器等等,而且釣魚成本大大增加,對不?這樣打窩,你不簡單輕鬆、省時、省力、省米?你能不增加釣獲量?當然,也有人把麝香小米或者酒泡小米之類的誘餌摻和在泥巴裡,團成乒乓球、雞蛋大小的泥團丟進釣點,雖然比較省事,但是除了準確性差,泥團入水響聲大,會驚嚇魚群、延緩魚群進窩時間外,誘魚效果也遠遠不如此法能夠形成立體窩子的效果哦!
我們在釣的過程中,我們根據每一場比賽時的情況,根據每一場發生的變化進行誘魚,比如:第一場魚很多,魚在沒有受到驚嚇情況下,索食積極,我們會在開始的時候,多打一些窩,大量的誘魚,會帶來很好的魚獲,那麼,以後的幾場因為部分放回去的魚和受驚嚇的魚,情況變了,那我們應該如何再來誘魚呢?那麼,綜合一天幾場的比賽,我們應該根據魚情的變化,進行誘魚,多少餌換多少魚,我們可以通過浮標的變化來判斷我們誘魚是否到位,誘魚到什麼程度了,浮標反映窩裡魚的多少,一般情況在比賽的過程中,魚吃食的信號大而且猛,那說明是魚不夠多的表現,如果,在明顯的有魚,,而魚吃食的動作比較小,表示魚已經比較多,是因為魚的活動空間比較小,造成魚無法正常的吃食。現在的問題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去控制魚的問題了。
那麼,我們現在要改變上面出現的問題,必須要通過餌料的氣味和狀態來調整。要講究霧化的層次:根據魚的不同變化和特性,適量控制餌的霧化程度。要講究拋竿的節奏:這應該是很簡單的問題了,根據魚的多少,信號的多少,決定拋竿的頻率。要講究餌料霧化的操控:這和我們說的第一種說法是不一樣的概念,這裡的操控是指底和浮霧化操控。底操控霧化,浮操控霧化,和層次的操控霧化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控鉤:我們在比賽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脫鉤的情況,有信號(實口)而又拉不到魚,那說明鉤可能小了或大了,那麼,通過什麼情況來判斷呢,是根據浮標的信號(底和浮),上魚率的好壞,以及餌料狀態,來判斷鉤的大小。另外就是在雙子線接近底時給的口,一般在浮標是沒有反映的。但也可以通過上魚的大小來判斷鉤的大小。
在一個魚池裡,魚在吃餌時所體現的狀態是有一定的規律的,通常體力好的鯽魚在上面,體力差的魚在下面,而通常出現的底魚大的情況是,因為大魚的密度不夠,如果,大小密度相等,那麼,一定是大魚在上面,也就是說先上浮的是大鯽魚,如果大的少,小的多,那麼就是小的在上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