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劉洋,1990年3月7日出生於黑龍江哈爾濱,中國女子游泳隊蝶泳運動員。 2012年獲得倫敦奧運會女子200米蝶泳決賽冠軍;2014年,在仁川亞運會游泳女子200米蝶泳決賽中獲得冠軍。
焦劉洋:純朗外顏下的奮鬥主義者
從第一個問題開始,這個隨和溫順的奧運冠軍形象就已經深入人心。她坦言說。這次奧運印象最深的還是隊友孫楊的400米自由泳,看得自己腿軟,胳膊軟,比自己比賽還緊張;還有就是傅園慧的搞笑了,說話直接的她其實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另外一面。從世界冠軍到直播間的距離似乎還未及2年,可是從家鄉到奧運冠軍的領獎臺,這個路程,她走了17年。
本次阿裡體育自製節目《冠軍專訪》很意外地請到了奧運冠軍,也是中國蝶後焦劉洋作客,今天和焦劉洋不聊那些眾人之前的榮譽,我們說說冠軍背後的故事。
“第1銀=第52金”
08年,水立方,這個既讓焦劉洋圓夢又破夢的地方。在女子200米蝶泳的賽場上,焦劉洋最終以0.64秒落後隊友劉子歌,僅僅拿到這個項目的銀牌,在談到這個有些令人遺憾的結果時,焦劉洋一點兒也不避諱,她平緩地說:“其實對於自己的成績很滿意,但是不得不說,沒有拿冠軍確實遺憾,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簡短的陳述似乎道盡了焦劉洋所有的內心變化和多方思量,語氣中透著的是回望昨日的淡然,而那一分的可惜也在她的雲淡風輕中化作烏有。
一個對自己的實力認識清晰,卻又尊重事實結果的運動員,是值得欽佩的,因為其中不帶有絲毫浮誇的成分,反都是滿滿的生活。
“當時確實覺得自己有能力拿冠軍,因為那幾年世界排名都是前幾,當時還年輕氣盛,誰也不怕。”我總能想到,我們在什麼都不是的時候,也是我們最好的時候,我們敢於去做,去說自己的一些東西,敢於堅持自我,這是最最可貴的。
“其實我開始不愛游泳,但當我喜歡上游泳並且走上這條路的時候,那個是時候我的夢想就是拿奧運冠軍。”焦劉洋這句話的語氣更堅定一些,“不過當時自己沒有拿到,相較於別的國家來說,寧願金牌是中國的。”
或許,在當時的賽後,她被問及了和多年後的今天相同的問題,而這枚銀牌對於焦劉洋的意義超出我們的想像“我覺得我拿的是中國的第52枚金牌吧,遊出了自己的最好成績,打破了世界紀錄,這枚銀牌的分量和金牌是一樣的。”
“一次臂到兩次臂,是進階與堅持”
對於焦劉洋來說,她先前的一次臂換氣最大的優點是不會出現因缺氧而導致的肌肉疲軟情況,而劣勢是,在運動員體力幾本消耗完畢,游不動時速度掉的快。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技術是一名優秀運動員的必經之之路。
“其實開始的時候我一直改不過來,兩次臂換氣太累,對自身身體素質要求極高,我不屬於肌肉型選手,身材又相對而言比較瘦小,練了很久之後,頂多能在前半程堅持兩次臂換氣,後半程肯定是堅持不下來。”難,累,公不下來,這是在11年上海世錦賽之前,焦劉洋對改進換氣技術的所有評價。
“真正讓我下決心一定要把換氣改過來是在11年上海游泳世錦賽上,當時在世錦賽之前我接連拿了世界軍人游泳比賽五個項目的冠軍,一個專案的亞軍,再輾轉到上海參加比賽的時候體力消耗很大而且時差倒不過來。那個時候大家都沒對我抱什麼期望,說我太累了,但沒想到,我在半夢半醒中又拿了枚世錦賽200蝶的冠軍,這也是對我而言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世界冠軍,我當時就覺得,我的狀態那麼差都能到達這樣的成績,那我再努力一點,倫敦奧運再去沖金的把握就更大一點,一旦做到了,無論我拿不拿奧運金牌,我都沒有遺憾了。”做到極致,就沒有後悔可言。這是焦劉洋對自己不一樣的要求。
也正是因為這個要求,她在高原訓練嚴重缺氧的情況下,一直堅持兩次臂換氣,因為憋氣憋不住經常嗆水,讓她得了鼻炎,那段時間的訓練對她來說異常痛苦,可在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她還告訴自己“必須堅持下去,不管有多痛苦,猛掐自己也得堅持。”
“成功都是,大量的積累產生質的飛躍”
由於寧澤濤的熱議程度,外訓問題也備受關注。而在焦劉洋競技狀態達到頂峰的時代,中國游泳隊恰巧引進了外訓機制,同時,焦劉洋也稱為第一批出國接受外訓的游泳運動員。
對於外訓的效用,焦劉洋的看法十分客觀“有的人在外訓中取得的效果明顯,有些人取得的效果不明顯,這是因為在國內的訓練量沒有積攢到一定的程度。國外的訓練注重比賽強度,想對而言訓練量就會變少。如果你沒有在國內的充分的訓練量作支撐,往往很難取得驚人的結果。”我們從不敢說天道酬勤,但我們起碼得相信功不唐捐。任何中西結合的方法又或是自我求進的方法都是在努力付出後的某一個節點,作出的階段性常識,有些人在這些嘗試中成功了,那麼無疑他們是幸運的;另一些沒有,他們需要靠的是繼續踏踏實實的努力。沒有積澱的逾越都將成枉然。
簡單的幾個問題,親切的回答,愉快的談話時間總顯得短暫。我們都希望能夠同讓我們有嚮往之心的人相處,正如我們感到與焦劉洋交談的時間總是匆匆。而超出言語之外的,這名奧運冠軍所帶給我們的似乎更多,是一種廣納萬物的包容,是一種擺正位置的謙遜,更是一種平和自然的人生態度,一種親切真誠的交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