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川紅土地"位於昆明市以北偏東方向,屬昆明市東川區管轄下的新田鄉。因雲南東川高溫多雨下發育而成的紅色土壤,這種土壤含鐵、鋁成分較多,有機質少,酸性強,土質黏重。這裡方圓近百里的區域是雲南紅土高原上最集中、最典型、最具特色的紅土地。襯以藍天、白雲和那變幻莫測的光線,構成了紅土地壯觀的景色。
怒江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大河之一,又稱潞江,上游藏語叫“那曲河”。上游除高大雪峰外山勢平緩,河谷平淺,湖沼廣布,中游處橫斷山區,山高穀深,水流湍急。兩岸支流大多垂直入江,幹支流構成羽狀水系。水量以雨水補給為主,大部分集中在夏季,多年變化不大,水力資源豐富。
青海湖又名“措溫布”,即藏語“青色的海”之意,位於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內,既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由祁連山的大通山、日月山與青海南山之間的斷層陷落形成。青海湖地處高原,在7、8月份日平均氣溫也只有15度左右,此時是青海湖最美之時,環湖千畝油菜花競相綻放,碧波萬頃的湛藍週邊散佈著金燦燦的亮黃,高山牧場的野花五彩繽紛,如綢似錦,數不盡的牛羊膘肥體壯,點綴其間。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是我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之一,被譽為20世紀最有價值的文化發現、“東方盧浮宮”,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莫高窟不僅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還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文物寶庫。在藏經洞中就曾出土了經卷、文書、織繡、畫像等5萬多件,藝術價值極高,可惜由於當時主持莫高窟的王道士愚昧無知,這些寶藏幾乎被悉數盜往國外。
在重慶北碚區縉雲山下,有一座已殘破不堪的金剛碑村。盤根錯節的黃桷樹佔據了各個角落。金剛路的盡頭,連接了一條古街,道路兩邊都是廢棄的民國式建築。而在以前,這條街上密佈商鋪民居,人氣十足。原居民在2009年搬遷出去以後,這裡就沉寂下來。原本計畫中的開發建設,因各種原因一直擱置,金剛碑的處境因而十分尷尬。
作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的羅泉古鎮,也是中國100個千年古鎮之一。羅泉因產鹽而聞名,歷史可追溯到秦代。古鎮至今保留著見證鹽業發展的鹽神廟,供管仲為鹽神。羅泉古鎮在清朝時達到鼎盛,其所產的井鹽獲得了1925年巴黎世界博覽會的金獎。也許是盛極必衰的道理,民國初年後,羅泉開始凋零,至今只剩雕樑畫棟,無聲地記錄著當年的繁華。不過,羅泉早年的整體風貌現在保持得相當完整。
章渡村距雲嶺新四軍軍部舊址4公里,位於紅色旅遊線路上,原章渡鎮有一千多年歷史,古有"西來一鎮"之稱。境內吊棟閣,民間又叫"江南千條腿",在力學、建築學、美學和民俗學上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背倚美麗的藍山,李白詩雲"藍岑竦天壁,突兀如鯨額",山間聳壁祠,香火旺盛,山下是碧波蕩漾的落星潭、安吳渡。清代詩人洪亮吉在《雨霽自落星潭上藍山》詩中贊到:"藍山新霽後,飛瀑下如龍。引言一行鷺,扶人百尺松。古懷殊落莫,石屋暫從容。又複蕭蕭雨,前峰翠益濃"。
大萬世居是曾姓家族居住、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保留了客家人的許多珍貴的歷史民俗遺物和文化精粹。身臨其中,讓人感受到一股濃郁的客家文化氛圍,體驗到客家人的生活習俗,可以說它承載的是一部客家近代史,是展現客家文化的生動的活化石。對瞭解客家民族及其源流和民族遷徙史有重大價值。
泰順縣位於浙江省最南端,隸屬於中國浙江省溫州市,為溫州下轄六縣之一。明景泰三年建縣,縣名寓"國泰民安,人心歸順"之意。泰順縣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省級生態縣,擁有號稱"生物種源基庫"、"綠色生態博物館"的烏岩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享有"神水寶地"、"天下第一氡"盛譽的承天氡泉省級自然保護區。
婺源自古文風鼎盛,人傑地靈,是鴻儒朱熹的故里、鐵路工程師詹天佑的桑梓、著名學者金庸的祖籍地。婺源博物館有館藏文物萬餘件,有“中國縣級第一館”之譽;儺舞、茶道、抬閣等民間文化藝術絢麗多彩;歷代名人遺跡和明清徽派古建遍佈鄉野。婺源溫和濕潤,四季分明,霧日較多。春天是婺源旅遊最好的季節,漫山的紅杜鵑,滿坡的綠茶,金黃的油菜花,加上白牆黛瓦,五種顏色,和諧搭配,勝過世上一切的圖畫。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