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梅(Camellia sasanqua Thunb.)是山茶科、山茶屬小喬木,嫩枝有毛。葉革質,橢圓形,上面發亮,下面褐綠色,網脈不顯著;邊緣有細鋸齒,葉柄稍被殘毛。花大小不一,苞片及萼片被柔毛;花瓣闊倒卵形,雄蕊離生,子房被茸毛,蒴果球形,種子褐色,無毛。
分佈於日本,多栽培,中國有栽培品種。茶梅花色多樣,開花期長,色彩瑰麗,淡雅兼具,樹形優美,枝條大多橫向擴展,姿態豐滿,著花量多,因此很適合盆栽欣賞。養好茶梅的關鍵是:盆土要適宜,施肥要清淡,澆水要得法,遮蔭要適當。澆水以保持盆土濕潤又不積水為宜。
茶梅性喜陰濕,以半陰半陽最為適宜。夏日強光可能會灼傷其葉和芽,導致葉卷脫落。但它又需要有適當的光照,才能開花繁茂鮮豔。茶梅喜溫暖濕潤氣候。宜生長在富含腐殖質、濕潤的微酸性土壤,pH值5.5-6為宜。較耐寒,但盆栽一般以不低於-2℃為好,最適溫度為18-25℃。抗性較強,病蟲害少。
茶梅可用扡插、嫁接、壓條和播種等方法繁殖,一般多用扡插繁殖。扡插在5月進行,插穗選用5年以上母株上的健壯枝,基部帶穗,剪去下部多餘的葉片,保留2-3片葉即可。也可切取單芽短穗作插穗,隨剪隨插。插床要遮蔭,約經20一30天可生根,早晚逐步透光 。
茶梅作為一種優良的花灌木,在園林綠化中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樹形優美、花葉茂盛的茶梅品種,可於庭院和草坪中孤植或對植;較低矮的茶梅可與其它花灌木配置花壇、花境,或作配景材料,植于林緣、角落、牆基等處作點綴裝飾。
茶梅姿態豐盈,花朵瑰麗,著花量多,適宜修剪,亦可作基礎種植及常綠籬垣材料,開花時可為花籬,落花後又可為綠籬;還可利用自然丘陵地,在有一定庇蔭的疏林中建立茶梅專類園,既可充分顯示其特色,又能較好地保存種質資源。茶梅也可盆栽,擺放於書房、會場、廳堂、門邊、窗臺等處,倍添雅趣和異彩。
花語:紅色茶梅的花語是清雅、謙讓;白色茶梅的花語是理想的愛。
南宋陳景沂《全芳備祖》記載:“淺為玉茗深都勝,大日山茶小海紅,名譽漫多朋援少,年年身在雪霜中。”所述的“海紅”即指茶梅。同時也出現了描寫茶梅的詩詞,宋代劉仕亨《詠茶梅花》寫了茶梅優雅的形象和超逸的氣韻:“小院猶寒未暖時,海紅花發暮遲遲,半深半淺東風裡,好是徐熙帶雪枝。”
明代畫家陳道複《茶梅》寫了茶梅的小巧玲瓏:“花開春雪中,態較山茶小。老圃謂茶梅,命名亦端好。”明代高濂《梅花令·茶梅》不僅寫了茶梅花的淡粉、微紅色,而且寫了花形與梅花相似:“花卻是,與梅渾”。明代張謙德《瓶花譜》將茶梅列為“六品四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