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馬巡城》
《五馬巡城舞》是廣東封開縣獨具特色的優秀民間舞蹈。據悉,宋朝末年,《五馬巡城舞》就在封開縣大洲鎮的鄉間流傳,是當地群眾最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舞蹈。
《醉龍舞》
醉龍舞源起宋代,盛於明清,早期舞醉龍沒有音樂伴奏,只有呐喊聲,後隨舞獅鼓點,以“三星鼓點”為主。醉龍舞流傳於長洲、張溪、沙溪、大湧、濠頭等地,後來又傳至澳門地區。其民間藝術風格獨特,以特有的表演藝術,融會了武術南拳、醉拳、雜耍等技藝於一體,堪稱中國民間舞蹈的瑰寶。
醉龍舞曾於1951年後沉寂,從1996年開始發掘整理。2008年,醉龍舞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副檔名錄項目。
《咸水歌》
咸水歌是流行在廣州市及珠三角地區的疍家漁歌,又稱“白話漁歌”。 它既是疍民閒時娛樂的船歌,又是疍家迎娶習俗、慶賀中秋的一種藝術形式,至少有600年的歷史。
《猴王借扇》
這是粵劇傳統曲目中的經典之一,根據古典神話小說《西遊記》中孫悟空三調芭蕉扇的故事改編。創作於上個世紀80年代,是第二屆廣東省藝術節的獲獎劇碼,幾十年來一直活躍在廣東省內的城鄉各大舞臺,保持較高的上座率,還曾赴英國和港澳等地演出。該劇的編導和演員在繼承發展粵劇藝術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借鑒了一些魔術雜技、歌舞、木偶的表演手法,在粵劇改革方面作了新的嘗試,令觀眾耳目一新。成為一出雅俗共賞,老少鹹宜的劇碼。
《麒麟舞》
麒麟舞是客家傳統習俗。麒麟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神獸,早在周代就與龍、鳳、龜並稱“四靈”,且列“四靈”之首,是太平、吉祥的象徵。麒麟文化發展到近幾百年,更突出地表現為麒麟舞,也就是進入表演藝術領域。麒麟舞融音樂、舞蹈、工藝美術、雜技於一體,既具有美學的欣賞價值,又有文藝的、宗教的、民俗的、歷史的研究價值,這是祖先留給華夏子孫的一份寶貴財產。廣東是麒麟舞流傳較廣的地區,全省各地麒麟舞在歷史上就各具特色,如以惠州小金口為代表的東江麒麟舞、以東莞樟木頭以及深圳坪山麒麟舞、大船坑麒麟舞、觀瀾舞麒麟為代表的客家麒麟舞。2008年6月7日被國務院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潮樂演奏》
流傳於潮汕地區的民間音樂統稱為潮州音樂,包括鑼鼓樂、弦詩樂、笛套樂、細樂、廟堂音樂等品種,是一種既有獨特藝術風格和濃郁地方色彩、又有深厚群眾基礎和高度藝術價值的古老樂種。目前廣泛流傳於粵東、閩南、臺灣、港澳及東南亞各地,在中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潮州音樂古樸、典雅,其源可以追溯至唐、宋時代,潮州音樂既源于唐、宋中原古樂,又承襲融匯了“正字”、“昆腔”、“西秦”、“外江”諸劇種及地方民間樂調。至明代中葉潮州音樂已形成一種曲目豐富、形式多樣、自成體系的民間音樂藝術。
《中國武術》
中國武術,有著悠久的歷史,具有極其廣泛的群眾基礎,是中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不斷積累和豐富起來的一項寶貴的文化遺產,是中華人民的優秀文化遺產之一。
《木偶表演》
由演員操縱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戲劇,又名傀儡戲。木偶作為戲劇性的表演,出現在漢代。用木偶來表演故事的戲劇。表演時,演員在幕後一邊操縱木偶,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
《貔貅舞》
貔貅舞是流行於廣東湛江吳川市梅菉頭的一種漢族民俗舞蹈,每逢新春元宵佳節或喜慶之日,當地群眾都要舞貔貅,或配合國技武術隊伍和各式飄色,共同遊行表演慶賀節日,以祈福驅邪,保佑平安。
《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廣東省梅州市境內用客家方言演唱的客家山歌,它是客家人的口頭文學,它富有客家人的語言特色,鄉土生活氣息濃郁。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廣東醒獅》
醒獅屬於中國獅舞中的南獅,是一種地道的廣東省傳統民間舞蹈,是廣東舞苑中的一寶。歷史上由唐代宮廷獅子舞脫胎而來,五代十國之後,隨著中原移民的南遷,舞獅文化傳入嶺南地區。明代時,醒獅在廣東出現,起源於南海縣。現流傳於廣東、廣西及東南亞各國華僑中間;在廣東境內主要分佈在佛山、遂溪、廣州等縣市。廣東醒獅被認為是驅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節慶,或有重大活動,必有醒獅助興,長盛不衰,歷代相傳。
《英歌舞》
英歌舞是漢族舞蹈形式之一,流行於粵東地區。英歌舞其主要表演形式為大型集體舞,舞者雙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對擊,動作健壯有力,節奏強烈。舞後還有歌舞小戲,稱“英歌後棚” 。英歌舞屬漢族廣場情緒舞蹈, 汕尾市甲子鎮,汕頭市潮陽和普甯市是英歌舞最盛行的縣市,根據民間藝人的口耳輩傳和一些佐證資料的介紹,潮陽英歌源溯明代。
大型傳統仿古祭海儀式
“五子朝王”巡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