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alocal達人子說
英國!歌劇!倫敦西區!一個個重量級詞彙,一個比一個高大上,攜衣香鬢影的妹子看一場倫敦西區歌劇,那感覺真是比“出任CEO”更炫酷,比“迎娶白富美”更高端!
等等!好像有些不太對哦?哪裡不對呢?
是音樂劇不是歌劇!!!是音樂劇不是歌劇!!!是音樂劇不是歌劇!!!(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要是在妹子面前出這樣的錯誤,懂行妹子可是會在心中冷笑三聲,之前建立起的光輝形象都被無情沖到了下水道裡。
你說音樂不就是歌嗎,所以音樂劇和歌劇不是一樣嗎?中國的火炕和韓國的火炕還一樣呢,那《鄉村愛情故事》算韓劇呀?
其實音樂劇的確是從歌劇中發展而來的,而如今雖然英國的皇家歌劇院依舊上演歌劇,但是場次遠不及芭蕾舞劇多,觀眾也以老年人為主。為什麼呢?整天紳士彬彬的英國人怎麼不看歌劇呢?因為看不懂呀!而且對於聽不懂義大利語的絕大多數英國人來說,歌劇太長了。
歌劇起源於義大利,如今主要的歌劇也是用義大利語唱的,倫敦的歌劇也為了方便觀眾理解,會視情況加字幕。可是語言問題並不是最大的問題,歌劇99%使用美聲唱法,又經常有大段的個人獨白,整個歌劇少則3個小時,幹坐著看主人公在舞臺上哭訴她的悲慘人生,一看票房就不會好呀。
不過你可別直接跟妹子這麼說:“因為我覺得你看不懂歌劇,所以我帶你看音樂劇”,要知道電視劇中誠實的人一般沒有什麼好下場,誠實加上嘴快的角色基本活不過兩集。作為“把妹教”教主和唯一成員,我認為把妹的宗旨是要將最好的一面展示給心愛的姑娘,如果你對自己十分沒有信心,那麼不懂就要學。為了在妹子面前全方位展示自己的知識儲備,你需要對倫敦西區歷史做充分的積累。
從19世紀開始,歐洲開始流行各種形式的通俗歌舞、音樂演出。由於英國有從莎士比亞時期,便培養出的觀劇習慣,所以各種類型的表演在倫敦從未間斷過。由於歌劇本身就屬於高雅藝術,於是為了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美聲唱法慢慢變成通俗唱法,大段的獨唱也被炫目的舞臺效果所取代。就像京劇在中國慢慢轉變成更貼近群眾的現代京劇一樣,歌劇產業也慢慢向音樂劇轉移。
後來慢慢形成演出風格以後,有了穩定的市場。之後80-90年代英國入侵時代(British Invasion)到來了。那是倫敦西區音樂劇的黃金時代,英國劇大量輸入美國,而美國劇則得不到英國人的歡迎。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當時英國的劇普遍都比美國百老匯劇深邃而高貴:名著改編、現代芭蕾、人性與藝術性的掙扎、戰爭遺孤和人性掙扎什麼的,恨不能在一部劇中講解一整本柏拉圖的《理想國》。
這時候,妹子會瞪著大眼睛問你,你只需要充分展示你是一個見過世面的人,對世界各大劇院都是有瞭解的:”倫敦西區的火爆憑藉的是票價,所以每張票都能維持在20~70英鎊的區間內,幾乎是紐約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紐約憑藉的是噱頭和完全市場競爭優勝劣汰,用初期的大尺度表演,積累起來的聲望,以及用高薪和綠卡吸引來的世界最優秀的舞臺表演者;拉斯維加斯憑藉的是錢,每場秀都有賭場的巨額補貼,賭場借此吸引遊客,所以在拉斯維加斯,能看到世界上投資最大的秀。而這三種的基礎,就是源源不斷的遊客為一切買單。“
最後,你可以用大神韋伯做結尾。雖然他在華人中知名度不高,但是人家絕對是只手撐起倫敦西區一片天的神,重要的是他有一個是個中國人就認識的前妻:莎拉·布萊曼,沒錯,就是08年與劉歡合唱《我和你》的音樂天后。
你可以看似毫不刻意地為兩人的愛情唏噓,郎才女貌,當年好比是伯牙遇子期,感歎人世浮沉,然後哼起韋伯為布萊曼聲線專門作曲的《The Phantom of the Opera》主題曲,感慨:如果我也能遇到一個懂我、知我的人,我一定會倍加珍惜,傾盡我所有對她好。都說貴人難遇,可我覺得更難遇的是一個懂你的人。
然後轉過頭對妹子深情地說:你說呢?
最後的最後,看完劇的你們手挽手送妹子回家,順便上樓坐坐。
幹嘛?當然是繼續研究倫敦西區歷史啦,還能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