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alocal達人Amber
印度這個國家,跟許多發達國家不一樣,沒有所謂的繁華、沒有高大上的建築,可是這裡卻有著熱情的人民、不乏生活氣息的小街巷和永恆國度的古老文明。這是你不知道的印度,也是你所不知道的加爾各答。如果有機會,也希望你能過來走走看看。
掛票之景 印度地鐵有點類似奧運會之前北京的大部分地鐵,哐當哐當,沒有空調,且速度很慢。這個與中國人數相差無幾的國家,人數足以在路上體現出來。人人人,到處都是人,就是這樣的情況。
坐過印度的公車,這邊的公車都是大家在電視裡看到過的情況——有人掛在門口,上下車到站的時候從來是保持勻速前進。
(有點兒糊,大家將就感受,哈哈)
當然,如果去市中心玩樂也會選擇乘地鐵。最感慨的是某次獨自上班,還沒到地鐵站就被嚇到。遠遠看到地鐵站門口排了上10米長的隊伍,以為發生了什麼事情,一走進原來是排隊買票的人。心裡一驚,只能向前。當時排隊進站就花了半小時。好不容易擠上車,被人海擠到了離車門只有三米的位置,可是完全動彈不得,——一絲都動彈不了。雖然只有短短的三米,到站的時候我使出空手道的力量都沒有擠出去。這三米的距離——真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足足多坐了4站才得以下車。
還有一次坐如圖所示的大巴,也是被擠得上氣不接下氣。所以,如果有機會去印度旅遊,還是不要使用這麼“激進”的交通工具了,黃包車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黃色計程車
黃色計程車也是這個城市的特色,就如同倫敦滿大街的黑色計程車一樣。在這個城市,路上除了公車,就是隨處可見黃包車。有時候一眼望去,滿眼都是黃色的計程車排排站,被大雨洗練後顯得很陰沉的天氣,這耀眼的黃色似乎是這個城市唯一的生氣。
因為物價整體來說都很低廉,所以一路使用黃包車當交通工具,不會很貴,也會讓旅行更方便。
對外國人好奇又熱情的當地人 大概和我們的80,90年代一樣,這邊的人看到外國人就會覺得神奇;普通人看到我們都會一直盯著看,還有很多人會找我們合影。
走到路上當地人我們也是異常好奇的。路邊玩板球的小孩,看到我們之後就開始“圍觀”我們。他們對外國人的好奇感,就如同在10幾年前的中國,走在路上大家都會把你當明星對待。有的人的眼光犀利地如同看到外星人,有的很友善柔和,很多人都會微笑地對著我們說“Hello",甚至有些人會激動得跑過來要求跟我們合照。這一些,對於他們來說是新鮮的,而對於我們來說,有這樣的“待遇”,也是很難得的事情。
食物
提起印度,很多人除了瑜伽,第一個想起印度的食物了吧。印度的咖喱全世界知名,當然也是非常好吃的。印度菜種類很多,要說起來肯定三天三夜說不完,這裡先簡單介紹一下我比較喜歡的幾種吧。
下圖是我最愛吃的Kebab,其實這是土耳其的傳統菜,但是在印度被做了改進。不僅僅有烤肉,還有帶著濃郁乳酪香味的米飯,讓人口水流三尺呢。
說完了幾種印度特色的食物,來說點好玩的。一開始以為肯德基老爺爺在各國都一樣,去了印度才發現果然每個國家都有定制,比如印度的雞翅真的就是咖喱味兒的。而圖下這個果汁,裡面放的就是印度特有的某種香料,喝起來跟漱口水一樣呢~
帶著英式風格的建築
加爾各答的市中心,英式風情的建築頗多,殘留著殖民地的遺風。一棟棟紅色的白色的房子,把人帶回遙遠的曾經。奈保爾曾“諷刺”說:“暮色時分你走進市中心,會以為你闖入了倫敦城,瞧,那座煙霧彌漫,草木蘢蔥的maiden公園,不就是海德公園的翻版嗎?……不遠處的胡格利河,不就是一條更加寬闊而混濁的泰晤士河嗎?” 是的,一不小心,你以為這是在倫敦呢。可這個地方,遠遠不如大不列顛繁華的,有的只是殖民主義的殘餘和逐漸破敗的痕跡。英倫風格的建築逐漸被歲月侵蝕,車水馬龍也不過是舊日的光景。
當然還是有很安靜聖潔的地方。維多利亞紀念館是這座城市最美麗的建築物,她巧妙地結合了英國、義大利、印度建築的風格。整個公園建築面積很大,主館周圍樹木草坪分佈,也是市民休閒的好地方。女王的銅像佇立在正門前,遙望這個城市滄桑的變遷。門口還有其他著名人物的銅像——克萊武和瓦倫哈斯丁斯等等。紀念館分為博物館和美術館,對於我這種不喜好歷史的人來說,算不上什麼好去處,可當我看到那些精緻美妙的展品,也不得不發出嘖嘖的讚歎。
一個對神靈信仰的地方
印度教是印度最大的宗教,而我們去的迦利廟,就很好地呈現了這個教派的特色。這座廟裡永遠都滿是擁擠的人群:有朝聖者、兜售鮮花等祭祀用品的小販子、乞丐、無家可歸的孩子們……而當我踏入廟的那一刻,一起就開始變得神聖起來。眾多善男信女光著腳合著手,虔誠地等待著祈福禮。至於這些儀式的步驟和規則,我也懂得不太多,只能聽導遊安排。進廟之後無法拍照,因此這部分只能進行口述。導遊帶我們在寺廟先走了一圈,邊介紹了一些比較有特色的東西。比如祭祀的時候,只殺公牛不殺母牛。還有那邊祭祀用的水都是恒河裡面來的,等等。
之後他引領我們到一個小池塘邊“開光”,水來自恒河。導遊給我們一人發了兩朵花,然後碎碎念我們的名字,在我們的頭上點了點。之後讓我們每個人輪流到池塘北邊的一個神像面前,給我們手臂上系了個祈福的紅黃繩,手繩的帶法是男右女左。當然和國內一樣,被“開光”之後,捐點錢財是難免的,我們就適當給了一些。就這樣,儀式完畢。對於我們這些不信教的人來說,不過就是圖個新鮮;而看到信徒們那副虔誠的模樣,對他們也充滿了深深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