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搭>正文

再牛X的相機,也無法重現這無與倫比的風景!

“身後是德國黑森林,法國在我右邊,義大利就在我前面!”

在瑞士這個被阿爾卑斯山脈橫穿的歐洲中部小國,幾乎從任何一座阿爾卑斯山峰的觀景臺上,都能聽到這樣的驚歎。

世間美景形式多種多樣,讓人心曠神怡的同時,也塑造了人類的性格。山作為其中最重要的一種形式,盡顯自然的雄渾之美。沒有人能否認“高度”對人類的吸引力,自然“向上”也就成了人類千百年來從未停止的“向性運動”。

我從小生長在大理蒼山腳下,拉開窗簾就能看見白雪覆蓋的馬龍峰。面對那個聖潔的所在,好奇與嚮往油然而生。我開始幻想山顛的景象,想像從山顛眺望蒼洱大地的感覺。可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窗外風景如故,想像不斷更新,我卻始終沒有機會一登馬龍峰應驗我的想像。山,好像在著意吸引我,但又始終保持著不可逾越的距離。

這個距離最終還是被打破——在瑞士,人與山的距離被重新定義,對於絕大多數非專業登山者來說,在山間徒步並非遙不可及的事。阿爾卑斯山脈地處高緯度、低海拔的歐洲大陸,雖絕對高度不算高,但顯著的相對高度成就了它“世間最綺麗風景”的美名。

哪怕只有一天時間,也可以完成一次短程徒步,親身感受這無比震撼的阿爾卑斯風景。

【拉沃葡萄田漫遊】

臨近城鎮:洛桑(Lausanne)(447米)

線路起、終點:Lutry(373米)— St. Saphorin(400米)

全程用時:1.5-3 小時

難度:容易

適宜季節:5-10月

雖然重複的美景容易讓人審美疲勞,但我卻以各種方式流連拉沃上百次。

每逢天朗氣清之日,我都會或臨窗或駐足,靜靜地欣賞拉沃葡萄梯田、萊芒湖,以及周邊連綿的山脈。

2007年,拉沃葡萄園梯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而其歷史可追溯到11世紀。她沿日內瓦湖北岸綿亙約30公里,跨越十多個中世紀村鎮,在山腰斜坡間展開一幅令人目不暇接的山水長卷。在不同季節,從不同角度,呈不同景觀。當然,拉沃帶給人的整體感覺是相似的,那就是壯觀與愜意。

夏秋是遊覽拉沃的最佳季節,這時氣候宜人,一眼望不到邊的葡萄田濃綠養眼,一串串的葡萄引得人垂涎欲滴,散落在田間的酒莊也開門迎客。盛夏時節常有好天氣,我便出門走走這條愜意無比的線路,當然也不會忘了到酒莊露臺喝上一杯冰爽的Chasselas白葡萄酒。如果幸運,趕上每年6月中旬的開窖節或9月下旬的豐收節,熱情的瑞士法語區人民一定會帶給你最地道的品酒體驗。

拉沃的精華徒步線路西起洛桑東郊的湖畔小鎮Lutry,東到沃韋(Vevey)以西的傍山小鎮St. Saphorin,總長11公里,海拔起伏平緩,多為平整寬闊的水泥路面,所以也能經常看到山地自行車愛好者疾馳而過。不同於一般固定的徒步路線,拉沃葡萄田的路線自由度極高,通過查看路上的黃色指示牌,途經的各個小鎮均可作為徒步起始或終止點,其中Cully、Rivaz等小鎮都是絕佳的休閒勝地。記不清有多少個下午,我都“迷失”在這片最美的葡萄田而忘了前行的方向。

【走進少女峰的“畫”裡】

臨近城鎮:因特拉肯(Interlaken)(564米)/翁根(Wengen)(1275米)

線路起、終點:曼麗申(Mnnlichen)(2239米)—小謝德格(Kleine Scheidegg)(2061米)

全程用時:1.5小時

難度:容易

適宜季節:6-10月

“今天上少女峰?”

“已經來了兩周了,這次我們就在因特拉肯度蜜月。”

這是2012年我第一次去少女峰地區時,在火車上與一對中國年輕夫婦的對話。聽過他們的回答,我不免有些驚詫:雖然說因特拉肯濃縮了瑞士最美麗的風景,但對於這個小鎮,大多數遊客包括我自己,都只是匆匆路過泛泛一瞥,而這對夫婦卻放緩步伐,將大把時間留給了因特拉肯。

兩年過去了,這已是我第20次來到這裡。雖然此前每一次的徒步線路及所見之景都不盡相同,但出發前我還是有些猶豫:同一個地方,熟悉的景色,難免讓人疲乏。

在翁根下了火車,轉乘纜車向曼麗申山爬升。遠遠望去,山崖上的翁根小鎮極為精緻地鑲嵌在山谷中央,身後環繞著白雪皚皚的伯恩阿爾卑斯山脈。如此的美景出現在眼前,消散了我此前對於“厭倦”的所有擔憂。我健步邁下纜車,試圖用相機定格眼前的景致,不經意的一個轉頭間卻又被左邊的畫面牢牢牽引了視線——翠綠的曼麗申峰夾在遠處潔白的艾格峰(Eiger)和僧侶峰(Mnch)正中,開闊的視野及錯落的景致交織成一幅令人驚歎的風景畫。我放下相機,一步步走朝著“畫”中走去。

越靠近曼麗申峰,綠白兩色的對比就越是強烈,走到山邊,天空的藍色幾近消失。這條全景線路雖然沒有較大的海拔起伏,卻別有一味——“畫”中有一家老小在合影,有情侶在木椅上悠然享用三明治,遠處還有獨行者在俯瞰山谷那邊的格林德瓦小鎮……

少女峰三峰出現在眼前的一刻,便意味著這一個半小時美妙的旅程即將畫上句號。要說我有多迷戀這條短小而精緻的線路,10天之後再走一遍算是最好的證明。

【“最美梳妝鏡”之路】

臨近城鎮:因特拉肯(Interlaken)(564米)/格林德瓦(Grindelwald)(1067米)

線路起、終點:First(2167米)— Bussalp(1798米)

* Faulhornweg的Bachalpsee部分

全程用時:2.5-4小時

難度:中等—較難

適宜季節:6-9月

大自然在創造險峻卓絕的高山同時,也孕育了秀麗無比的湖泊。整個阿爾卑斯山脈便是這鬼斧神工的最佳印證。百萬年來,冰川雪水融化在山腰匯成大大小小的湖泊,湛藍明亮,宛如一面面碧玉精製的梳妝鏡,將阿爾卑斯的雄奇秀麗映在靜謐的湖面上。

2013年初,我和好友原本計畫利用復活節假期,前去探訪“最美梳妝鏡”之路。在整個少女峰地區,最吸引我們的當屬格林德瓦鎮附近的Bachalpsee湖。可是這個海拔接近2300米的高山湖要到五月初才能解凍,無奈,我們只好推遲行期。

終於盼到了夏天。但由於氣候反常,陰雨連綿,我們一直無緣親近Bachalpsee湖。眼看深秋就要來臨,這一年似乎註定要與這面“最美梳妝鏡”失之交臂,正當我們已經不抱希望之際,終於逮著了一個好天氣。一大早,我們便跳上火車來到格林德瓦,接著轉乘纜車攀上了海拔約2100米的費爾斯特(First)。從這裡步行到Bachalpsee湖,輕鬆而愜意,大約只用了45分鐘。

雖然宣傳畫已經將Bachalpsee湖的美展現得淋漓盡致,但親臨其中的全景式體驗還是讓我們興奮異常。環繞湖邊,各種角度下展現著別樣美景,令人陶醉其間。湖邊碧草如茵的緩坡是絕佳的野餐地點,不少以家庭為單位的旅行者會在此飽餐之後,還會盡情肆意地躺在湖邊曬著太陽。天倫之樂與絕佳美景相得益彰,即使身為旁觀者都能感受到這份美好。

Bachalpsee湖讓人流連,但我們還得繼續前行,探索未知的風景。徒步翻越海拔接近2700米的Faulhorn山之後,整個伯恩阿爾卑斯山脈會撲面而來。儘管路線頗具挑戰,但此刻的暢快感足以打消你所有的疲倦。一路上,壯觀的秋景如影隨形,直至終點Bussalp。

【四季皆宜的“戶外天堂”】

臨近城鎮:采爾馬特(Zermatt)(1620米)

線路起、終點:戈爾內格拉特(Gornergrat)(3089米)— 采爾馬特(Zermatt)

全程用時:1.5-3小時

難度:中等

適宜季節:全年,冬春季節部分開放

“采爾馬特”、“馬特洪峰”,僅僅聽到名字就讓人心潮澎湃。

作為戶外運動天堂,這裡的徒步線路數不勝數,其中戈爾內格拉特鐵路沿線的戈爾內格拉特至采爾馬特路線最受歡迎。從采爾馬特鎮乘火車不到40分鐘,就能到達終點戈爾內格拉特——這是歐洲海拔第二高的火車站,四周環繞著29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峰。

火車站上方的觀景台是我最鍾愛的地方。在這裡,不僅可以遠眺馬特洪峰,更能最近距離地欣賞瑞士最高點羅莎峰及周圍冰川全景。我曾三次以此為起點開始徒步之旅,每一次都在不同的季節和天氣收穫了不同的景色。

夏秋季節,花三個小時就能從戈爾內格拉特走回採爾馬特。一路上聽鳥語牛鈴,望遍野鮮花,如朝聖般地走向馬特洪峰。沿途,不管是波光粼粼的Riffelsee湖,還是Riffelberg坡地,均屬絕佳的觀景和拍照地點。

而冬春時,這裡又完全變成一座童話般的冰雪王國。不過不用擔心,Rotenboden到Riffelberg的徒步線路依舊開放,只要穿上高幫戶外靴,就能體驗雪地徒步,與白色世界來一回最親密的接觸。若是碰上晴朗的日子,你甚至都不用擔心保暖問題,穿著短袖都能在雪地中運動。

【高山之上的壯景——瓦倫小徑】

臨近城鎮:琉森(Lucerne)(436米)/ 英格堡(Engelberg)(1002米)

線路起、終點:瓦倫小徑(Walenpfad):Bannalp(1713米)— 英格堡(Engelberg)

全程用時:4-5小時

難度:較難

適宜季節:6-10月

人們常說在瑞士,南部阿爾卑斯高聳險峻,伯恩阿爾卑斯雄偉俊秀,相比之下似乎以鐵力士山(Mt. Titlis)為代表的中部阿爾卑斯山脈就顯得平庸遜色很多。由於這先入為主的認識,哪怕我經常借琉森音樂節之緣拜訪瑞士中部,也一直沒有關注過其周邊山脈。

2015年夏天,整個歐洲遭遇了罕見的持續高溫天氣,為了避暑,我只得天天往阿爾卑斯這個天然大冰箱裡跑。幾天下來,足跡已遍佈東西南北各個地區,這終於催生了我探索中部阿爾卑斯的想法。抱著嘗試的態度,我選擇了其中最經典的徒步線路:瓦倫小徑。

從琉森乘坐琉森至英格堡快線,在Wolfenschiessen鎮轉乘大巴到達Bannalp山腳下的Oberrickenbach。夏秋時節,有上山的纜車開放,很方便就能到達徒步線路的起點。從踏出纜車站的那一刻起,我就確信眼前的世界定是世外桃源。

要說瓦倫小徑和其他徒步線路最大不同,可算是山路蜿蜒起伏,途中要經過Bannalp山下的畜牧場,野花和牛群相映成趣,分外可愛。繞過Bannalpsee湖,一個轉角後中部阿爾卑斯全景便毫無保留地展現在眼前。之後沿著Brunni方向下坡,便一路向著天使小鎮英格堡進發。在炎熱的夏日,行走于高山小徑間,才更能體味在叢林裡納涼的那縷舒適。一路上翻山越嶺,常帶給人“花明柳暗”的驚喜,但海拔落差對徒步者的體力也有較高要求。

正如瓦倫這個可愛的名字一樣,這條線路也充滿了一切悅人的要素。走一趟下來,讓人心曠神怡,念念不忘。

得益于瑞士阿爾卑斯地區成熟的勘測和開發條件,在瑞士的兩年裡,我以遠足健行的方式,幾乎毫不費力地走到了瑞士阿爾卑斯的每一個角落,與嚮往已久的高山進行了全方位的親密接觸。

瑞士,見證了我對於高山從好奇到迷戀的整個過程。徒步,則是感受這份高山之美的最佳途徑。每一個腳步都承載了我對於美景的嚮往,也吸引著我一次又一次出發。

站在那些至高的觀景臺上,視覺空間被無限放大,高度賜予了最了不起的風景,不斷刷新著我對“美”的定義。我也常常惋惜:肉眼甚至望遠鏡的局限妨礙人類看得更遠,性能再優越的相機也無法重現這無與倫比的風景。

因此,在瑞士的每次徒步,都會令人發出這樣的感歎:

“這才是最美的瑞士。”

【作者介紹:楊野】

90後,生於雲南大理,先後生活於德國慕尼克、瑞士洛桑和英國倫敦。“樂癡”,曾任清華大學古典愛樂社社長,時常出沒於全球各大演出場所;“漫遊者”,足跡遍佈近20個國家,上百個城市或地區;“情懷者”,做過設計顧問,醉心于過去的時尚和生活方式。聽音樂之餘,偶爾也戶外、攝影、配樂、寫作、做菜。

- END -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