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印度老百姓這樣吃:你能來上幾口不?

印度,總和開掛掛鉤。和俄羅斯的開掛不是一個類型,後者比較兇猛,人高馬壯動物兇猛的感覺,印度呢?印度人當然也能歇斯底里怒髮衝冠空手接個白刃什麼的,身材那也是燕瘦環肥各樣都有。本土動物呢,不僅兇猛還很“毒”,但是…….但是,總之,反正,顯然,就不是同一個類型,可以說是各自代表了兩個極端的開掛類型……

同時,印度,和小清新絕緣。它不像周邊國家不像東南亞南亞的任何一個國家那樣,多少都會帶著點欲露還休的矜持羞澀。就是那種,即使在如今還不時會陷入戰火的國家裡,也能發現的平民生活中的的小清新特性,在印度是幾乎找不到的。倒不是說這裡的人民全是苦行僧似的形態,寶萊塢電影一言不合,並且不管你合還是不合我都要跳的熱情奔放可是世界聞名的。但是它就是和清新絕緣,特別是當你看到它的飲食之後。

同樣屬於酷愛咖喱、沒有咖喱就不會做飯的區域,東南亞國家的食物看上去就很誘人,只是吃完以後,有時會鬧上一陣肚子。印度食物呢,直接就自帶了一種看一眼就要鬧肚子的魔力。所以我們今天要避開的就是印度街頭大鍋熬的濃糊糊和炭火烤的不知名物體,說說還能分別出食材種類的印度食物。

一、咖喱角

在像樣的餐廳坐定,你點了一桌子從各種攻略上看來的“必吃菜式”,結果發現上來的是一桌子紅紅黃黃的糊糊,這並不是老闆把菜上重複了,事實上,每一樣糊糊都是用不同的蔬菜、羊肉、雞肉或是魚肉運用不同的秘方調配出來的,之所以長相雷同,是因為它們都添加了連廚師都不一定記得清的香料,同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被燉煮了幾個小時才做成的。任何一種綠葉蔬菜都能做成醃菜的樣子,甚至連渣都撈不到。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你可能需要一個咖喱角緩緩,這種有著明確形狀的食物,多少能緩解你要與以上這些糊糊奮戰的壓力。

咖喱角的餡兒是由土豆泥、豆類、洋蔥、雞肉等做成的,放到油鍋裡炸脆不算,要把邊角都炸硬了,才撈起來,搭配著羅望子醬吃(最近終於搞清楚原來羅望子就是酸角一類的東西),也有甜餡兒的,不普遍。

二、 唐多利雞Tandoori

將整雞剝洗乾淨,裡裡外外塗上香料醃制好以後,架到特質的泥炭爐子裡烤到汁水溢出,再烤幾分鐘,就可以出爐享用。

三、塔利

印度簡餐,一份塔利裡包括了米飯、烤餅、咖喱湯、沙拉、肉(羊肉、雞肉、魚肉,印度宗教派系林立,禁忌較多,豬肉幾乎是不吃的,牛是神聖的動物,羊肉太貴,魚肉不愛,所以大部分肉類菜靠雞肉來撐)

印度的不同地方有各自不同風味組合的塔利,有的地方偏重甜辣,有的地方偏向酸辣。

三、 手抓飯

印度手抓飯,一定要用手右拌飯、食用。左撇子也只能入鄉隨俗。

四、 米豆粥

用大米和豆子熬成的粥,做法和我們熬白粥差不多,不過印度人一定還要往里加咖喱、洋蔥、辣椒面等。總之就是貫徹無咖喱不成宴的習慣到底。

五、優酪乳、冰淇淋

印度優酪乳“lassi”的名字聽起來雖然讓人腸胃嘰裡呱啦直叫喚,卻是值得硬著頭皮嘗試一把的美味,但記得一定要多加糖。

七、Gol Gappe

東南亞國家南亞國家都比較流行的一種街頭小吃,直接叫它油餅果汁吧。吃法很有趣,首先拿起個空心炸麵團,薄薄脆脆的,近乎透明那種,然後找到麵團上的小開口,或是自己戳一個出來,倒上料汁,說是遲那時快的放進嘴裡,就會感到一股涼絲絲的水意滑下喉嚨。說是吃,不如說是喝,因為料汁是用薄荷、芒果、檸檬、羅望子醬(有的還會加上朝天椒)、土豆泥做成的,夏季還需要冰鎮過。很奇怪的搭配,酸酸甜甜辣辣。

八、印度炒麵

看起來最有食欲,特別是在燈光下。吃印度餐的時候,通常會附送一個由洋蔥片、辣椒圈、檸檬片組合成的一個小拼盤,據說是為了中和特別濃重的咖喱味道,並且有除味的作用……我覺得除味功能有待商榷,不添亂就算好的了。

九、印度拉茶

紅茶中加上薑片和香料煮開,濾出,很像香醇濃郁的奶茶,就是第一口不那麼好下嚥。

十、大油餅

大油餅和烤餅是印度街頭常見也是真正本土的小吃,不像在其他國家很是流行的印度甩餅,其實是由在異國他鄉的印度人根據當地人的口味,做出來的,並不原產於印度。

素食者在印度完全不需要擔心,在咖喱味、羊肉味彌漫的任何一個巷子裡,都能找到純素的vegetarian,這裡恐怕是全球素餐最集中的分佈地了。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