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西流傳著這麼一句話:“上帝花了六天時間創造世界,第七天,他創造了裡約。”
上帝是偏心的,把大西洋、沙灘、森林、群山、美食、音樂、狂歡節、身材火辣的比基尼女郎都給了裡約,然而,貧民窟、毒☆禁☆品、暴力、犯罪,更是裡約回避不了的話題。天堂有多美好,地獄就有多黑暗,裡約就是這樣一個天堂與地獄共存的地方。窮遊er ChaseWang 在沒有世界盃,沒有奧運會,也沒有狂歡節的一周時間裡,體驗了一把最真實刺激的裡約,慢慢品出了裡約的七宗“最”……
(以下內容來自窮遊er ChaseWang)
最震撼
上帝之城,雲端的基督像
▍科爾科瓦多山
無論來沒來過裡約,所有人對基督像一定不會陌生。這是世界上少有的幾處人造景觀讓我初次見到時會反復問自己,這是真的嗎?所以,來裡約的第一件事,自然是抬頭尋找雲端的基督像。
後來發現根本不用去尋找,因為幾乎在裡約的任何角落,都能見到這座令人驚歎的雕塑。位於710米高的科爾科瓦多山頂,更多人則直接稱之為基督山。這座落成於1931年的雕像在2007年被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我選擇的是傍晚最後一班上山的小火車,希望能夠欣賞到日落和夜景。有趣的是來到山腳下反而完全看不見雕像,鐵軌在山間雨林中蜿蜒穿梭,像是離開城市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
或許正是這樣的欲揚先抑,第一次面對雕像時才能感受到徹頭徹尾的震撼,從頭到腳都有一種被電擊的感覺,頓時語塞。基督像身著長袍,面容安靜而祥和,微微低頭仿佛是在迎接所有的子民,平舉張開的雙臂像一個神聖而莊嚴的巨型十字架,象徵著熱情博愛和寬廣的胸襟。
山頂除了舉世聞名的基督像,更是俯瞰裡約美景的最佳去處,整座城市的輪廓就是迷人的海灘,而一座座略顯突兀的花崗岩山峰更是為其增添了無窮的魅力。正是山海之間的這種卡裡奧克景觀讓裡約變得獨一無二,難怪聯合國在2012年將裡約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上山還是稍微晚了一點,錯過了日落最好的光線,想拍日落的窮遊er還是建議早一點上來,一直等到日落。
▍麵包山
從基督山看過去,一座陡峭而光滑的山顯得尤為引人注目,因為其顏色和形狀酷似剛出爐的麵包,巴西人都稱之為“麵包山”。乘坐地鐵到Botafogo站出來,幾分鐘就能走到海邊,左邊是瓜納巴拉灣海灘Guanabara Bay Beach,在陽光的暴曬下,海灘非常空曠,竟然沒有任何遊客,海邊的步道上倒是不乏跑步、騎車的市民。
往右邊一直走就來到了麵包山。山下的Urca區是富人區,所以比較安全,這裡有裡約最迷你的海灘Vermelha,沒有依帕內瑪和科巴卡巴納的人潮喧囂,這裡適合真正的放鬆,曬曬太陽,看看書。
在海灘一直呆到傍晚,準備上山看日落。因為裡約的天氣,在這裡坐纜車很容易給人一種騰雲駕霧的感覺。整個纜車分為兩段,上到最高的山頂,被海灣環繞,整個裡約就在身後,而正對面的就是科爾科瓦多山頂的基督像。
日落時分晚,山間突然風起雲湧,大片雲霧從海面升起,整座山都若影若現,但是基督像卻偏偏佇立在雲端,任憑風雲變幻,我自魏然不動,仿佛耶和華再世,帶著聖潔而神秘的強大氣場。身邊的遊客發出陣陣讚歎,這樣的景觀似乎已經超出了巧合的範疇,世界上或許真的有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最性☆禁☆感
依帕內瑪女孩
基督像可能是裡約的標誌,但是海灘才是裡約的生活,而且是生活的全部。來到裡約,即使不去基督山、麵包山,但是你絕對不能錯過科巴卡巴納海灘和依帕內瑪海灘。這兩個海灘就是整座城市的縮影,如果沙灘是一張畫卷,那就是巴西版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圖”。
所有人都洋溢著熱情的微笑,悠閒而慵懶,仿佛永遠活在讓自己快樂的節奏裡。現在是下午4點多,沙灘早已人滿為患,我就納悶了,他們難道不用工作嗎?後來才知道,裡約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不同的社會階層會聚集到不同的海灘,比如科帕卡巴納聚集了比較多的社會底層的人,而依帕內瑪這是小資文藝范兒的中產階級,當地人常常用“這不是我的海灘”的說法來形容某件事不符合自己的口味。
因為人實在太多,我往回走到兩個沙灘之間的迷你海灘,這裡人還算比較少,而且有一塊大石頭可以爬上去俯瞰整個依帕內瑪海灘。後來,我在一段關於裡約的介紹中讀到,這個海灘是遠近聞名的衝浪聖地。
我回到依帕內瑪旁的大石頭上,吹著海風,看著落日將海灘染成金黃,山間亮起星星點點的燈光,這才戀戀不捨的離去。路過一家酒吧,想起一段熟悉的波薩諾瓦旋律,正是紅遍南美的《依帕內瑪的女孩》(The girl from Ipanema),當時作曲家Antnio Carlos Jobim和巴西詩人Vinícius de Moraes正在附近的酒吧聊天,看著窗外一個個美麗的女孩路過去海邊,便以此為靈感創作了這首歌。
“看多麼美麗的東西/多麼優雅/是那個女孩/來過又離去嗎/伴隨著優美的舞蹈,朝著大海的方向而去金色女孩/來自依帕內瑪的太陽/她的舞蹈勝過一首詩歌/她是我路過看見的最美好的東西”
最驚險
真槍實彈護航,深入最真實的貧民窟
世紀之初,一部叫做《上帝之城》的巴西電影,用客觀冷靜和略顯混亂的鏡頭語言講述了一個貧民窟孩子的成長故事,片中真實而黑暗的貧民窟生活牽動了全世界的神經。
與海邊所有的美好、熱情、快樂和友好相比,貧民窟是另外一個極端,它們是暴力、毒☆禁☆品和犯罪的代名詞。天堂有多麼美好,與之對應的地獄就有多麼黑暗,裡約就像是這樣一個天堂與地獄共存的地方。貧民窟遍佈全城,佔據了本應是富人聚集的半山腰,即使像是聖特雷莎這樣比較好的居住區,也是緊挨著貧民窟。
在巴西的語言裡貧民窟是Favela, 這個詞在葡萄牙文裡指的是“野花”,用來形容散佈在山上的貧民窟,真是既形象又頗具諷刺意味。雖然巴西政府一直在努力改變這些他們眼中的“毒瘤”,特別是在世界盃和奧運會之前,軍隊投入了大批的力量與黑幫勢力火拼,一定程度改善了部分貧民窟,也以此為噱頭推出了貧民窟旅遊項目。我一直都特別好奇貧民窟裡真正的生活是什麼樣子,這次借著研究課題的契機,終於有機會進行一次有史以來最讓我膽戰心驚的探險。
▲紅點是這次去的貧民窟的位置
一幫外國人出現在這裡,立刻引來了員警的關注,他們把我們攔了下來,同伴用葡萄牙語同員警快速交流著,雖然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但是從兩位年輕員警緊張的神情不難看出,他們真的是非常希望我們趕快離開這裡。最後,他們對著對講機說了一通話,不到幾分鐘,一輛警車趕來,下來兩個全副武裝拿著衝鋒槍的員警,用英文告訴我們,如果我們要上山,絕對不能離開他們的視線。
唯一上山的道路,兩旁所有小房子都是大門緊閉,窗戶都裝著鐵柵欄。我們停在一個破敗的小教堂前,這裡堆滿了垃圾,只有一間雜貨店開著門。員警上前和老闆交流,目光不時掃向我們,似乎在向他徵求許可。幾分鐘之後,我們正式被允許進入“上帝之城”。
這裡沒有門牌號,沒有路名,如果你在這裡迷路了,可能就永遠都出不去了。這裡所有的房子都是自發搭建的,看起來總是像沒有完工一樣,好一點的人家用磚和水泥,更多的是在夾縫之間用木棍撐起幾塊鐵皮,房間內絲毫沒有光照,漆黑一片。我不敢往裡面多看一眼,卻總覺得裡面有人一直在盯著我們。雖然時值正午,還有員警的護送,但是心還是懸到了嗓子眼。我們沒有人說話,跟在員警身後沉默著快速前進,卻似乎永遠也擺脫不了看似沒有盡頭的夾縫,不要說拍照了,我們連停留一下的勇氣都沒有。
來到山頂,大家終於松了一口氣,這裡有塊不大的空地,正好在邊緣能夠俯瞰山腳的採石場和火車站。沒過幾分鐘,員警提醒我們該走了,大家再次一起屏住呼吸穿過來時的那片破舊的、了無生氣的房屋。
這時我才發現,一直護送我們上來的員警似乎把槍留在了入口處,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做。
直到最後走出那座山,心有餘悸地坐上大巴,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這裡叫做“上帝之城”,因為在這片貧民窟裡,沒有人能夠幫得了你,只能聽天由命。
最街頭
設計師和藝術家的秘密花園
▍街頭塗鴉
漫步裡約街頭,首先注意到的便是無處不在的塗鴉,南美人天生的熱情讓他們的用色也都十分大膽,很多精美的塗鴉和豐富的色彩讓真正的畫家都能相形見絀。
▍天階大教堂 對於我來說,最感興趣的是這裡的建築,裡約的建築風格也有著南美人深入骨髓的奔放和浪漫,市區內不僅留下了眾多殖民地風格的建築,還有許多大膽且頗具創意的現代建築。市中心最吸引人的建築恐怕要數天階大教堂了,不同于傳統教堂的十字平面佈局和四壁精美的雕刻,圓錐形的天階教堂沒有任何多餘的裝飾,只用最為質樸的混凝土作為材料。
四面巨大的馬賽克拼圖玻璃從地面直接升起到80米高的穹頂,十字架不是佇立在地上,而是通過巧妙地懸掛在正中央的神壇之上,讓無論從哪個方向進入的信徒都能第一眼看到耶穌雕像。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教堂空間,只能感歎原來既定俗成的設計也能玩出新花樣來,不得不佩服設計師的想像力和對宗教空間新的解讀。
▍建築界的畢卡索:奧斯卡·尼邁耶
奧斯卡·尼邁耶,因紐約聯合國總部大樓而聞名,後於1956年至1961年間擔任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亞總規劃師,並設計了三權廣場,以及廣場上的總統府、議會大廈、大教堂等建築而被推上神壇。雖說他最有名的作品在巴西利亞,但是裡約的尼泰羅依當代藝術博物館(MAC)也是非常經典的代表作,建築坐落於海灣對面的尼泰羅依市,如同懸停在懸崖上的飛碟眺望著裡約市區。
▍用植物作畫的人:佈雷·馬克斯 去過科巴卡巴納海灘的人可能會對地面上黑白波浪條紋的鋪裝印象深刻,殊不知其設計者佈雷·馬克思(Burle Marx)一手將現代景觀設計引入巴西,而且幾乎憑藉一己之力包辦了裡約、聖保羅和巴西利亞大部分的景觀設計。
我有幸參觀了這位大師位於巴拉德瓜拉蒂巴住宅和私人花園Sitio Roberto Burle Marx,這裡擁有超過3500種植物,品種比植物園還齊全!馬克思親自創造一片世外桃源式的隱居之所,用來研究植物的生長、物種搭配以及保護雨林中的珍稀物種。當時巴西人很喜歡用歐洲植物來裝點園林,也是馬克思讓他們發現了本土植物的魅力。
最美味
舌尖上的裡約
對於那些無肉不歡的人,巴西簡直就是來對地方了。無論是街邊按重量算的自助小店,還是像類似大豬頭Porcao這樣的連鎖餐廳,都能讓你吃得大呼過癮。
除了烤肉,這一趟旅程還收穫了一個特別大的驚喜,一天午飯我想嘗試一下除了烤肉之外別的東西,便比劃著同不太會講英文的老闆說想要吃些海鮮,於是他給我做了一道Moqueca de Peixe,一不小心就嘗到了這道曾被《福布斯》雜誌評為全球必吃的美食。這道菜類似於海鮮大雜燴,鮮嫩肥美的海魚、蝦蟹、貝類一起在特製的小陶煲裡慢燉之後,搭配上香濃椰汁、青椒紅椒、辣椒、棕櫚油或天然紅木,吸足了湯汁的香味,最後再撒落幾片綠香菜葉,讓這樣滿滿一鍋食材從各個方面刺激味蕾。口感十分酸、辣、濃郁,讓身為四川人的我實在是愛不釋口,吃過後更是回味悠長。
最熱情
每天都是狂歡節
▍街頭桑巴
剛到裡約的第二天,酒店老闆娘一臉神秘地告訴我,今晚在一個貧民窟裡有場神秘的聚會。一聽我就來勁了,夜訪貧民窟本來就很刺激,還有好玩的事兒,這能不去麼?天黑後在老闆娘的帶領下穿過聖特雷莎區縱橫的街道拐進一條小巷子裡,突然從這些破破爛爛的街道中,傳來了極具節奏感的桑巴音樂。
在一個轉角處不大的空地中,已經聚集了幾百號人,大多數都是膚色很深的黑人,大家都隨著音樂的節奏擺動著。我被這種快樂的天性和與音樂之間的互動深深的感染,放下了戒備心,也隨著一起扭動起來,跳得不好沒有關係,大家都相視一笑,沒有太多言語交流,仿佛都在享受這個夜晚音樂帶給大家的快樂。
▍酒館裡的波薩諾瓦
除了桑巴,巴西最為人熟知的音樂就要數波薩諾瓦Bossa Nova了,在裡約市中心Praa Tiradentes附近滿是充滿文藝氣息的小酒吧,先打聽好今晚是否有藝人表演,再找一個角落坐下,就能欣賞到純正的波薩諾瓦音樂了。
我們晚飯過後,選擇了一家名為Rio Scenarium的酒館,酒館分為三層,我去的那天有兩位藝人表演,一位身著火紅的長裙,另一位則一身白衣,像及了熱情的桑巴和優雅的爵士。而波薩諾瓦這種音樂形式正是融合了這兩者的特點,保留了南美拉丁的火熱,又平添了一份慵懶輕快,隨著歌者在臺上呢喃細語,節奏越來越快,我也被一個熱情的南美姑娘拉到舞池中央。每晚這裡都會有不同的音樂,有時是bossa nova,有時是samba,有時可能是世界各地的音樂,但是在這裡的一晚,絕對讓你難忘。
最遺憾
關於每次旅行,其實或多或少的都有些遺憾,這次來裡約最遺憾的事情有三點。
第一個遺憾,作為一個資深球迷,沒有能夠在這裡欣賞一場足球比賽,甚至連“聖地”馬拉卡納球場也因為休整而沒能進去參觀。
第二個遺憾,剛好錯過了裡約的狂歡節,雖然這裡天天都有Party,但是還想要親自體會一下這個號稱全世界最盛大的節日。順便提一下,狂歡節觀看表演的主會場和看臺都是我本文中提到的建築師奧斯卡·尼邁耶設計的哦。
第三個遺憾,沒能玩滑翔傘Hang gliding,裡約有很多公司都經營這項業務,網上一搜都會有很多,因為沒玩過在此不做推薦。
- END -
本文為窮遊網用戶ChaseWang的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