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兩位種子選手出局都是因為“中年危機”?

2017年第一個大滿貫賽事澳網正式開打不到一周時間,女子單打賽場就頻現冷門。先是賽會4號種子哈勒普首輪出局,緊跟著女單第二輪A拉兩盤不敵克羅埃西亞老將魯西奇,創造自2009年以來個人在墨爾本的最差戰績。

小編以為,哈勒普與A拉的淘汰看似意料之外實則情理之中,她們倆的共同點是遭遇職業球員的“中年危機”!

先來說說開啟本次澳網爆冷序幕的哈勒普。準確地說,哈勒普其實在WTA青少年比賽當中就已經頗具名氣。2013年下半賽季開始,22歲的她在成人比賽當中迅速崛起,連奪6個WTA單打冠軍,震驚女子職業網壇。接下來的2014—2016賽季,哈勒普憑藉穩定的發揮,世界單打排名始終停留在前十的位置。

自躋身頂級球員之後,哈勒普曾在眾多場合多宣傳自己奪得大滿貫。這其中也包括兩周前的2017年深圳賽,羅馬尼亞人再次在新賽季開始之初就喊出了贏得大滿貫的願望。萬萬沒想到,來到墨爾本只有以四號種子身份參賽位居四分之二區的哈勒普繼去年澳網首輪遭遇一輪遊之後,今年澳網再度重蹈覆轍。人們不禁要問,哈勒普究竟怎麼了?

賽後的羅納尼亞人迅速給出了答案:左膝有傷。這似乎是最直接的導火索,但是在小編看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羅馬尼亞背後團隊的不穩定。據不完全統計,哈勒普自2013年成名以來,先後炒掉多達5位以上的教練。正如她其中的一位前教練所言,哈勒普是一個極其喜歡追求新鮮感的球員,很難和一位教練合作超過一年的時間。羅馬尼亞人頻繁換教練的原因是因為想追求更快的進步,尋求更大的突破。

不過在小編看來,哈勒普似乎忽略了職業網球是一項厚積薄發的運動。在球員技術風格已經定型之後,教練的作用實則呈現遞減的趨勢。頻繁的換教練不僅不利於團隊的穩定,同時不同教練的不同執教風格很可能導致球員在賽場上的迷失。此次哈勒普的傷病,在一定程度上與頻繁換教練不無關係。畢竟,每個教練的訓練方法、賽程密度安排都不同,這就對於球員的身體承受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另一個就是A拉,對於這位被譽為WTA球商最高的波蘭人而言,今年澳網的倒在了第二輪的門檻上著實讓外界大跌眼鏡。

回顧波蘭人四大滿貫戰績,法網、美網成績最為糟糕,溫網成績最好,曾在2012年距離玫瑰露水盤咫尺之遙。除開溫網,可以說澳網是A拉最有機會實現大滿貫夢想的四大滿貫賽事之一。自2007年首次參加澳網以來,A拉在墨爾本取得四次八強、兩次四強的成績。其中2013年與2016年都是輸給了最後的澳網決賽選手,可見實力不容小覷。

如A拉本人所言,去年科貝爾澳網決賽挑落小威的神奇之旅也給了自己莫大的信心與鼓勵,她同時也堅信自己有能力從小威統治的網壇下實現大滿貫夢想。遺憾的是,今年澳網的過早出局似乎證明了像A拉的職業生涯也遇到了瓶頸:力量不足的她很難在硬地大滿貫賽事有所突破。可以說A拉打球全憑藉借力與提前預判,但是昨天與老將魯西奇的對決,二發軟綿綿、預判失靈、毫無鬥志。值得欣喜的一點改變是輸球之後的握手似乎比以前更加禮貌,這其實也是一種對自己目前狀態的無奈。

兩歲之隔的哈勒普與A拉分別屬於90後與80後球員,兩人在WTA都屬於中生代球員了。論技術已經基本成型、論大賽經驗絲毫不欠缺、論實力都具備衝冠潛力。可惜的是,兩人同時遭遇的球員職業生涯“中年危機”使得她們遲遲無法突破。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