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課業緊張,盯得也緊,沒有什麼時間出去。今年剛入大學,寒假便與同學出去相(chi)約(he)學(wan)習(le)。正巧他是浙江人,我們便選擇了烏鎮這個有名的水鄉,順便在杭州看了一看。我們 2.12 到,2.14 離開。
我們的路線是頭晚在東柵的民宿住下,第二天早上在東柵遊玩,下午去西柵,晚上去西柵住下,第二天再耍一會兒,晚上去杭州。
第一天輾轉反側到了住的地方,累成兩個 sb,出去閒逛還差點迷路(慚愧臉),回來就草草睡下了。第二天我們早早起來,商鋪還沒有開門。遊客,也只有三三兩倆幾個人罷了。
碰到一位早起大爺,水鄉暖暖的陽光灑在老人的臉上,不緊不慢的動作,把衣服晾好。不顧有沒有人看著,與世無爭的生活,愜意悠然。
低頭看見一位貓大爺,向前走,完全不聽我招呼,走到太陽地裡,慢悠悠一坐,自己撓癢癢。很好,好氣哦,但還是要保持微笑。
這裡還保留著老式的織布機,或許應已棄之不用,或許它的出現只是作為旅遊景點的一個關注點罷了。但這樣總歸,它是被保留下來。暖黃色的燈照在白色的布上,古老而樸素。
聽民宿老闆娘說,東柵並沒有多少好玩兒的,更多的還是當地人自己住在裡面,遊客也不多,他們的小日子過得也快活。在景區盡頭的一小片購物區裡,看到這位手藝老爺爺,安安靜靜做自己的活,別人不打擾,拍照觀看都隨意。他就耐著性子在板凳上創作著自己的藝術。河邊洗衣服的大叔,也不管熙攘的人群,或許因為這本就是他們的生活,和我們這些外人沒有什麼關係吧。
東柵碼頭出有一個老的藥鋪,如今也已經變成一個觀光景點,不過那漆的大櫃,藥秤和幾包懸在梁上的藥包還是別有一番韻味。
說實話,東柵我們逛了沒一會就結束了,地方不大,和西柵相比多了一份安寧吧。這裡雖然也已經旅遊開發,但人們還是像之前一樣悠然,像橋下潺潺的流水一般。或許還會有哪一天再來,住在街邊的一個二層小樓裡,煮一小壺茶,在煙雨朦朧的日子裡,望著窗外靜靜的發呆。
下午我們就來到了西柵,與東柵的靜謐不同,同有江南水鄉的獨特風味,但這裡顯得更加熱鬧繁華。
來來往往拉客的烏篷船在橋洞之間穿梭
碧色的綠水兩岸,雖是早春,但有的樹枝已經吐了芽兒,有些花兒也開了。
“老袁家的花,你們開得鮮豔麼。 站在風中,望著天空,綻放啊。”張力夫唱的小眾的民謠《老袁家的花》(在此種個草)在這樣的景色中也是分外清新。
逛得差不多,兩個吃貨就去小吃街了=v=,吃才是頭等大事呀。嘿嘿嘿~畢竟第一次來,就跟著攻略走了。茅老太臭豆腐、吳媽餛飩、錦記糕點、蔥包檜、梅乾菜的燒餅、書生羊肉面、肉粽.....吃了好多好多好多,一臉滿足。
吃飽喝足了,在街上閑轉,發現了一個叫月老廟的地方,於是兩隻雄性單身汪便前去求一份姻緣。耀眼的陽光灑在廟裡,柱子上,書上,絲絲縷縷的紅繩,牽掛著多少少男少女的情愫。兩個名字,一根繩子,在月老的見證下,或許就這麼永永遠遠的系在了一起,永不分離。
轉眼已是晚上,回酒店稍事休息之後,便見識到烏鎮姑娘夜晚的美麗,樸素的人卻也可以如此絢麗。燈籠高高的掛起,或許這就是遙遠的古代,人間煙火的魅力,不然,怎會有那麼多仙子仙女下凡而來,尋歡作樂呢?
(ps:一定要住在西柵景區內啊!真的,雖然貴,但是晚上真的美哭。)
烏鎮的行程就此結束,第三天中午我們去了木心美術館(不允許拍照)就離開了,踏上去往杭州的路。
同學帶我去河坊街,據說是杭州熱鬧的小吃街,走一趟下來我們去了另一個冷門的景點——城隍閣。登到最上面,皓月之下,俯視這個城市的燈火酒綠,車水馬龍,聽風在耳邊作響,血液中最忙碌的部分也不由自主的安生下來,慢慢地觀賞。
杭州,以西湖聞名天下。當然西湖的美食也是很好吃~嚶嚶嚶(各位看官老闆不要打我)無奈外婆家沒有排上隊,便去了另一家杭州菜的代表——知味觀。鹵鴨、蟹粉豆腐、東坡肉、小籠包~吃得很開心。
再次吃飽-w-,我們驅車長途跋涉到了高等學府——浙江大學,雖然我沒考上吧,但是來看看還是好的。
回到西湖邊,已是黃昏傍晚,太陽剛剛落下山頭。夕陽的余暉灑在碧藍色的水面上,寧靜悠遠。早春的西湖邊上,只有幾朵殘荷掩映在水中,但在霞光中卻也別有一番韻致。想模仿大神拍集賢亭,然而,並沒有成功,各位老爺們將就著看看吧。
烏鎮杭州的旅行就此真的結束了。第一次獨自出門,第一次切身的體會江南水鄉,第一次不在家過正月十五···許許多多的第一次促成了這一次旅行。一個窮學生,沒有什麼好設備,三位元數的佳能機。但記錄這些美的東西,要的是一顆安然的心,不是麼?
青磚伴瓦漆
白馬踏新泥
山花蕉葉暮色叢染紅巾
屋簷灑雨滴
炊煙嫋嫋起
蹉跎輾轉宛然的你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