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月經是新媽媽身體恢復的“雨晴表”,來得早來得晚都牽動著媽媽們的神經。月經什麼時候回來好?來早來晚都有什麼影響?今天,我們來關注一下吧!
產後月經什麼時候回來?
產後月經恢復的時間真的有早有晚,而且差別還是很大的。
早的可在滿月後,即1個月來月經,晚的要到寶寶1歲,即1年後才恢復。
為什麼會這樣?
這是跟排卵時間有關。早在產後33-42天,卵巢就可排卵了。此外,在產後6周,也可觀察到排卵過後的黃體存在。因此,如果媽媽沒有餵奶,月經通常在產後6-8周內會來。大多數哺乳產婦通常要到18周才完全恢復排卵機能。
產後月經來得早好還是晚好?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可以分兩方面說。
一種說法是,月經來得早就代表身體恢復好,排卵也開始正常了,而且,據老人們說:如果產後月經來的早的話,說明以後孩子會很多。照現在的話理解,就是恢復排卵早,更容易懷孕。
這裡插句題外話,早來月經就意味著要注意產後避孕了。一般分娩後要給身體和子宮一定的恢復時間,尤其是剖腹產女性。
另一種說法是,月經來得晚更適合哺乳。一般來說,母乳餵養的新媽媽排卵及月經恢復較遲,有些要在一年後才恢復月經。
有個問題要注意的是,當月經來潮時,哺乳媽咪的乳汁分泌量一般會有所減少,乳汁中所含蛋白質及脂肪的品質也稍有變化,蛋白質的含量偏高些,脂肪的含量偏低些。這種乳汁有時會引起嬰兒消化不良症狀,但這是暫時的現象。待經期過後,就會恢復正常。因此無論是處在經期或經期後,媽咪都無須停止喂哺。
產後月經什麼時候來,來早好還是來晚好,都不應該“一刀切”,因為這跟哺乳、哺乳時間長短、個人身體素質等等都有很大關係。
如果有規律地喂母乳,月經沒有來,這是正常的現象;沒有餵奶的媽媽,“老朋友”通常在產後6-8周內會來。要是沒有餵奶,又超過了3個月還是沒來的話,最好到婦產科檢查一下。
其實,月經什麼時候來關鍵是身體恢復要好。在迎接產後第一次月經來臨前,我們要好好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不可大量進補
產後新媽咪身體都會相對比較虛弱,在來月經的時候千萬不能大量地進補,尤其是吃一些進補的藥材,有些藥材是屬於活血化瘀的,吃進去會導致月經量增加。
》》不要著涼
經期是最怕著涼的,子宮怕寒,一寒就容易導致月經不調以及其他的婦科疾病,新媽咪產後來月經,一定要注意,不能著涼,經期要保暖好腹部、足部,最好是別碰涼水、別吃生冷的食物。
》》避免做劇烈運動
劇烈運動如跑步、健身,會加重經期的身體不適,甚至引起月經不調、痛經或經期延長等問題。
》》切忌情緒不佳
產後生理期如果經常情緒煩躁,不僅影響身體的恢復,還會導致月經恢復時間不規律。保持良好的心情,是產後月經恢復的良好保證。
關於產後月經週期不規律
不論是否哺喂母乳,通常產後前幾次的生理週期都不是很規律,月經來的間隔時間、來的量等,都可能和懷孕前不太一樣,不過幾次過後就會趨於穩定。如果媽媽產後生理週期長期都很紊亂,必須諮詢婦科醫生,以免忽略了其他的生理問題。
來經時間不規律的原因
新媽媽產後來經時間不規律,主要是由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器質病變或藥物等引起。內分泌功能失調如甲狀腺、腎上腺皮持功能異常、糖尿病等;器質病變包括生☆禁☆殖☆禁☆器官局部的炎症、腫瘤及發育異常、營養不良等;藥物因素如使用內分泌製劑等,這些原因都可能使產後來經時間不規律。
預防治療辦法
平時應該注意適當補鈣,多休息,加強營養,適當運動,這樣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如果長期來經時間不規律,建議去醫院查明具體原因再做相應的治療。新媽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我調養:
1.注意保持心情愉悅。心情抑鬱或沮喪常常使月經量減少甚至閉經,而情緒緊張可使月經量增多,月經提前。
2.生活在舒適和諧的環境中,人們的心情則能愉悅,也就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3.參加活動,避免過於安逸,造成懶惰。另外也要多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對健康不利。
4.在用藥的同時配合飲食治療,即可減少素藥對人體的損害,又能“補益精氣”,從而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