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浴、沐泉都是我國傳統的養生休閒方式。四時不同,人體的生理狀態和體質特點也相應地有一定變化,應時泡浴收到的養生益處因此各有側重。
春季泡浴:溫而不燙,疏發肝氣
初春時天氣乍暖還寒,機體尚且處於閉藏的狀態,此時要注意“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也就是說,仍要注意適時保暖,保持體表溫度,以免過早地開泄。一旦人體和外界環境交流的通道打開,如果突遭“倒春寒”,寒邪就很容易經由開放的皮膚腠理侵入到體內。
春氣通肝,隨著氣溫上升,萬物生機逐漸旺盛。人體內的陽氣升發,皮膚進一步開泄,我們的肝臟也更加活躍。《黃庭經》認為“肝之為氣調且長”,意思是說肝氣貴于條達舒暢。沐浴本身可以讓身體處於一個溫和的環境中,使得氣血運行加快,協助肝氣疏通和條達。春季泡浴,可加入一些有助疏肝的藥物,如柴胡、薄荷、郁金、陳皮、玫瑰花等,各取20~30克左右,煎煮後倒入浴池中即可。
要注意的是,陽氣升發是一個逐漸加強的過程,因此泡浴的水溫要溫而不灼,才能既起到助長肝陽的作用,又可避免人為地過早、過度開泄。
#p#副標題#e#
泡浴注意事項
1、早晚入浴方法有別
希望清醒過來的早上,可以用42°C 左右的熱水來沖澡,或者讓熱水沒過肩部左右泡一下。早上關節、肌肉活動都比較遲鈍,為了改善這一點,可以用稍微熱一點的水泡一下;需要放鬆的晚上選擇38°C 左右的熱水進行20 分鐘左右的半身浴,幫助放鬆且安眠。
2、泡澡後不需要沖洗身體
使用了有保濕效果的入浴劑時,最後最好別沖澡了,和泡溫泉一樣,會把殘留在肌膚表面的保濕成分沖洗掉的。不過,如果放入柚子、菖蒲等的話需要注意了,可能會出現刺激肌膚的情況,這時需要沖洗乾淨。
3、一定先吃飯後泡澡
當人剛吃完飯時,血液大量地流入胃部,如果剛吃完飯就去洗澡,熱水會使人的血液大量地流向皮膚,造成胃部缺血引發消化不良;如果空腹洗澡,很容易引起頭暈、噁心症狀,對身體造成極大的損害。建議在飯後兩小時後泡澡為最佳。
4、沖澡不可以代替泡澡
隨著年齡增長,血液迴圈和代謝都會逐漸低下,不泡澡的話,就無法從體內溫熱起來,會使得寒氣慢慢積蓄,導致肩部酸痛、頭痛、婦科病等病症。希望大家能通過泡澡把當天的寒氣消除掉,不讓其積蓄在身體內.
5、泡澡時間要掌握
在38-40°C左右的溫水中浸泡時,血液需要大約1分鐘能夠迴圈全身一圈。而讓我們的身體由內而外地溫熱起來,這個過程至少需要血液進行20 次迴圈,也就是說20 分鐘左右的泡澡時間最合適。
6、花粉症、過敏的人,更推薦泡澡
過敏或肌膚乾燥的人,可能會擔心泡澡導致的肌膚瘙癢問題。不過能夠提高身體內在體溫的溫水半身浴,既不會出現瘙癢煩惱,而且還能提高免疫力,還可以去除肌膚上附著的過敏物質。另外花粉症的患者當身體發寒時,症狀會加劇,也可以通過半身浴來改善發寒問題,還能重整花粉症導致的憂鬱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