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在我們家,豚豚最喜歡誰嗎?小南?NO!昕爸?更不可能。
那是誰?小海馬。
確切說是一隻小海馬模樣的毛絨玩具,還是昕爸有次出差時順手買的,豚豚居然對它一眼萬年,不抱著就不肯睡。
老實說,看著小海馬一點點髒起來,豚豚還抱得緊緊的,或者邊抓著小海馬邊吃東西,小南的內心是有點兒崩潰的,誰知道上面沾了多少細菌啊。
洗一洗?小南也想啊,可豚豚死活不肯,睡覺時偷偷拿走,小爺居然能感應到,立馬哇哇大哭了。
“那還不簡單,再買一個唄。”一開始買的,我們覺得挺像的呀,豚豚可糊弄不了,好不容易買到一模一樣的,呼,趕緊囤貨,髒一個換一個。
哎,想到是小海馬給了豚豚安全感,小南有點吃醋哦。
再一想,10個寶寶9個有自己的偏執物,豚豚在“常見”範圍內,又心安了。
何況,身為兒科醫生,小南很清楚地知道這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寶寶心理特徵,寶寶的神經系統還沒發育完全呢,會有階段性的失衡或紊亂,就很容易緊張不安,需要把精神寄託在具體的一件物品上。
這些物品,不管是哪種,多多少少會讓寶寶儘快平靜下來,尤其是在斷奶之後、麻麻出差了,或者換了個新環境時。
不就是一個小海馬嘛,買買買,總好過隔壁樓下的那個寶寶,一緊張就咬指甲,咬得狗啃一樣,粑粑麻麻越阻止就越咬,越咬又越阻止……最後打聽到小南,直接抱上門來求助。
小南讓他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不要粗暴禁止。對對對,啃手指是不衛生,但越禁止寶寶就越要去做,那不就惡性循環了?
努力淡定先,給寶寶勤洗手,首先確保乾淨衛生,然後再慢慢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和興趣,既然寶寶很害怕粑粑麻麻忽略他,就想辦法多陪陪他。
“陪的呀。”
“怎麼陪的?”
一問,粑粑確實是人在寶寶身邊,可一直在刷朋友圈,對寶寶的一些需求諸如講故事、做遊戲敷衍了事,久而久之委屈的寶寶就把興趣轉移到自己指甲上了。
所以,粑粑麻麻首先要有這個意識,只要是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壓力,即便他還只是個孩子。
寶寶們需要有一個安慰物,好讓自己的情感有地方可去,只要這個安慰物是乾淨衛生的,都不用強制拿走。
像豚豚,一個小海馬也沒干擾到他的生活,反而分分鐘就搞定了睡眠,又有好多個乾淨衛生的替換品,現在小南還偷著樂呢。
當然了,如果寶寶過於依賴安慰物,沒了它就特別緊張甚至沒法正常生活,粑粑麻麻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過度保護寶寶了?有沒有過分的親子依賴?
找到寶寶壓力大的原因後,就要想辦法培養寶寶的獨立性,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情況就會大大緩解。
說不定哪天就會突然發現,呀,寶寶不需要這個安慰物的陪伴了呢,這個時候寶寶就真正長大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