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佳能 16-35 III代對比評測

前言

隨著目前圖像感測器的圖元越來越高,鏡頭也要跟得上成為了不得不說的配套研發目標。大三元系列鏡頭由於其不錯的規格、實用的焦段近年來成了各家廠商更新(新系統直接推出新品)的重點。佳能的大三元序列中的中焦24-70和長焦70-200已經於2010年前後完成了更新,但是廣角序列中的16-35/2.8L II其實就有些尷尬,這款鏡頭上市於2007年,要說老,並沒有光學設計還處於20世紀的那些真·老頭(比如35/1.4L)那般有急切更新的緊迫性,但實際上2007年的圖像感測器主流還是APS-C,全幅也不過1000萬圖元出頭,那個年代的超廣角鏡頭放到現在,畫質能不能看都是一件很難說的事情。

因此佳能在進入2010年之後先後更新了16-35mm f/4L IS USM和11-24mm f/4L USM兩支超廣,但遺憾的是光圈都是f/4這種小三元規格——11-24雖然在廣角端取得了進一步突破,但是光圈規格的限制使得它看起來仍然更像是17移軸這樣的特種產物,而不是16-35/2.8L II大三元序列的正統接班人。

不過時至如今,真正的正統接班人終於來了,那就是EF 16-35mm f/2.8L III。

(佳能 16-35 F2.8 III代租賃體驗連結)

(佳能 16-35 F2.8 II代租賃體驗連結)

印象當中這還是第一支編號到III代的紅圈L級鏡頭,整體的體積相對16-35/2.8L II來說大了不少,畢竟現在的高素質大光圈系列鏡頭都流行花式堆料,以便更好的適應圖像感測器越來越高的圖元帶來的越來越強的高頻解析力需求。

不戴遮光罩的樣子對比,16-35/2.8L III明顯比II代粗了一圈長了一截,鏡身也不再有明顯的收腰設計,整體的體積控制還是做出了比較大的讓步。

帶上遮光罩以後長度的差距有所縮小,只是總覺得,右邊16-35L III的遮光罩自帶謎之笑點,怎麼看怎麼覺得萌萌噠……16-35L II的遮光罩還是蠻帥氣的造型。

鏡頭的外部規格與特性方面兩支頭並沒有什麼區別,一樣的USM馬達、一樣的全時手動對焦、一樣的f/2.8規格,一樣的焦段,一樣的沒防抖…在這裡就不多贅述了,大家還是把注意力放到接下來的畫質測試當中吧。

由於收到@阿卓 寄過來的鏡頭的時候正值國慶檔期,出租火熱,無法湊到佳能的16-35/4IS來一起參與測試,好不容易弄到的16-35/2.8L II還是找人借的。就先這麼進行對比測試吧,在索尼那邊16-35/2.8GM上市發佈之後,應該會做一次超廣變焦類的大橫評,到時候大家可以繼續關注佳能的這支16-35/2.8L III究竟在大家的產品序列當中處於一個什麼樣的位置。

16mm焦距

高頻解析力

還是按照老規矩,統一用Metabones IV轉接到索尼A7R2上以方便做橫向比較。無壓縮RAW轉無壓縮TIFF出圖,所有銳化和降噪選項均設為“0”或關閉。

全開光圈下三代相比二代分辨率領先幅度巨大,而且從中心到邊緣領先幅度類似。老款二代鏡頭相比來說邊緣解析度衰減嚴重,更像是一支為APS-C畫幅而設計的鏡頭。

f/4.0,此時16-35mm f/2.8L III鏡頭達到最佳光圈——其實對於一支超廣來說這個設定有點可怕,這也許意味著以後要獲取極限畫質,景深合成已經成為了一門必不可少的技術。II代老款鏡頭中心解析力提高明顯,但邊緣仍然沒能跟上。

f/5.6,III代鏡頭中心畫質開始下降,邊緣有所提升。II代仍然是一個素質堪憂的水準。

f/8,兩支鏡頭的差距有所縮小。

f/11,這差不多是16-35/2.8L II老款鏡頭的最佳光圈,但素質仍然趕不上同條件下的III代鏡頭。

f/16、f/22,兩者的表現基本算是接近。整體來看II代鏡頭仍然是低圖元時代的產物,認為超廣角多用小光圈,最佳光圈設到f/11應該是當時主流的設計思路,包括尼康舊的16-35/2.8D也是類似的特徵。

色散

依然是取全畫面最大的徑向色差記為色散的最終值。不過從這次開始不計入L(明度)通道的值,L通道的值更應該計入像散而不是色散的分數內。因此成績相比來說會出現一些波動。

新鏡的色散控制水準相比老鏡也是有了不小的進步。

通光量與暗角

由於實驗室配備的畸變靶太小,格子太密,測超廣角鏡頭相對來說誤差會比較大,因此暫時先不測這一項目。不過就不嚴格的測試來看,16-35L III的畸變相對於II代在各個焦段改善都比較明顯,II代長焦端的枕形畸變尤其突出的得到了改善。

暗角應該是唯一一個II代優於III代的測試項目,大概跟有效開口口徑有關係。不過III代在增加了鏡片的同時T值有那麼一點點提升這個可以好評,不過,會不會跟鏡筒也變粗了有關呢……

20mm焦距

高頻解析力

16-35/2.8L III仍然是在全開光圈下就表現出了不錯的素質,而16-35II類似“APS-C畫幅鏡頭”的特徵也依然存在。

16-35/2.8L III在20mm焦距的最佳光圈也是f/4。

相比16mm焦段的渣渣表現,20mm焦段收縮光圈之後II代中心畫質有追上III代的趨勢。然而邊角還是一如既往。

終於開始有追平反超中心畫質的架勢了。

越是小光圈,III代相比II代的優勢就越弱,到了f/22甚至1/4個像場都已經被超越。

色散

這個焦段下光圈對色散的影響不是很明顯,III代依然有著遠好於II代的色散控制能力。

通光量與暗角

在推到20mm之後,II代老鏡頭的暗角得到了比較好的控制,但是III代依舊有誇張的邊緣黑角,佳能的意思是仗著自己的新機器都上了On-Chip ADC,鼓勵大家做後期校正……?

24mm焦距

高頻解析力

兩支鏡頭在24端全開光圈的表現都不如各自在更廣焦距的表現,甚至16-35III代的邊角也有點小崩,這與我們通常的認知——變焦鏡頭中段畫質最佳有所不同。

好在收縮一檔之後改善明顯。

II代這一次在f/5.6就開始反超中心解析度了。

f/8,同樣的大概1/4個像場開始排名倒掛。

更小的三檔光圈,使用機會並不是很多,供大家作為參考。

色散

色散的差距在這個焦距下有所縮減,同樣是收縮光圈幾乎不能提供更佳的色散控制。

通光量與暗角

推到24mm之後16-35III的暗角開始有所減輕,進入一個不那麼誇張的範圍,但仍然落後於16-35L II。

28mm焦距

高頻解析力

28端基本延續了24端的趨勢,畫質相對來說也不是那麼出色。

收1檔光圈之後II代的中心畫質有所提升,其他的變化不大。

一直需要到f/5.6光圈,16-35L III才能表現出更佳的素質和像場均勻性——雖然極限中心解析度還是被II代超越了,不過II代此時基本沒法看的邊角讓這裡中心畫質的領先沒有了多少意義。

f/8,此時16-35L III的像場均勻性極好,跟旁邊的II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f/11、16、22,應用場景不多,僅供參考。

色散

II代有個有意思的趨勢就是越收縮光圈色散反而越嚴重,III代也基本不能通過收縮光圈來控制色散水準。可能是因為II代全開邊角實在太糊,連色散都一起糊掉了的原因吧(手動滑稽)。

通光量與暗角

28mm下暗角進一步減輕,III代依然落後於II代,但從實拍的平場圖上來看III代存在一個到極限邊角的突然縮減,而II代相對來說過渡比較均勻。

35mm焦距

高頻解析力

到了35mm端,那個銳度驚人的16-35mm f/2.8L III又回來了——而且單討論中心畫質的話,35mm端全開的f/2.8就是最佳光圈,這對這個鏡頭在風光之外的另一個常規用途——兼職做人像拍攝來說,收益不小。

f/4,在改善邊緣畫質的同時,中心開始出現一定幅度的掉落。

f/5.6開始中心畫質出現倒掛。

f/8延續了f/5.6的趨勢,16-35LIII在這裡依然表現出了相當好的像場均勻度。

f/11、16、22,差距不大,用的不多,僅做參考。f/11~16是II代鏡頭的最佳光圈,跟全開即最佳的III代鏡對比鮮明。

色散

16-35L II的色散又漲回去了,色散的最佳光圈也是出現在f/16。

通光量與暗角

到了35mm,兩支鏡頭的暗角水準終於相當了。通光量方面III代鏡頭依然保持了一如既往的領先。

成像風格測試

由於時間有限,本次並沒有做全面的成像風格測試,針對性的做了一下色彩測試,還有就是看一下III代鏡有沒有依然保留著II代特色的星芒,感覺這個星芒還是16-35L II一個蠻有識別力的特徵。

將II、III代鏡頭的色卡解析圖疊在一起之後幾乎看不到任何疊合的痕跡,每個圓的位置都重合得相當OK,說明二者具有幾乎一致的色彩還原特性。

雖然光圈葉片多了,但是星芒的整體特徵和發散長度變化並不大。上圖拍攝用的光圈僅僅是f/6.3,並沒有比最佳的f/4~5.6偏移太多,就可以得到不錯的星芒表現。

總結

其實整篇測試下來大家應該也能感覺到,16-35/2.8L III相對於老款的II代鏡來說並不是簡單的例行升級,更多的像是佳能為整體高圖元高解析力的時代所交出的另外一張答卷——最佳焦距位於兩端,照顧了單拍風光和希望風光人像兼顧的兩類人的需求;全焦段內略收一兩檔光圈即可獲得不錯的像場均勻度,而全開光圈下中心解析力在各個焦段都不差,甚至35mm端全開就是最佳光圈,同樣是照顧到了兩類人不同的需求,可謂一支鏡能當兩支用,兼顧風光和廣角人像拍攝毫無壓力。相比來說II代老鏡的最佳光圈在f/11~f/16,明顯屬於膠片/前數碼時代(低圖元)的設定,與現在這個高圖元高畫質的時代有點格格不入。

對於這類鏡頭的另一個剛需人群——經常在弱光下工作的婚禮攝影師來說,16-35L III多出來的1檔光圈比16-35/4L IS多出來的防抖實質上優勢更大,畢竟防抖只能防自己手抖,對於被攝體的抖動無能為力。小有遺憾的就是由於前組依然是平面鏡片設計而不是激進的大燈泡,T值(通光量)和極限暗角方面的表現並不出色(尼康的14-24/2.8做到了T2.9,而且暗角控制也好很多)。但是引用一位婚禮攝影師的原話,“燈泡這種頭,給我我也不太敢用,不能上UV,婚禮那種複雜環境,我怕一不小心就給懟碎了”……

只能說,有得有失吧。而對於純風光來說,可以上平面濾鏡不燈泡是一個重大利好,燈泡的濾鏡支架又沉,大片的濾鏡又容易碎碎平安,簡直是相當反人類的一個設定……

可能這支鏡頭唯一不怎麼友好的物件就是拍星野銀河的攝影師了,論T值懟不過各位燈泡大爺們,廣角端全開還有比較嚴重的暗角,這個對於暗弱星光高ISO來說是個相當致命的問題,而且16mm本身也不廣,還要強行裁掉最邊上一圈的話……我為啥不去買個適馬20 1.4ART呢,嗯?

最後放一張16-35/2.8L III試鏡片(經粉絲提醒經過重度後期的片子不適合叫樣張)作為全文的結尾吧,作為一隻風光哈士奇,我對這個鏡頭表示很滿意,除了沉點。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