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路上,總有父母過分“關愛”孩子,他們以孩子太小為理由,容忍孩子的各種意願。俗話說,習慣成自然。養成壞習慣後,再來糾正就為時已晚了。玉不琢不成器,正是要在孩子還是一張白紙時,培養他們的好習慣。如果孩子有以下壞習慣,家長需引起重視、及時糾正。
推薦:教育孩子之前,先要懂孩子。一本瞭解孩子內心、行為的實例參考,讓你更瞭解孩子,管教更有成效。
1、打斷他人說話
週末,我去朋友家做客。朋友的孩子剛從早教班上課回來,一回來就高興地喊:“媽媽我拿了一朵小紅花。”朋友正和我談話,略有些尷尬,但說“媽媽為你高興,這會我跟阿姨說會話。”孩子點點頭,但沒過5分鐘又過來強調一遍,媽媽我得了小紅花。
朋友摸摸孩子的頭告訴她,打斷別人的談話很不禮貌。你給我們10分鐘,10分鐘後再分享你的快樂。這一次,孩子在一邊乖乖看書,真的不再打擾。
其實,孩子等不及要將獲得的成績分享給家長,這樣的心情能理解。但無論如何,學會聆聽是一個對別人起碼的尊重。
推薦:孩子的行為模式通常會複製自己父母的,作為媽媽,做好自己,正確理智的表達,孩子才會更懂禮貌,說話更有分寸。
2、不遵守作息時間
一個成功人士,最重要的是能對自己有足夠的約束能力,表現在日常生活的規律作息上。這種規律生活也需要從小培養。有的孩子晚上玩耍時,玩得興奮了,就不想睡覺。父母看孩子那麼高興,就對睡覺時間妥協了。要知道,孩子眼裡,有趣的東西太多了。但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卻很難,父母要堅持原則,到了什麼時間就要做什麼事。
小提示:讓孩子自己穿衣服、刷牙、洗臉,這些小事,從小就應該讓孩子自己做,提升孩子自理能力,孩子更容易做到遵守時間和作息。
推薦:對於小寶寶而言,不用系扣子的衣服比較容易穿脫,孩子更容易做到。Carter's1件式全棉長袖上衣T恤,簡約設計 全棉柔軟舒適 多色可選 潮寶必備單品。
3、不經允許接受禮物
帶孩子去做客。朋友拿出自家孩子的小玩具給孩子。儘管家裡已經有很多小車了,但在孩子看來,最有趣的玩具都是“別人家”的玩具。朋友大方地說:拿回家玩吧。此時,如果父母沒有點頭,孩子是不可以接受這些禮物的。不能讓孩子有一種“好朋友之間東西就可以隨意使用”的意識。“物權”概念和所屬意識必須從小建立,否則沒有所屬意識的邊界,孩子順手牽羊,誤入歧途就可悲了。
讓孩子自己收拾、處理玩具,物權意識要從小培養。
推薦:德國Hape積木玩具,適合多年齡段寶寶玩,大顆粒寶寶拿著方便,搭積木的過程有助於鍛煉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和想像力。
4、撒謊
媽媽們應該很熟悉一個表情,當孩子有意在掩蓋錯誤時,神色都不自然。把小朋友推倒,卻說別人自己摔倒;搶了玩具,卻說是別人主動給的;喊著肚子痛,卻在家玩了一天……說謊是孩子成長道路的必經之路,家長要有藝術地處理方式。心理學專家指出,3歲以下的孩子,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家長不用太較真。但是3歲以上、上了幼稚園的孩子,就必須適當引導。
推薦: 中國的家長總是辛苦的家長,不怕累、不怕苦,半輩子都在為孩子操心。但實際上,這是一種費力不討好的做法。教孩子要抓關鍵期,而3歲左右是多方面能力(感知、記憶、思維、個性等)發展的關鍵期。懂得了這一點,父母們教孩子就不用那麼累了。
來源:媽咪讀呀,本文已獲得授權
凡本號注明“來源:XXX(非本號),本文已獲得授權”的所有作品,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我方已獲原作者授權,有權轉載使用的其作品,請勿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原作者方有權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有關版權及相關問題請聯繫旺旺:媽咪寶貝傳媒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