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實用防霾手冊第二集之淨化器篇!上一集為口罩篇,可在“粵江湖”的歷史文章中看到,感興趣的可以刷刷。
空氣淨化器的選購標準比口罩成熟,原因是國家標準頒佈得更早,宅在家裡時,消費者可以選擇空氣淨化器或新風機,兩者最大的區別是前者無法排除室內污濁空氣,而後者可像空調一樣進行空氣交換。
不過,儘管空氣淨化器標準實施已快一年了,但仍有廠家用“去除率”評價淨化器的性能。這其實並不靠譜,因為去除率評價與測試空間大小、開機時間以及起始濃度等都有密切關係。僅僅說去除率是在誤導消費者。
與口罩類似,買空氣淨化器時只需看產品外包裝或說明書上的四個指標:淨化能力、累積淨化能力、能效以及噪音。
1.淨化能力
淨化能力的專業表述是“潔淨空氣量”(CADR),顧名思義,CADR值越高越好,一般來說,20平方米的房間,CADR值最低200,30平方米的房間,CADR值最低300,以此類推。
2.累積淨化能力
累積淨化能力又稱“累積淨化量”(CCM),其針對固態污染物時應大於3000,針對氣態污染物時應大於300,消費者只需記住這兩個數值即可。
3.雜訊與能效
這當然是雜訊越低越好,能效越高越好,能效在淨化器的選購中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淨化器持續開機時間很長;而噪音方面,淨化器最高檔規定不能超過65分貝,最低檔不得超過33分貝,否則放在臥室時就會影響睡眠。
目前(2017年1月18日),通過優佳認證的空氣淨化器為上海浩澤康福特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泰豪智慧工程有限公司生產的產品。
注意,空氣淨化器在使用3個月左右(1萬分鐘,靜電式也要換濾膜)時最好更換濾芯。關於淨化器的選購標準,見下表:
4.有針對性的選擇
任何空氣淨化裝置對污染物的淨化都是有針對性的,不同原理的空氣淨化器技術都有一定的優勢,但也相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市場上空氣淨化器分為以下三種:
物理型是通過過濾除去懸浮顆粒物。(大多為家用類型)
化學型是利用中和、催化和分解作用除去有害氣體。(工業上用得多)
離子化型則是採用電量放電、等離子體和紫外線除臭、殺滅細菌。(工業上用得多)
家庭選購空氣淨化裝置時,首先要確定淨化目的,然後在選擇。
上面三種的技術都十分成熟,物理型即濾網式淨化速率快、體積小,更適合家用,只是濾網必須定期更換。
說道濾網,加濕和淨化可不能一起用啊,因為濾網弄濕後淨化效果會降低的。
小編建議:如果花3000元左右,則購買的空氣淨化器CADR值應在500以上,CCM在3萬以上,雜訊(注意是最大功率時的噪音)在60分貝以下,能效為高能效級;否則就不合算。如果花2000元左右,則可選擇CADR在300至400之間的空氣淨化器。
不少消費者納悶,同樣都是“呼呼”出風的設備,為什麼不能有一款神器,集所有功能於一體?
其實這種從設計上這是可以實現的,但是需要足夠大的體積,得差不多一面牆那麼大。而且當所有性能都兼顧時,每一個單項都會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