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如果能夠選擇一個清靜的環境最好,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叨擾。但如果沒有,那就把心放在書上,何處都是清靜之地。年輕時候立志最好,可以少走很多彎路。但如果沒有,那就在找到目標之後奮起直追,一切都可以從頭再來。
一個人無論在哪裡,都是學習的好環境。問題不在於地方,而在於內心的目標。曾國藩的弟弟曾國潢想當教師,以便獲得學習的時間與動機,曾國藩在寫給他的信中說:“且苟能發奮自立,則家塾可讀書,即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負薪牧豕,皆可讀書;苟不能發奮自立,則家塾不宜讀書,即清淨之鄉、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何必擇地?何必擇時?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
如果真想讀書,則無論在哪裡,都可以讀書;如果自己無心發奮讀書,就算身處神仙之境,身邊有再好的資源,也都不能認真讀書。
古人讀書有“三上”之說:枕上、廁上、馬上。其意並非說讀書只能選在這三個地方,而是說無論身處何地,只要有心讀書,都能抽出時間,哪怕是入睡之前、旅途之間,都可以找到零散的時間,又何來沒有時間讀書之說?
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四歲喪父,家中貧困,買不起紙幣,他母親教他用荻葉在地上寫字;買不起書本,就向鄰居借書來讀,讀後再抄錄下來,廢寢忘食,日夜讀書,最終成為一代文學家。可見,如果真的有心讀書,無論身處的環境如何惡劣,都可以讀書。
與之同理,如果真想立志成才,又何必一定要選擇時間?如果能在年少時就找到自己的目標,發奮圖強固然是好事,如果年少時沒有發現自己的目標,立志時間已經不早了,那也不要抱怨時間的流逝。失之東隅的事情,只要有心,總會收之桑榆。
與以後的日子相比,今天永遠是最早的一天。
眾所周知,蘇東坡他爹名叫蘇洵,號老泉。《三字經》有雲:“蘇老泉,二十七,始發奮,讀書籍。”古人都是“十有五而志於學”,但蘇洵卻是大器晚成,少年時不好好學習,到了二十七歲才幡然醒悟,發憤讀書,關門讀書,五六年就對《六經》和各個學派的學說十分有研究。
嘉佑初年,和兩個兒子蘇軾和蘇轍到京城,歐陽修把他的文章獻到了朝堂之上,大臣們爭著看他的文章,兩個兒子參加科舉進士的考試,成績都在優等。蘇家父子的名聲震動了京城,人們把他們叫做“三蘇”。
讀書何必擇地,書中自有清靜地;立志何必擇時,有志就是少年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