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很重要:要想釣的多必須先打窩

釣找好了“窩子”,就能有好釣獲。如若找對之後卻對“窩”的喂、投、換、挪、補幾方面沒做好,優勢也就不“優”了。如何把握好這五種關係,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

喂窩要幾分,不可隨意性。喂窩的目的,是誘魚聚集,以便釣之。然而,要是不分時間,不看水情,不論魚種的有啥喂啥,效果就不會很好。要想把魚聚得來、留得住,應做到以下三分。冬春兩季,尤其是隆冬初春時節,因魚兒處於少吃,少動的冬眠、半冬眠狀態,其誘料應選擇色鮮、耐泡、濃香的顆粒類,來增強它的顏色和香味。從而,發揮出誘餌的“強引力”,才相對容易誘魚進窩。夏秋兩季,魚類特別活躍。四處遊弋覓食。正是因為它們遊動性很大,即便誘餌並不鮮豔,其味也不怎麼濃香,但由於遊竄中魚與餌擦邊,使它們顯而易見和聞之則停。所以,這期間,誘料可相對普通一些。但陳、酸、臭餌(除酸餌、臭餌料能誘鰱鱅外),仍然不可用。因為這種料餌,一落水雖也能起到瞬間的誘聚作用,但只要魚兒聞到自己不喜歡的這種異怪味,很快就會離去,並且三五個小時內一般不會“回頭”。

*推薦理由:一味魚竿,杆壁厚度均勻,感覺魚竿腰力不錯,中魚後魚竿弧線圓潤漂亮,無死角,金屬後堵,雖是實心竿梢,但幾乎沒有頭重感,防抱死設計和360度旋轉竿梢很喜歡,塗裝簡單大方。

此外,在小白鰷特別多,又十分猖獗的盛夏初秋,不能用霧化性底窩商品餌或麵食性自製粉狀傳統餌撒窩。因為,撒窩時它們不等餌料沉底就上來搶食一空,然後仍會在窩邊半水逗留不散,等你再喂,它就再搶,對水面窩底都會造成干擾。反之,要是用商品顆粒餌且喂量稍大一些,不僅能相對避免和減小雜魚鬧窩,還能保障一定時間內窩裡有魚。

在水色比較渾濁,且兩岸水草相對茂密的小溪河或農村一些不是很大的養殖堰塘垂釣。這些地方的藻類浮游植物及水生昆蟲等天然食料比較豐富,塘主經常投放飼料因而是“肥水”。平時魚兒不饑餓不饞食,所以,其撒窩喂量並不在多,而在於“精”,才能聚魚、留魚。要是在大江大河和大型水庫垂釣,這些地方水面大、水色清,一般都少有水草、藻類,自然食料缺乏。要想誘它們聚集,其餵料的投放量,就應多出“肥水”水域的兩倍,才能發揮誘聚作用。此外,若在靜水水域用鬆散型的商品餌垂釣,因掛鉤的釣餌有隨釣隨散性,邊散邊喂,越釣越“發”(窩)的作用,可在下竿前一次性少喂或不喂窩料。

*推薦理由:釣魚王瘋釣鯽二號以南極磷蝦、烤麩、馬鈴薯粉等為原料精製而成,可搓可拉,不粘手不返水,適口性佳,適合早春秋冬季節垂釣自然水域和黑坑的鯽魚鯉魚。

釣鰱鱅應該打重窩。以粉質不粘連、漂浮性大的、味道濃的物質。例:用家中過期變質黴變的米麵,用水調和後加廣譜餌,把廣譜餌包內的小包誘魚劑也加進,再加些白粉,根據水的深度一次打成,或斷續打窩。水深4米以內,一次成窩,水深5米以上,釣釣打打,打打釣釣。使水的上下層始終保持著誘魚的漂浮粉末物質。準備在某大面積水域連續幾天垂釣大魚,就要打大窩,用窩子餅或大粒狀的糧食作物,打好窩再做其他準備,或第二天再釣,形成窩點就不要再打窩了。如魚多,可選適當時機補一下,如魚少,甚至小魚也不多,就不能再打,打了也白搭,證明此點形不成魚路。

*推薦理由:漢鼎巨鯉釣竿,6層高密度碳纖維X型交叉纏繞,標準28調性,結實堅硬,手感輕盈但腰力強勁,是一款綜合性較強的釣竿。

野釣,釣者平時一般都是主釣鯽魚,而誘鯽魚的窩料,最適宜用傳統的“藥酒米”,商品餌的“麝香米”或“麝香液體香精”拌制的白大米中的一種或幾種,這些米餌混合成的單一型誘餌,就完全能起到誘聚作用。但如果想專釣草、鯉魚,不僅要以小麥粒、玉米粒、黃穀、大米、紅薯以及玉米麵和麥麩皮合蒸的麵團做“綜合型”誘餌,而且喂量應是鯽魚的5~10倍,才更能起到誘聚作用和長效保窩留魚。要是想釣鰱鱅、黑魚、鯰魚這類喜歡餿酸腥膻味的魚種,其誘料則應用酸臭味較濃的細粉發酵餌(主攻鰱鱅)和羊、狗、牛、雞內臟加天蠶、地蠶(土蠶子)及土蚯蚓剁細,再加玉米粉、麵粉(增加粘性)。這種特殊原料製成的誘餌,對它們才更有事半功倍的誘聚效果。

*推薦理由:威聯盟血狼竿身纖細,手感好到沒朋友,溜魚更酸爽,X扭矩碳輕量化纖維,高強彈力且輕量化,納米微量化處理,手感好拋釣竿不累。

“投窩”,即拋竿。拋竿,不僅要輕鬆利索,更在於不管遠近,都要求落水要“輕”,落點要“准”,才能保障進了窩的魚兒不受到驚嚇和避免釣非所喂。要做到這一點,就手竿而言,除了墜子本身不能重於浮漂的“浮力”而上得太大外,在拋線出手的操竿要領上,還應採用竿梢提線,手腕壓竿的“抬式慢落法”,才能減輕鉤、墜、餌入水的振盪聲。至於落點要以窩心為准的問題,是按散窩時,窩面以對岸某地、某物作為記號來判定“合一”的。尤其使用鬆散型麵食性素餌,要求竿竿投入窩心的圓周範圍不得超出30~60釐米,否則就發揮不好面餌釣“快魚”的效果。

*推薦理由:佳釣尼伏魔台釣竿28調超輕超硬,很運動的一款釣竿,環保耐磨活力塗裝,60T進口碳布逆絲纏繞,密度高,編制結構穩定,不影響釣竿調性的同時增加強度。

手竿野釣,很多人都習慣打3~5個窩點以便選擇,這很正常,也值得推廣。不過,試釣換窩,應根據季節從撒喂投料到能夠誘魚進窩的時間長短來掌握確定。一般為:冬季,由於魚兒冬眠期少吃、少動,撒窩後,至少要兩個小時,甚至更久,才能引誘它們進窩。這期間,釣者若撒喂三四十分鐘不見有魚咬鉤,就習慣性地頻繁換窩,有些操之過急。結果,往往是“不‘動’就換,越換越煩。越煩越急,越急越換,人走魚來,人來魚散。”但到了仲春後和夏秋季節,因魚類特別活躍,四處遊弋覓食,喂窩後一般二三十分鐘就會有魚訊反應。即使釣位不是很理想,最遲1小時左右也該有魚進窩。下竿後,在魚與餌“對路”的情況下,若還是不見浮漂點動,則為無魚“死窩”。對此,釣者若是堅持“守株待兔”,那就是一種固執性失誤了。

*推薦理由:此鉤鉤尖鋒利、無倒刺,鉤條粗細適中,鉤柄長,鉤門寬,鉤尖直,具有上魚率高,不易脫鉤,強度高等特點。

冬季,當甲窩從撒喂到試釣兩小時後,若下竿20~30分鐘不見有魚咬鉤,則可考慮換到乙窩;要是乙窩也仍無反應,再換到丙窩,如此往下,挨個試釣。當試出某個窩子有魚,即使隔三差五的才釣上一條,最好也莫再“移情別戀”。畢竟是冬天,能夠有所釣獲就已知足,再換也不過如此,甚至不及。這是筆者垂釣近三十年來的教訓和經驗。春夏秋季,也是這樣。按撒喂的窩子輪流試釣,將從撒喂到試釣的時間差縮短到30~40分鐘,則可判定窩裡是否有魚,減少“沒魚空守”或“有魚沒釣”的失誤。

*推薦理由:專為秋冬配製,窩料為民間野釣高手數十年經驗積累製作而成,經過數年的垂釣證明,此款窩料具有誘魚力強/留魚持久上魚大的特點,尤其是在野外魚情比較複雜的垂釣環境中,往往比其他釣友上魚多,讓別人看你表演吧!

有人總結出:“挪挪窩,釣得多”的經驗。所以,很多釣友都習慣用這種方式來逗引魚兒咬鉤。這在一定程度上對轉來轉去也不肯輕易張嘴的窩中之魚,能起到一定的引誘作用。因為魚兒突然發現有忽起忽落的飄餌,習慣去追逐銜咬。但我們又不能因魚兒的這種攝食習性而頻繁挪窩,那會適得其反。尤其使用鬆散型麵食性釣餌,特別是“拉餌釣”,莫說反復幾次的提提放放容易脫餌空鉤,就是一次的輕提輕放也會導致鉤上無餌。即使是蚯蚓這類蟲餌,雖不易脫落,但因頻繁的挪動,或許某次正欲張嘴攝食的魚兒,被你突然拉線提升感到意外會棄而遠之。若反復如此,即使它們沒有離窩,也會由於回回追銜不中而感到驚恐不安就更不敢輕易咬鉤。所以,挪窩,既是一種變“死窩”為“牽活魚”的逗引方式,又不能以此作為“勤挪多釣”的經驗推廣。否則,會變“利”為“弊”。

*推薦理由:超甲開餌盆三件套,ABS塑膠抗壓抗摔,不易踩破,不易沾餌,易清洗。盆底凹弧設計,有效減少摩擦,防止刮花底部,手感光滑舒適。

補窩的目的,除了為起到邊釣邊誘的作用外,更主要是為留魚在窩,有聚不散。要做到這點,必須把握好補窩的時間和補喂量。首先,正起魚時不宜補窩。恰恰有的釣友正起魚,又擔心窩裡魚快被釣光了,稍長一點時間不見有魚咬鉤就又馬上喂窩。其實這個時候,不宜立即補窩。以鯽魚為例,鯽魚本身就習慣群遊。若稍長時間沒有魚咬鉤,可能是因為那3~5條一群光顧的魚兒釣完後,而另一群還暫時沒有進窩。何況一群之間,總會有膽小謹慎的魚兒,攝食需要一定的過程。倘若這時窩裡突然又補下了一些餌料,它們就會只揀“落地桃”,不摘“樹上果”。這便是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嘿!怪哉,只補了點點窩,反而不‘動’了!”的主要原因。

*推薦理由:選用多種植物提取物,味型較純,穿透力較強。是普通香精的1.5-2倍,對鯽鯉草有較強的穿透力尤其針對鯽魚效果更佳。使用方法:夏季單獨使用,活魚膏類、藥酒配合使用,初春、深秋季節每100克加2-5毫升。也可根據當地魚情靈活掌握。

至於確實需要補窩的喂量,只宜少,不能多。如果用傳統的“藥酒米”或商品餌“麝香米”之類的顆粒餌,有20~30粒即可。要是用麵食性團餌,有兩個湯元大一團,就足夠了。再多,只有弊而反無益。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