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圓盤經濟崩壞了嗎? - 動畫製片人裡見哲朗談“圓盤經濟模型”的崩壞與未來

作者:LIAR/Anitama 封面來源:《Classroom☆Crisis》

圍繞動畫、聲優情報訪談的新媒體

Nizista

前不久開通了個“大師講壇”專欄,作為專欄開通的紀念第1彈,請到了著名的動畫製片人裡見哲朗。講述了在動畫製作的最前線,動畫經濟的現在究竟如何。Animata借此在春節假期前的最後一天,將本文轉述給各位讀者,從基礎瞭解下動畫經濟模型與動畫市場。

原文連結

首先簡單介紹下裡見哲朗是何等人物。裡見哲朗是動畫製片公司Barnum Studio的創辦人兼社長、《石膏Boys》《亞爾斯蘭戰記》《烏冬面國的金色毛毬》等動畫的製作公司LIDENFILMS董事長,從《銀河天使》以來,一直以製片人的身份站在動畫製作的最前線。參與動畫製作的同時也在東京高円寺經營一家咖啡廳“cafe apatment”,由於對音樂與畫質的追求,自身也是以為不折不扣的圓盤收藏家。所以這些話從他嘴裡說出來那是最好不過。

圓盤經濟的歷史

首先我們經常說的圓盤是啥,顧名思義就是通常動畫販賣的兩個載體DVD 或Blu-ray Disc(BD,藍光DVD)的俗語,圓盤這個叫法現在找不到出處,目測來自2ch。

標題的“圓盤經濟”指的就是現今動畫經濟發生巨大變化的市場,利用DVD、BD等的販賣手段來回收製作費。無論是在海外還是在國內,都有不少這樣的“銷量廚”,因為這是唯一可以查到和看到的數位,因此通過“販賣圓盤來回收製作費”也就成了不少動畫迷、“銷量廚”之間的共識,真是這樣嗎?當然不是。

雖然都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但還是得從頭說起。

早在電視動畫的起源1963 年1月開播的《鐵臂阿童木》時候,電視動畫主要靠博得“收視率”來吸引贊助商,電視臺通過販賣廣告檔給贊助商,贊助商則通過廣告販賣玩具、零食、文具等商品給觀眾,最早的動畫經濟模型因此成立。

1970 年代類似《宇宙戰艦大和號》《機動戰士高達》這樣的面向兒童、大人的熱門作品層出不窮,這個經濟模型慢慢地開始壯大。那會兒也是錄影帶的黎明時期,當時的錄影帶還是索尼的大型U-matic。之後,VHS、beta等家用錄影機開始普及,也就正式有了以電影為中心的影像販賣(租賃)的買賣。隨波逐流,到了80年代,就開始有了“販賣動畫(アニメそのものを売る)”這個概念,也就是動畫以動畫本身來賺錢,以賣實體為主要回本方式的商業模式確立。

販賣動畫影像製品的公司叫Videogram Maker,直譯就是錄影製品(影碟)製造商。這類廠商就專門靠販賣影碟營生,或者是電視上放過的動畫或者是原生(原創)影像錄音帶,後者就是OVA,封裝起來做成實體的商品進行買賣。也就開啟了動畫錄影經濟的時代就此開幕。

OVA 這樣的手法給整個動畫經濟市場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直接影響到了90年代“拿不到收視率”的深夜電視動畫經濟。

圓盤經濟模型的背景與危機

90 年代電視動畫的變化非常大,最大的變化就是其製作方式——製作委員會(製作委員會,日文裡製作和製作的意義不同,這裡為了方便閱讀統一用製作)方式的普及(這類話題以前也說的不在少數了,大家可以通過標籤或者站內搜索找找看)。和OVA相比,電視動畫的製作話數多,投資金額也就增加了,為了方便多家投資公司、製作費的調配,製作委員會方式也就成立了。現在的動畫,尤其是深夜動畫,幾乎是通過製作委員會方式來製作。

不僅動畫這樣,不少時代劇、棒球直播現在有些綜藝節目也都利用製作委員會方式製作。現在你在黃金時段打開日本電視,幾乎是綜藝節目。但在2、30年前,那會兒還有電視劇、棒球、時代劇、歌唱節目也有動畫。但這些節目的收視率越來越不景氣,沒了收視率就沒了贊助商,沒了贊助商就沒錢,沒錢就別想做節目,優勝劣汰的結果就是現在黃金時段幾乎只剩綜藝。和做生意的道理一樣,地段(檔期)不同,前來購買的客人(收視率)也就不同,賣得出去就繼續在這經營,商品賣得不好店面也就租不起了,只好換到其他地方。

這些沒有綜藝節目來得賣座的節目,就只好換到其他便宜又沒人看的檔期,如今只有靠遊戲、玩具事業的動畫才有能力在晨間檔和傍晚播出,其他自然而然地就到深夜檔去了(當然說檔期不能拿TOKYO MX來說事,TOKYO MX的動畫很多但它仍是地方台,靠的是製作委員會購買檔期在電視臺播出,例外的比如在傍晚播出的《怪盜Joker》這是TOKYO MX自己投資的片)。

動畫本來拿不到高收視率被轉移到了深夜,按道理說數量應該減少,沒想到在那之後反而遞增。造成這逆行的便是“圓盤經濟模型”,也是當時最大的收入源。

這樣的經濟模型持續了20多年,期間動畫的記錄媒介也從VHS→LD→DVD→BD,然而變的只是記錄載體,曾經占主導地位的製造商為了販賣影碟也強化了銷售商法。

而這些商法也漸漸地為“圓盤經濟崩壞”立起了FLAG。

理由很簡單,總結起來就是動畫作品數的過剩供給和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

購買碟片的好處當然非常多,想看什麼就看什麼,而且畫質也比在電視機上看要清晰得許多,還沒廣告,這就是影碟的魅力。廣告群眾能被這些魅力所吸引就會掏錢購買,製造商當然也不亦樂乎。然而由於網路技術的發達與普及,現在人越來越沒有看電視的習慣。看想的電視還要先知道節目的播出時間,而且還有廣告,對於沒有這個習慣的人來說,電視反而成為了累贅。而且剛才提到的影碟的魅力,利用網路都辦得到,隨時隨地都能看,只需要手機等攜帶平臺即可輕易操作,而且碟片較高的金額外,DVD的話數少還需要換碟,影碟的收納占空間等負面要素,利用網路也就沒了這些負面要素。

也就造成了現在碟片購入者逐漸減少的局面。

動畫影碟製造商的商法非常簡單,因為影碟有你在電視上看不到的內容,只有通過影碟才能看到,所以有人買,有的觀眾會為了動畫本身買,有的會為了包裝和特典買,倘若這些購入動機都沒了或者不吸引人,圓盤經濟模式也就逐漸不成立。

但是你說現在不就是沒什麼人買碟了嗎,圓盤經濟模型是不是就此崩壞了呢?裡見哲朗作為業界內部人士是這麼解釋的,圓盤確實是越來越難賣了,但圓盤經濟模型還談不上崩壞,因為目前並沒有特別引起極端的現象,那些影碟的製造商也沒有倒閉。更何況,動畫數量並沒有減少。這就是製作委員會方式的功勞。

站在風口浪尖的動畫經濟與未來

為什麼說這是製作委員會方式的功勞呢?我們再來回顧下,製作委員會的作用是什麼。製作委員會,一般又由多個公司出資,之後持有主導權的幹事公司基於出資的比例進行分配利益和風險。那這說明了什麼呢?我們能知道製作委員會裡都有些什麼公司,比如負責將版權賣給海外的、授權給商品製造廠進行商品化的、管理音樂版權的、負責書籍和資料出版的、改編成遊戲的、販賣動畫實體的、做線下活動的等等,但我們並不能準確地知道他們投資所占的比例。這個在裡見哲朗的文章裡就告訴我們了,現在影碟製造商的出資比率早就大不如前了,也就是他們出資的少,有賺錢的話拿到的分成少了,如果虧本了也少承擔一些風險。

近幾年彌補了“影碟販賣”這塊的就是“海外販賣”與“商品化”。

投資一部動畫在商業上的成功是什麼,誰都明白就是“投資金額<回收金額”。而製作委員會方式也就意味著,製作委員會的總回收金額並不需要完全靠影碟賣出的金額來彌補。

當然因時而變,隨事而制,這樣的比率變化這也是這幾年的娛樂電子數碼化才發生的改變。反觀音樂市場,如今CD所占的比重不如“網路發佈(配信)”與“演唱會(LIVE)”。時代瞬息萬變,過去只能通過“現場”才能感受到的音樂,通過磁帶、黑膠唱片、CD、DVD、BD等載體的登場與普及,超越時空就能在世界各地任何時間都能感受到,然而由於技術的成熟與網路的普及,這些載體的價值反而減去,也就產生了“只有在這個地點這個時間才能夠享受到”的感受,現場演唱會的價值也就再次被人審視。不過就算到了現在,日本的音樂市場也能夠感覺到CD的存在感。這大概是在如今網路發佈成主導的世界範圍內最神奇的異例,這也是圓盤經濟模型還能在日本動畫市場生存的原因。

今後也許影碟販賣市場要回到以往的規模大概是越來越難了。雖然同樣是娛樂媒介,但音樂產業的“網路發佈”與“演唱會”是無法與動畫產業進行置換的,畢竟其本質的“便利”與“體驗”還是有所不同。

這倆要素也可以說是今後動畫商業的方向。關於便利,今後也許不依靠電視播出的動畫會越來越多。但並不是世界各地都能連接YouTube、iTunes這些網路映射界大頭;關於體驗,動畫雖然沒有音樂的“現場”這種機能。但是“去電影院看劇場版動畫”“邊看電視邊刷Twitter”這些體驗。

就像音樂的一樣,從現場到網路,又從網路回到現場,沒准動畫在將來也會再次回歸過去那樣。裡見哲朗把今後的方向瞄準到海外,利用“海外販賣”以玩具、文具為首,活用“商品化”,將這些商品擴張到海外乃至全世界,相信海外也有不少購買與收藏影像製品的需求,倘若今後活用“海外販賣”與“商品化”,不如說這個“圓盤經濟的崩壞”反倒是另一個“經濟模型”的開始,是一個新的轉機,裡見認為這反而是“回歸”的表現。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