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VR自Vive推出無線配件之後引發了一波熱潮,有線線纜造成的問題似乎迎刃而解了,但對於消費者而言,無線VR模組不僅要解決定位追蹤問題,在硬體性能以及PC上都要有所處理。
當前的PCVR頭顯無線VR技術還是脫離不了個人電腦,有報導認為真正實現無線VR,僅需要一個結合了無線VR模組的頭顯即可,而電腦的位置則會被雲伺服器所取代。構建雲平臺遠比單純的從有線轉化為無線更有意義。
通過雲桌面技術,在伺服器上構建無線VR解決方案,並可接入多個VR頭顯。通過系統,使用者可以連接Wi-Fi至頭顯,借助網路服務器來體驗無線VR。這對於伺服器的性能處理是個考驗,越多的頭顯接入,就意味著更大的功耗。
網路延遲或許是一個大的挑戰,利用流傳輸技術來壓縮用於Wi-Fi傳輸的VR信號,從而實現無線功能,但信號接收範圍以及伺服器處理也同樣是個問題。
可擕式的VR模組如同VR背心一樣,在續航方面受到制約。雖然無線VR模組得到了體積以及性能上的改進,但一個繞不過彎的問題即是電池續航。越大的續航力也就意味著電池重量和體積的增加,也違背了當初可擕式的設計初衷。體積大的無線VR模組就不適合加固在VR頭顯上,別在腰帶或者身體別的部分平衡重量。不再把模組重量固定在某一個部件,進行全身平衡也是設計需要考慮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