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可能支持的是假正版

作者:謝楓華

封面來源:《魔法戰爭》

Anitama新聲匯總日推二次元相關八卦趣聞,歡迎訂閱講道理的動漫媒體Anitama~

Kid Station電視臺重播《機動戰士高達OO》,《櫻子小姐的腳下埋著屍體》小說原作者太田紫織還在上幼稚園的女兒看著電視,忽然站了起來,說:“這個……這首歌……我知道的……”搞得好像是前世的記憶復蘇了一樣。

太田回想起自己懷女兒的時候,確實曾經看過《機動戰士高達OO》的錄影。但是她作為推理小說家,對於所謂“胎教”的醫學根據一向持有懷疑態度。而且懷孕時自己一直在住院,所以看動畫時也都戴著耳塞,她實在不認為聲音可以傳給肚子裡的胎兒。要說孩子真能因為胎教聽到什麼聲音,主要也都是輸液泵報錯的警報聲。

至於為什麼要在懷孕時看《機動戰士高達OO》,太田解釋說是為了緩解壓力。當時太田孕吐非常嚴重,光是看到吃飯的場景或者食物都會想吐,所以只能看這種打打殺殺的片子了。

結論就是,懷孕的時候看高達,雖然不一定能起到胎教的作用,但至少可以避免孕吐。

最近兩年裡,越來越多的漫畫家和小說家在社交網路上公開求救,呼籲讀者們購買作品,並且盡可能在“新作上市後一個星期以內購入,因為出版社是根據書籍發售後首周的銷量,決定作品是否會繼續出版續作。

就在讀者們已經快要對這一類呼救麻木的時候,曾經就職於一迅社文庫的輕小說編輯T澤又投下了一枚炸彈,給這一話題重新帶來了熱度。他說:電子書籍的銷量,對一部作品能否發行續刊,完全沒有幫助,甚至還會起到反作用。

T澤解釋說,決定一部作品是否繼續出版的標準,歸根結底還是實體書。就算電子書有了一定程度的銷量,如果不能帶動書店大量賣出實體書,那上面也不會通過你的企劃書。對出版社來說,比起電子書籍靠降價促銷之類的手法花三個月時間賣出1000本,還是書店在上市後的一星期賣出400本更有利。

雖然目前電子書籍已經有了一定規模的銷量,但由於如今出版社所採用的商業模式和收支問題,在決定是否繼續出版作品時,電子書籍的銷售額仍然無法被納入考慮。這不是T澤他們編輯這個級別能解決的問題,編輯決定不了整個出版界的商業模式。

當然,也有編輯對這種現狀心懷不滿,並且正在採取對策。T澤說,現實既然產生了矛盾,他們也只能在矛盾中做出一個相對較好的選擇,畢竟當下並沒有滿分回答,只能依靠大家的長期努力來改善現狀。不僅是出版界,不管哪一行哪一業都是這樣的。

大家可以想像,對於那些已經轉投電子書籍懷抱的讀者們來說,T澤的這一番話意味著什麼:自己為了支援作品購買的電子書籍,卻完全無法對作品繼續連載做出貢獻。難不成我們買的是假正版?實體書和電子書之間的論爭,也因此死灰復燃。

講談社文藝第三出版部的編輯河北壯平則給出了完全不同的說法。他說:雖然最近看到說“電子書籍的銷量得不到作為銷量的評價”“發售日之後不趕快買不行”之類的情報,但是在我們家,電子書籍的銷量也會被納入評價標準,也不會只看發售後一周內的銷量。

然而講談社文三雖然有輕文學品牌,但終歸不是做輕小說的。他們的說法在多大程度上能代表漫畫和輕小說業界,還是要打個問號。甚至就在講談社內部,不同部門似乎也有著不同的評價標準。像是跟講談社輕小說文庫有不共戴天之仇的輕小說家幾谷正便話裡帶刺地評論說:果然就算同為講談社,文藝部的講談社TAIGA(河北壯平負責的輕文學品牌)也還是和漫畫部門的輕小說品牌不一樣,就是有餘裕,真是令人羡慕啊。

另一家輕小說品牌GA文庫的編輯サト則做了一個圖表,解釋為什麼書籍必須在一星期之內賣出去不可:

圖表中橫軸是時間,縱軸是書籍數量。淺藍色是賣出去的書籍數量,深藍色是書店向出版社退貨的書籍數量,品紅色是出版社的庫存數量。

一本書如果沒有重版,那麼它的銷售推移就會如上圖所示,在一開始賣出去一部分之後,銷量迅速鈍化。書店為了減少自己的損失,避免大量積壓庫存,就會向出版社退貨。出版社倉庫裝不下了,只好把書拉去付之一炬。

這張圖表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有些書在書店都買不到了,出版社卻不肯重版:就是因為銷售部門害怕出現這種鈍化。因為很少有書會賣了一段時間之後忽然銷量暴增,所以出版社只能根據書籍首周的銷量來判斷未來的銷量走向。

如果一部書出了續卷,那也會帶動前一卷的銷量。所以漫畫和輕小說繼續出第二卷第三卷,也有為了帶動前一卷銷量的一面在。另外,動畫化對銷量的帶動作用更是明顯,出版社投資動畫化,主要就是為了這個目的。

至於電子書籍,サト說,如果一本書光電子書就能賣出一萬卷,那出版社肯定不會視而不見。然而現狀是輕小說的電子書籍基本上賣不了那麼多。

作為佐證,我們可以看一下輕小說《末日時在做什麼?有沒有空?可以來拯救嗎?》的事例。這本小說原定兩卷腰斬,但日後在忠實讀者們的支持下,終於以五卷順利完結,並且將在今年4月被動畫化,可以說是“被讀者拯救的作品”的典型案例。其作者枯野瑛在接受《這本輕小說真厲害!2016》採訪時明確提到,本作電子版的銷量較好,是促使出版社同意讓他繼續寫作的重要理由之一。小說去年年底的宣傳海報上也明確寫出了實體版和電子版各自的部數——被用紅線加重的電子版“異例”的銷量,是52,000部;相比之下,實體版的出版部數(不是實際銷量)則是268,000部。

也就是說,一本小說的電子版能賣到實體版的不到五分之一,就已經算是“異例”,要大書特書一番,甚至足以“拯救”這部作品了。可以想像,其他小說的電子版銷量,只會更低。

而サト的態度更加悲觀。他說,如果電子書籍銷量的比重上升到可以影響出版社決策的程度了,那麼可以預測,為了避免退貨的損失,實體書的印刷量就要壓縮了——畢竟,買書的人就那麼多。這樣一來,作家的收入反而會減少。

在之前的新聲裡,我們說過,不管是漫畫還是小說,實體書的版稅是按印刷數結算的。只要初版印了4000本,哪怕實際上一本都沒賣出去,作者照樣可以拿到這4000本的版稅。而電子書則是按實際銷量結算,賣一本給一本的錢,你要是賣不出去,就真的沒錢賺了。

所以サト說,等到電子書大行其道了,除了少數暢銷作家之外,其他作家的收入都會降低。所以能靠商業出版養活自己的作家數量也要減少了。

也許會有人覺得出版界這是要完,也可能有人認為這是良性的優勝劣汰。但至少サト自己,更喜歡現在出版界這種容得下賣不出去的作者的多樣性。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