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開年大戰——北方麵食PK南方粉條

放假模式已經開啟,大家不是在回家吃吃吃,就是在回家吃吃吃的路上。南方人想念自家的酸辣粉、炒粉幹、腸粉、螺絲粉、米粉等等,北方人想念家裡的炸醬麵、拉麵、刀削麵、燴面、扯面等等。哎呀,說著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你是粉派還是面派?

——————南方粉

說起南方的粉,首先就是重慶酸辣粉啦。

重慶酸辣粉是重慶城區廣為流傳的一種漢族地方傳統名小吃,歷來就是重慶人的最愛之一 。手工製作的主粉由紅薯,豌豆澱粉為主要原料,然後由農家用傳統手工漏制。重慶酸辣粉的粉絲勁道彈牙、口味麻辣酸爽、濃香開胃,深受全國人民喜愛的重慶地方小吃。

“重慶酸辣粉”是純天然綠色食品,由於重慶的酸辣粉口味獨特、酸辣開胃,長期以來一直深受重慶人的喜愛,其特點是“麻、辣、鮮、香、酸且油而不膩”。素有“天下第一粉”之美名。

螺螄粉為廣西柳州著名小吃,具有酸、辣、鮮、爽、燙的獨特風味,位居柳州風味小吃之首。它由柳州特有的軟韌爽口的米粉,加上酸筍、木耳、花生、油炸腐竹、黃花菜、鮮嫩青菜等配料及濃郁適度的酸辣味和煮爛螺螄的湯水調合而成,因有奇特鮮美的螺螄湯,使人吃一想二。另外,店家會另外配備有鹵豬腳、釀豆腐泡、鹵鴨腳、鹵蛋等等風味小吃供顧客自由選擇。

螺螄粉的味美還因為它有著獨特的湯料。湯料由螺螄肉、三奈、八角、肉桂、丁香、辣椒等13種天然香料和味素、蔗糖等配製而成。

腸粉在廣東是最為普遍的早餐,在唐代就已經出現,源於瀧州(今廣東羅定市)。是由羅定特色美食油味糍演變而來。禪宗六祖惠能幫起了個新的名稱,叫作惠積糍,亦稱龍龕糍。乾隆年間乾隆皇帝游江南那會兒,專門拐到羅定州吃龍龕糍,並為其起名叫腸粉。

腸粉是中國十大地方特色早餐,屬於粵菜系。使用米漿做成,又稱作布拉腸、腸粉。在腸粉皮裡麵包著肉片、魚片、蝦仁等等各種各樣的食材,配上秘制的醬油,味鮮、爽滑、口感獨特。

炒粉幹算是溫州最有特色的漢族傳統小吃了,無論街頭小吃,排檔,餐館或是酒店都可以看到溫州炒粉幹的身影。炒粉幹配牛奶、紫菜湯、豆漿、魚丸湯等往往是不少溫州人的選擇,這樣搭配不僅男女老少皆宜,而且吃後不幹、不膩。溫州人把炒粉幹當主食,也當點心,只要喜歡,不管早中晚還是夜宵,均可享受。

溫州有兩樣小吃絕對不可錯過,第一是溫州炒粉幹,第二是芋艿骨頭湯。尤其是溫州炒粉幹,分四等四級,以平陽粉幹為一等一級,以騰蛟粉幹為二等二級,馬路排檔的是三等三級,而在正規店裡吃到的則味道大不如馬路攤販排檔的,因此是四等四級。

米粉,中國特色小吃,是中國南方地區非常流行的美食。米粉以大米為原料,經浸泡、蒸煮和壓條等工序製成的條狀、絲狀米製品,而不是詞義上理解的以大米為原料以研磨製成的粉狀物料。米粉質地柔韌,富有彈性,水煮不糊湯,幹炒不易斷,配以各種菜碼或湯料進行湯煮或幹炒,爽滑入味,深受廣大消費者(尤其南方消費者)的喜愛。米粉品種眾多,可分為排米粉、方塊米粉、波紋米粉、銀絲米粉、濕米粉和幹米粉等。它們的生產工藝大同小異,一般為:大米— 淘洗 — 浸泡 — 磨漿 — 蒸粉 — 壓片(擠絲)—複蒸 — 冷卻 — 乾燥 — 包裝 — 成品。

關於米粉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一種是古代中國五胡亂華時期北方民眾避居南方而產生的類似麵條食品。另一說法是秦始皇攻打桂林的時候,由於當時北方的士兵在桂林作戰,吃不慣南方的米飯,所以當時的人就用米磨成粉狀並做成麵條的形狀,來緩解士兵的思鄉之情。

——————北方面

看到這兒,我已經按耐不住我蠢蠢欲動的心了,來一碗老北京炸醬麵!

北京炸醬麵,一道傳統的中式麵食。流行於北京 、河北,天津等地,由菜碼、炸醬拌麵條而成。將黃瓜、香椿、豆芽、青豆、黃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碼備用。然後做炸醬,將肉丁及蔥薑等放在油裡炒,再加入黃豆製作的黃醬或甜麵醬炸炒,即成炸醬。麵條煮熟後,撈出,澆上炸醬,拌以菜碼,即成炸醬麵。也有麵條撈出後用涼水浸洗再加炸醬、菜碼的,稱 “過水面”。沒有四合院了,咱蹲涼臺上,望著樓下的車河閃爍,再來一頭蒜,人生得意就是大吃大喝縱情一刻吧。

蘭州拉麵又稱蘭州清湯牛肉麵,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是甘肅省蘭州地區的風味小吃。它以“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面細者精”的獨特風味和“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一清(湯清)、二白(蘿蔔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麵條黃亮),贏得了國內乃至全世界顧客的好評。並被中國烹飪協會評為三大中式速食之一,得到美譽“中華第一面”。

坊間傳說,蘭州牛肉麵起源于唐代。目前有史料記載的是蘭州牛肉麵始于清朝嘉慶年間 。經後人傳承改進,以“一清(湯)二白(蘿蔔)三紅(辣子)四綠(香菜蒜苗)五黃(麵條黃亮)”統一了蘭州牛肉麵的標準。其製作的五大步驟無論從選料、和麵、餳面,還是溜條和拉麵,都巧妙地運用了所含成分的物理性能,即麵筋蛋白質的延伸性和彈性。

河南燴面,中國十大麵條之一,有著4000年的歷史。是一種葷、素、湯、飯聚而有之的傳統風味小吃,以味道鮮美,經濟實惠,享譽中原,遍及全國。燴面是以優質高筋麵粉為原料,輔以高湯及多種配菜,一種類似寬麵條的麵食。湯好麵筋,營養高。

湯用上等嫩羊肉、羊骨(劈開,露出中間的骨髓)一起煮五個小時以上,先用大火猛滾再用小火煲,其中下七八味中藥,骨頭油都熬出來了,煲出來的湯白白亮亮,猶如牛乳一樣,所以又有人叫白湯。輔料以海帶絲、豆腐絲、粉條、香菜、鵪鶉蛋、海參、魷魚等,上桌時再外帶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湯可分為:湯麵和撈面兩種。

燴面是河南三大小吃之一。

山西刀削麵是一種山西的特色傳統麵食,因其風味獨特,馳名中外。

刀削麵全憑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棱鋒分明,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刀削麵的調料(俗稱“澆頭”或“調和”),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番茄醬、肉炸醬、羊肉場、金針木耳雞蛋打鹵等,都深受喜食麵食者歡迎。它同武漢熱乾麵、北京炸醬麵、河南燴面、四川擔擔麵同稱為五大麵食名品,享有盛譽。山西刀削麵中晉小二刀削麵還是極少數我國擁有完整文化和宗傳的中國廚藝流派,尤其是關於刀削麵的詩文、楹聯獨具神韻、心懷蒼生、寓意天下,令人歎為觀止。

扯面是陝西省和山西省的地方傳統麵食。扯面主要流行於陝西、山西以及甘肅的徽縣、兩當、成縣。已有3000年歷史。以寶雞的西府扯面最為正宗,為中華名吃。主要原料有上白麵粉、雞蛋、菠菜、紅蘿蔔、調味品、臊(sào)子等。製作時先將麵粉用鹽水和好,用濕布蓋好放置1小時以上,再調到較軟程度後擀成較厚較寬面片,然後手拿兩端,扯成薄而未斷的面片,入沸水鍋煮熟撈出,加調料和辣子粉,用燒熱的油潑後攪拌食之。蘭州牛肉麵,也是扯面的一種,傳說起源于唐代,但因歷史久遠已無法考證。

說起中華美食,幾天幾夜都說不完。南北方因為地域差異,美食文化各有千秋。

當然北方也有粉,南方也有面,無論怎樣,希望大家在過年之際能夠好好品味家鄉的味道~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