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行>正文

愛好者與專業馬拉松選手差距 6方面內容詳細比對

天賦的歸天賦,努力的歸努力。

專業馬拉松選手在訓練、比賽、飲食等方方面面都與馬拉松愛好者相差甚大,他們的目標是追求運動能力的極致發揮,而愛好者多半只是為了強身健體或實現自我的突破。用愛好和“別人吃飯的傢伙”比試往往都意義不大。

當然民間也有高手,有些天賦異稟的跑者身上也具備專業馬拉松選手那樣的特質。這類“一餅”跑者自然可遇不可求,要多謝謝爸媽謝謝基因。

專業的馬拉松跑者,或者說天生具備成為一個馬拉松高手的人,往往都有這些特質:

慢速肌纖維(紅肌纖維)在體內的比例較高

優秀的糖原儲存能力

高效的脂肪供能效率

強大的最大攜氧能力

優秀的跑步經濟性

較常人更高的乳酸閾值

極強的恢復能力

這些特質有些可以通過後天訓練提高,有些生來註定,羡慕不來的。

慢速肌纖維(紅肌纖維)在體內的比例較高

人體肌纖維分為4種(也有說被分為3-5種的),其中兩種基本肌纖維,

快速肌纖維(白肌纖維)

慢速肌纖維(紅肌纖維)

對應的,快速肌纖維可以非常快速的收縮,並且承受較大的負擔,在要求爆發力的專案,比如短跑等專案上,快速肌纖維就起到決定性作用;而慢速肌纖維則會在耐力項目中發揮主要作用,比如馬拉松。這也是為什麼讓爆發力強的選手完成馬拉松,往往成績並沒有他在短距離比賽上出色的原因。

(圖:網路)

肌纖維總數自出生後就不會改變,但經過訓練,肌纖維的體積會發生變化。比如短跑、舉重選手維度的增加(世界頂級力量型運動員體內快速肌纖維的比例可以達到75%,普通人則一般只有50%),長跑選手身型則顯得更纖細。

以前有種說法,慢速肌纖維(紅肌纖維)較多的人,先天上在耐力運動時能量消耗更經濟,可以跑的更久更長,快速肌纖維(白肌纖維)較多的人,可能就需要花更多時間苦練,來實現提高。

在生理上,

天生的馬拉松選手往往具有高比例慢速肌纖維(紅肌纖維)

(世界上跑的最快的人。上圖博爾特,百米9″58,下圖基梅托、基普喬格和穆泰,馬拉松跑的最快的人,基梅托是世界紀錄2:02:57保持者,基普喬格最好成績2:03:05。對比一下他們的身型)

優秀的糖原儲存能力

馬拉松選手經常提到的“撞牆”,就是因體內儲備的糖原耗盡。假設人是一輛油電混合的汽車,那油和電對應的就是脂肪和糖原。糖原的轉換效率比脂肪要高出很多,所以運動強度增大後,糖原所占的功能比例會快速提高。

但糖原在人體內的儲存量很低,身體的糖原消耗到一定程度後,“慢熱”的脂肪就會開始逐漸充當主要供能來源。哪怕安排的策略很得當,人體內的糖原也無法支撐完成馬拉松這樣長時間長距離的耐力項目。

目前網上有兩類說法,一類認為光靠糖原最多只能支撐90分鐘左右的耐力運動,一類認為糖原的消耗還是應該按照距離來算,也就是30公里往後,正好是專業/非專業選手都最容易遇到“撞牆”危機的距離。

所以因此,一方面我們要提升運動中脂肪供能的比例,且提高脂肪供能的效率,來保證馬拉松過程中糖原不被完全消耗盡(因為慢跑也是需要糖原參與的),另一方面優秀的糖原儲存能力顯然佔據了先天的優勢。

專業馬拉松選手的糖原儲存能力要比一般人出色的多,他們與我們比起來,有點像金霸王電池的那個兔子廣告,一隻能量滿滿,另一隻則很快就歇逼了。

高效的脂肪供能效率

上面提到了糖原的稀缺性,那脂肪才是耐力運動裡長久的能量來源。精英馬拉松選手的優勢在於,脂肪供能效率較一般人要高的多。

哪怕是個瘦子,體內的脂肪也足以支持很長久的耐力運動。跑步中安排大量有氧訓練的本質,很大一部分就在於如何提高你利用脂肪的效率。

極其強大的攝氧能力(VO2max)

同等能量儲備情況下,最大攝氧能力(VO2MAX)越強,往往能跑的越快/越遠。最大攝氧能力代表了人類有氧能力的極限值,後天可以通過訓練來提升,但

先天因素會佔據絕大一部分

(網上有數據稱是93.4%與遺傳有關)。這就好比有些人天生就是體力狂魔,有些人卻需要大量的有氧訓練才能緩慢提升自己的體能。

並且最大攝氧能力屬於慢慢積累、快速流失的“坑貨”——提升如抽絲,下滑如山倒。有氧訓練是一個長期的不間斷工程,一般3個月以上才會逐漸建立。然而,

半個月不練就有明顯的下滑,停訓1-3個月就只剩半成功力,如果半年沒訓練,那對不起,又回到最起初剛開始訓練時的水準了。

最大攝氧能力會隨著年紀增長慢慢衰退,但這個不算明顯。好比籃球足球運動員30歲往下一般就開始走下坡路,而馬拉松選手的巔峰期往往都出現在30-33歲之間。我們周圍也有不少業餘跑者是在35歲甚至更大年紀實現了PB突破(當然這和心態以及訓練的投入也有關係)。

雖然最大攝氧能力後天最多可以提升5-25%,相比先天的差距還是很難彌補回來——有點像汽車的排量,大排量的車在速度表現上往往有不少先天優勢,但是——

最大攝氧能力並不代表與運動成績直接掛鉤,它只是有氧能力的最基本指標。

有紀錄的最高攜氧量數值是96,普通人可能只有40左右,頂級馬拉松選手有不少達到75+,但是否90的一定比75的跑的更快?4.0排量的汽車是否一定比3.0排量的更快?答案是否定的。

網上找到的一張馬拉松選手最大攝氧量和其最好成績的對比,可見一斑:

優秀的跑步經濟性

在相同的跑步速度下,專業選手比普通跑者消耗的能量往往更少。這代表了更高的跑步效率,也直接影響到耐力運動最後的結果。

跑步經濟性有一方面就是跑步姿態,科學的跑步姿勢可以實現更快的速率、更高的動作效率、減少受傷的機會,同時步頻等的改變也會影響到呼吸效率的改進。

除了跑姿,跑步經濟性也與上述提到的幾點條件、以及環境有關,但與最大攝氧量不同,

跑步經濟性後天的影響效應很大,完全可以通過訓練來實現大幅進步。

也有理論認為,跑步經濟性對成績的影響因素要遠比最大攝氧量來的大。

當然先天體重占優的人自然更適合耐力長跑——那些馬拉松精英幾乎個個都是精瘦精瘦的。減掉多餘體重對成績的提升非常明顯。

較常人更高的乳酸閾值

運動時,血液裡的乳酸濃度達到一定數值後,身體自身的代謝效率就無法滿足及時排出新增的乳酸,運動表現也就直線下降。

比如快跑時再也抬不起退、無法保持步頻、上坡時候大腿發酸,主要就來自乳酸的影響。

乳酸大量堆積時,會很明顯感覺到肌肉發酸、灼熱並伴有強烈的疲憊感

(圖:運動筆記)

提升乳酸閾值,也就是

提升乳酸代謝的能力,把乳酸產生大於排放的臨界點提高,就意味著可以保持更長的運動狀態。

專業的血液乳酸濃度需要通過醫療儀器采血檢測,對普通跑者來說比較簡單的方法是用心率來監測。

專業馬拉松選手的乳酸閾值會比普通跑者高不少,平時訓練中的乳酸跑、間歇跑等都有助於乳酸閾值的提升。

極強的恢復能力

很多跑過多場馬拉松的“老鳥”,都有這樣的直觀體驗:如今賽後恢復的時間/痛苦程度都比前幾次跑馬後少許多。這是因為身體都有記憶能力,有過多次經歷積累後恢復時間也變短了。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會嘗試背靠背馬拉松,比如上周日和本周日各跑一個馬拉松,甚至週六一個馬拉松周日再跑一個。

實際此時你的身體尚未完全恢復,只是你感覺身體酸痛感已經消失了而已。如果是醬油參賽還好,追求成績的話,背靠背跑馬拉松往往遠未達到100%的身體狀態。

專業馬拉松選手的恢復能力要比一般愛好者強大很多,因為良好的恢復意味著可以保證長期維持高品質的訓練。

儘管如此,專業選手也不會頻繁的參賽,最頂級馬拉松選手一年的參賽量基本在5場以內(最理想的狀態是2-3場,如今不少賽事有商業因素,賞金跑者參賽頻率也挺頻繁的),兩場馬拉松間的間隔也保證在至少1個月以上。 如果是奔著破紀錄去的,往往提前1-2年就規劃好訓練,選2-3場候選賽事(類似柏林、倫敦、鹿特丹之類比較能出成績的賽道),然後全力釋放。 這和一般愛好者的參賽初衷顯然是很不一樣的。

轉自:愛燃燒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