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傷害孩子的十句話,大部分媽媽都在說!

文/ 小寶麻麻

孩子不斷成長的過程中,我也在不斷的學習和反思。原來我和家人曾經做過那麼多傷害孩子的事,從每一天和孩子的對話開始,就錯了。

NO.1 不可以......

小寶,不可以打人!

小寶,不可以撒謊!

在初為人母,孩子還是個懵懵懂懂到處亂爬的小寶寶的時候,我聽見小寶奶奶每天都在家裡喇叭一樣的聲音吼:小寶,不可以!沙發這麼高,不可以爬!廚房那麼髒,不可以爬過去!這些抽屜不是你的,不可以亂翻!插座,不可以摸啊!別人的東西,不可以拿啊!

哎,全世界都是不可以!再說,我很懷疑,他根本聽不懂!

◆正解:在0~1歲寶寶的世界裡,沒什麼不可以!探索世界是他的本能,是身心發展的自然規律!通俗點說,他這個年紀的使命就是到處亂爬、亂摸、亂“吃”。

◆父母要做的就是自己把“不可以”消化掉,給孩子“可以”的。把危險束之高閣,圈一塊儘量大的地方讓他盡情探索;孩子打人也是探索的一種方式,父母要做的就是弱化“不可以”和“打人”這些詞,把孩子拉開,抱抱孩子,和孩子說“媽媽愛你,你是不是想出門逛逛?”

◆什麼時候可以說不可以?真正危險的時候。當孩子馬上要摸到插孔,或者馬上要碰到敞開的開水瓶時,亦或是跑過馬路時,這時一定要大聲喝止“不可以!~”這是起到威懾作用,也能瞬間讓孩子轉移注意力,讓他停下。

換句話說,不可以用多了,真正危險的時候就沒用了。和狼來了是一樣的道理。

*給寶貝定規矩也是一門學問,推薦給家長們這本書,幫助寶貝養成好習慣,長大之後才有更強的社會能力。

NO. 2 再不×××,我就×××

你再不過來吃飯,我就收桌子了啊

你再不過來洗澡,我就不管了啊

小孩在大人的眼裡,常常就是一個磨嘰鬼,毫無時間觀念!叫他洗澡的時候,死活賴著不肯洗,等進了澡盆又死活不起來......,吃飯就更不用說了,吃一口,玩兩下,還要聊兩句天,急的血壓都能飆到180!

這時候,只能下最後通牒,你再不吃,老娘不伺候了!好像是有效果,孩子馬上過來了,但帥不過三秒,馬上又恢復了。

◆這樣做還有另外一個惡果。孩子同樣會威脅大人。“你要是再不聽我說話的話,我就不跟你玩啦!”當你聽到孩子反將你一軍的時候,你就能感受到,威脅讓人多麼討厭!

當我們因為孩子磨嘰而急的三焦上火的時候,換個角度想想,我們小時候是不是很難跟上爸爸的步伐?是不是看見路邊的蝸牛就很想蹲下來玩一下?是不是每次洗澡都很糾結?

◆So,更多的時候,不是孩子磨嘰,而是他努力了,但沒有大人那麼快!3歲以內的孩子注意力還遠遠做不到自主集中在一件他覺得沒意思的事情上。

◆父母該怎麼做?把事情變得有趣,吸引他注意力,陪伴他,幫助他做超過他能力的那部分!比如念一個關於細菌和病毒的繪本,孩子以後就會從心底裡願意洗澡,洗澡的時候,在澡盆裡放一個“驚喜”,讓他去找。

*推薦這款洗澡小玩具,讓小萌物在澡盆裡衝浪,寶貝一定會愛上洗澡啦~

NO.3 家裡有那麼多玩具,還買?!

“媽媽,我想買這個”

天天想買玩具,

這孩子怎麼這樣!

每次一走到玩具店就邁不動步子,不買一兩個玩具就無法離開的日子真的很難受對嗎?有些孩子甚至撒潑打滾,大哭大鬧耍賴也要買玩具。這時候,媽媽常常會說“家裡那麼多玩具,還買?!”“哪有那麼多錢啊!”

◆其實孩子愛玩具是天性,就像女人愛美是一個道理(如果我老公天天阻止我買口紅,我也得跟他急)。首先,要讓孩子知道,喜歡玩具本身沒錯。不是孩子貪得無厭、不珍惜玩具(玩具被玩壞了,不是不珍惜,往往是他在探索,結果“搞砸了”,我們要區分開)。

◆父母怎麼辦?跟孩子說:“我知道你很喜歡這個玩具,這很好。但說實話,我們今天出來沒有那麼多預算。下次,我們一起存點錢再買。”或者直接告訴孩子“寶寶,這個玩具太貴了,媽媽捨不得買。”

這樣孩子就知道,喜歡玩具不是錯,只不過是錢不夠,或者是別的原因。

每次和兒子出去玩,他想買玩具的時候我也會有點崩潰,但後來我開始和他坦誠相告,他非常理解,他說“媽媽,那我今天先買個便宜的好嗎?”然後他逛遍了玩具店,買了一個10塊錢的積木蛋。我想,每次出來玩,我不也要吃個冰淇淋嗎?彼此彼此。我們還約好,一起攢錢買個大玩具。

*推薦這款hape的積木玩具,寶貝特別喜歡,訓練寶寶的專注力和創意,有字母能學習,最重要的是採用天然原料,無毒無傷害。

NO4、別動!我來!

媽媽,我幫你倒水喝

別動!我自己來!

媽媽,我來拖地

別動別動!媽媽自己來!

◆我們常常害怕孩子這個做不好,那個做不好,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想幫忙的心都扼殺在搖籃裡,養成了一個“媽媽,快去幫我倒水。”的少爺。

◆孩子到一定年紀,就應該給孩子一些任務。比如讓孩子把垃圾撿起來放到垃圾桶,讓孩子自己把吃好的碗筷放到水池裡,讓孩子幫忙拿掃帚、讓孩子幫忙洗菜......

◆這些對孩子來說是能“刺激腎上腺素”的挑戰!孩子需要多多的這樣的機會,去實現自己、證明自己。為什麼不呢?怕水撒到地上?那就拿拖把拖唄,怕孩子做不乾淨、耽誤時間?那就陪著她,指導他,多給他一點時間嘛。

這一套寶寶專用的清潔小工具,寶貝從小就可以鍛煉學習做家務啦,長大後他的自理能力會更棒哦 ↓↓↓

不要羡慕別人家的孩子為什麼那麼能幹,自己家的孩子啥也不會。90%都是我們父母自己慣出來的。

NO5、跟你說了多少遍,不要亂跑!

小寶,慢點!別亂跑!

這裡人多,不要在到處跑啦!

雖然說這說不上傷害孩子,但每次這樣吼,只能讓周圍的人知道你嗓門比較大,其他什麼效果都沒有。因為孩子,一定會到處亂跑的。

◆那難道就不教育孩子嗎?當然要教育,但教育孩子安全知識,不是在超市里大吼,而是在家裡,通過讀繪本、看動畫、做遊戲來傳達給孩子正確的防走失知識。

◆那出門了,孩子還是亂跑怎麼辦?那就是在人群密集的地方,限制孩子的行為。比如說,寶寶小的時候,放在超市推車裡,想跑也跑不掉;在人群擁擠的地方,騎馬馬肩,安全,視野又好;或者給孩子背上有掛繩的防走失小書包,不讓他跑太遠,就在你手裡牽著。

*為寶貝背上可愛的防走失書包,寶貝想跑也跑不掉啊,還能讓寶寶自己背上自己的小物品,培養他的獨立能力。

NO6、哦,嗯,哦哦,嗯嗯

媽媽!~你別看手機啦~

媽媽,聽我說~

你真的在聽嗎?

◆你是不是常常一邊看著手機,一邊聽孩子講他剛剛發生了什麼事?你是不是在陪孩子玩遊戲的時候,還要拿手機出來看兩眼?

我就幹過這樣的事。我發現我完全不能一心二用,其實我根本沒聽見小寶在說些啥,儘管我知道那都不是什麼大事!我只能敷衍他,“哦哦,聽見啦!”“是嗎,真有趣!”。然後他不停大聲喊我,我說你別那麼大聲,我聽見了。他說“我不大聲叫你,你就聽不見。”其實是我在忙別的事。還有一次,他竟然會說“媽媽,別看手機啦!”把我手機拿開,關掉。

◆你沒有認真在聽,他是感受得到的,那怕他年紀再小。如果父母一直這麼做,將來你也甭想有機會聽到他的傾訴和真心話。和孩子的心隨著他對你把心房關閉就越來越遠了。

千萬不要敷衍孩子。如果你在忙,可以和他說“我現在先處理點事情,5分鐘以後就可以陪你玩。我就不再看手機了。”如果你答應了和孩子一起玩遊戲,那沒什麼天塌下來的事情,還是專心的玩吧。培養孩子專注力,首先以身作則對吧。

*陪寶貝一起玩一些簡單有趣的小遊戲,是促進親子關係的好辦法。

NO7、哇,你真棒!

你最棒啦!

棒棒噠!

孩子會告訴你他要尿尿,你說棒棒噠!孩子會自己用筷子了,你說棒棒噠!孩子把玩具給別人玩,你說棒棒噠!好像也沒什麼錯?

◆不!鼓勵孩子,要具體!“小寶,你知道自己要尿尿要請媽媽幫忙了誒!”“你在這幅圖裡找到了5個不同,觀察能力又進步啦!真棒!”“你剛剛把小妹妹扶起來了,助人為樂很開心對嗎?助人為樂是很棒的孩子!”

◆表揚孩子付出的努力,表揚孩子的品格,要比說一句“棒棒噠”好得多。它讓孩子知道,我不是為了得到表揚,而是真的感受到自己的付出、自己的品格,然後內心收穫了快樂。因此,他會不斷追求更好的自己。

*給孩子帶上可愛的髮夾,讓她漂漂亮亮的,從小充滿自信。

家庭教育有多重要從日常的一句話就能感受得到,給孩子什麼樣的環境,就會發什麼芽。盲目的阻止只會讓孩子在內心感到孤獨無助、彷徨迷茫和壓抑,如果長期得不到疏導終有一天會成長為不好的癖好、怪癖的性格甚至可悲的人生;以“為了你好”之名,揠苗助長,更會害了孩子。

其實,只要我們發自內心的想想孩子的感受,換位思考一下,或者是想想自己小時候,我們就知道該如何和孩子說話了。

NO8、罰站去!

這還得了,罰站!

面壁思過!

孩子做錯了事,到底該不該罰站?其實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個錯誤。孩子做錯了事,就應該讓孩子意識到自己錯了,知道哪兒錯了,以後應該怎麼做?罰站有這樣的功能嗎?沒有!尤其對於3歲以前的小寶寶來說。

◆那罰站的意義是什麼?所謂罰站,是讓崩潰的孩子,穩定一下情緒,讓他慢慢恢復冷靜。也讓父母冷靜一下。

◆在我們家,幾乎沒有用過罰站這一招。每次小寶和我們談不攏,或者他做錯了事、我們做錯了事,他都會自己氣嘟嘟的跑到房間,把門一關,自己冷靜一下。幾分鐘後,他又會出來,然後找我們“和談”。

所以,只要能讓氣頭上的自己和孩子冷靜一下,梳理一下情緒,讓智商重新上線,罰站也好、洗把臉也好、抱一抱也好,都是可以的。

◆父母不要把罰站當做是孩子做錯了事的懲罰。某件事情,孩子做得不對,最重要的是讓他從內心明白,而不是身體的懲罰。身體懲罰只會讓孩子形成動物性條件發射,而且是一一對應。把水灑了,要罰站;飯弄到地上了,要罰站......他會感受到惶恐,卻不知道父母的意思是做事情的時候要小心。

NO.9 那你一個人在這裡,我們走了哈

你不走就一個人留在這裡哦

爸爸媽媽回去了

你要不然今天就在這裡住好了

這種話常常發生在,當需要孩子離開某個場所的時候,比如朋友家,比如樂園等,孩子玩得捨不得走,於是就拿出殺手鐧,幾乎百試百靈。

這種在心理學上相當於拋棄的行為,給孩子造成的是極度的恐懼。因為恐懼爸爸媽媽會從此消失,恐懼會被遺棄,所以才會放下摯愛的玩具、朋友或遊戲,飛奔向你。換句話說,如果你的父母或愛人和你說“你再不來看我,你以後也別找我了”,你是什麼感想?同理,我們更不應該這樣傷害孩子。

◆那孩子捨不得離開怎麼辦呢?首先,如果時間允許,就盡可能給他多一點時間,讓他玩的夠夠的。既然帶他出來玩,那玩什麼,玩多久盡可能讓他自己決定吧。5點鐘回家如果和6點鐘回家,真的有那麼大區別嗎?

◆如果在提前商量好的情況下,孩子還是超時了,那請帶孩子一起走,哪怕是抱著一個哭泣的孩子走,也比“遺棄”他好得多。另外,盡可能承諾孩子“我們回家可以繼續玩”,“我們下個週末再一起來!”

來源:森巴育兒 ,本文已獲得授權

森巴育兒 :關注早教資訊,分享育兒資訊。讓早教變成一件輕鬆快樂的事情!

凡本號注明“來源:XXX(非本號),本文已獲得授權”的所有作品,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我方已獲原作者授權,有權轉載使用的其作品,請勿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原作者方有權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有關版權及相關問題請聯繫旺旺:媽咪優選2015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