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家的孩子都是寶,尤其現在這個社會,家裡只有一到兩個孩子,都是媽媽疼奶奶寵的~百依百順,就怕他不依。所以,也有不少孩子被寵成了“熊孩子”。自己到底是否過於溺愛孩子呢?看看孩子有沒有這些特徵就知道了。
一、過於以自我為中心,甚至對外人發脾氣
孩子都有“以自我為中心”的認知,所以時常在家裡發脾氣。但一般孩子在正常的情況下是不會在外人面前失禮的,一是不熟,二來孩子也要面子。所以如果孩子在外人面前發脾氣,很可能是心底裡覺得他是宇宙中心,是不好的徵兆哦。
二、用父母的東西,和父母討價還價
比如他會吧你的公事包藏起來,說“你給我買這個玩具回來,我就還你公事包”,或者說“我幫你掃地,你送我個手機”之類。像這樣的孩子,可以說是不會分輕重的,蠻不講理的。什麼叫幫你掃地?孩子長大幫父母打掃衛生是理所當然的,公事包沒了,父母工作是會受影響的。
像這種企圖控制父母的行為,如何與“撒嬌”區分呢?很簡單,如果孩子說“我想……”,就是普通的撒嬌。如果孩子說“你不要……否則……”“如果……我就……”,就多數是控制了。如果你不依他,他輕則賭氣,重則破壞。
究其原因,還是“試圖證明自己的地位”,因為他自出生起就是家庭中心,試圖用控制來證明自己的位置。長此以往,步入社會不再是世界中心以後,容易落差過大而走向極端。
牛人都是“永不知足”的。可是這個“永不知足”是對自己嚴格的要求,而不是對別人嚴格要求。如果孩子總是很難滿足,比如永遠對玩具不滿意,對食物不滿意,那就要教會他“自己去追求更好的”,而不是一味的試圖滿足他。
三、不懂得和別的孩子分享
過於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幾乎從來不會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給其他孩子,就連其他孩子的玩具也要一併搶過來。你要求他歸還,他甚至會當中別家孩子家長的面大吵大鬧。
會講早教故事的小兔子
這事其實得怪父母。(其實全都是父母的問題)“分享”這個事情是不用教的,除非父母總是對孩子強調“別讓人碰你的玩具”。
如果你的孩子全中以上特徵,那你可能真把他寵壞了,這時候作為父母的你該做什麼?
父母要坦白
作為家長,你們有自己的選擇,你們是要失去面子後改造好孩子呢,還是要執意的去毀壞孩子。雖然作為家長,但是並不意味你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雖然你應該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你自己必須要有選擇性的滿足,不能盲目的滿足。
許多家長,處於好意,但是卻很無知,分不清其間的區別。如果你確實把孩子寵壞了,你滿足孩子的每一個無厘頭的想法和要求,那麼你就應該坦白,你自己錯了。並且讓你的孩子知道你犯了這樣的錯誤。然後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讓孩子們慢慢做出改變。
元派5斤太空兒童玩具沙子套裝
父母應做到“賞罰分明”
當孩子做了一些好行為的時候,不要只是口頭上表揚孩子,還可以給孩子一些物質性的説明,或者在特殊情況下給孩子特殊的幫助,告訴她這樣做是對的。
如果孩子提出無理要求,父母應及時說“不”,這個時候孩子可能會發脾氣,但還是要堅持說“不”。然後向孩子解釋為什麼不行,讓孩子儘量不要發脾氣,或是繼續不聽話就給點小小的懲罰。
教育孩子和別人分享
教育孩子要幫助別人。在家裡可以給孩子分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讓他知道,這個家是大家一起經營的,他不光有權對這個家索取,還有義務對這個家奉獻。另外還可以讓孩子們彼此幫助,完成家務活。讓孩子明白,他們不僅僅是汲取,他們還可以給予。
設立明確的規則
作為父母,你首先必須明白自己的規則,如果你連自己的規則都不明確,孩子當然就會混亂不堪。具體的設置一些邊界和限制。制定了規則就要認真去執行。有時候遇到特殊情況,規則雖然改變了。但是你必須要向孩子解釋,為什麼要改變規則。這樣讓孩子明白其中的理由,以致下次不會再打破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