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省淮安市是中國淮揚菜的主要發源地,是明清時期運河之都。融南北之長,匯八方技藝,點心小吃品類繁多,琳琅滿目。其獨創的“淮點三絕”技藝最高且譽滿神州,其中包括被譽為中華麵點“寶塔之刹”的蟹黃湯包,淮餃及燙麵餃。隨著時代的發展,人事的變遷,傳統技藝製作的淮安蟹黃湯包、淮餃、燙麵餃市面上已難尋覓,那些號稱正宗淮點三絕的店家,多未掌握其技藝的要點精髓。
此次非常有幸親眼目睹了“淮點三絕”傳承人屠兆福、郭林華大師現場展示“淮點三絕”的製作絕技。
拍攝于江蘇淮安。
淮安蟹黃湯包:清中葉創于文樓。 餡由蟹黃及蟹腿肉、老母雞、豬骨肉皮凍、蝦籽、鮮貝等十幾種原輔料配製而成。水調面皮很薄,成品形如盛開白菊,直徑四寸以上,高可達八九分。蒸熟後餡心溶成稠液,故又名文樓蟹黃湯包。被人們譽為中華麵點中的“寶塔之刹”。味道奇鮮絕美,工藝獨特精巧。
淮安古名:清河、清江浦、淮陰等,淮揚菜的發源地之一。清江浦是“中國運河之都”江蘇省淮安市主城區清河、清浦兩區的古稱。清江浦於1415年開埠,在明清時期是京杭大運河沿線享有盛譽的、繁榮的交通樞紐、漕糧儲地和商業城市,至今已有六百年的歷史。
“淮點三絕”傳承人屠兆福(右)、郭林華(左)大師均出生于1937年。早年師承淮揚麵點大師,精研‘淮點三絕“技藝數十年,高超精湛的技藝為業界推崇。
屠兆福從藝50餘年,繼承淮揚菜傳統特色並不斷挖掘和創新,擅長製作“長魚宴”以及“文樓湯包”等宴席和菜點。1991年被中國烹飪協會收入中國烹飪名人錄。屠兆福師從當時名廚薛文成、郭寶恒、錢樹名等,刻苦學藝,主攻淮揚名點,中年以後,其湯包製作技藝已獨步江淮。曾多次應邀為中央首長和外賓服務,多次應邀獻藝和傳授技藝,帶出了一批淮揚菜名師名廚,為淮揚菜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淮安蟹黃湯包其製作上有三絕,一絕,面皮薄如紙,透亮明澈;二絕, 餡由蟹黃及蟹腿肉、老母雞、豬骨肉皮凍、蝦籽、鮮貝等十幾種原輔料配製而成;三絕,湯色晶瑩不破,口張湯滿而不溢。
同樣是面皮,如何做到 薄如紙灌湯而不破,這其在的奧妙也就大師自己最清楚。看似普通的揉面過程,對於我這種普通的看客並沒有覺的有特別之處,但我想大師的手法上定是內有乾坤。
經過幾番的搓揉,三二下一張圓圓的湯包皮出來了。
不過大師擀皮的工具好像比較的特別,用的是兩根中間粗兩頭細的木頭。而且手法上也與一般的擀皮有非常大的不同。擀出來的面皮看似薄薄的一張,其實是中間厚四周薄。
大師一直沒有說話,只是聚精會神的製作著湯包。只見他把一大勺子事先製作好的餡料放在了面皮裡,足足有半小碗之多。
然後熟練的把一個湯包包好了。淮安蟹黃湯包對於一個湯包上有多少個褶是嚴格的規定的,湯包的褶法都有一定的套路。
水調精面作皮,餡由蟹黃及蟹腿肉、老母雞、豬骨肉皮凍、蝦籽、鮮貝等十幾種原輔料合成。成品形如一朵盛開白菊,直徑四寸以上,高可達八九分。蒸熟後餡心溶成稠液,皮薄透明而不破,蟹餡鮮美而不膩,被人們譽為中華麵點中的“寶塔之刹”。一個小小的湯包要達到這些苛刻的要求,如果沒有配方與工藝的傳承、沒有數年刻苦專研還真是難以實現。
郭林華,15歲進“韓記餃面店”當學徒,1956年公私合營後,與屠兆福一起分到震豐園飯店學習白案技藝。50餘年的從業生涯,其淮點三絕技藝遠近聞名,尤以淮餃的製作,更是業內翹楚。其擀成的餃皮薄如蟬翼,包上餡不滲水滲油,一斤面要打出800張餃皮,透亮可觀報紙,點火即燃。
雖是擀餃皮,但大師有其特有的套路與工具。兩根長約60CM的擀麵杖加一把切面皮的刀,還有一個小布袋,裡面不知裝的是什麼神秘的法寶。
兩根擀麵杖交替的來來回回反反復複壓按。
擀到一定程度後,大師開始把整張面皮切成大約60CM見方的大小。這中間沒有用尺量,全憑個人手感和幾十年積累的經驗。
同樣在切成小塊面皮時也沒用任何的丈量工具,切成一段一段。最後把所有切好的面皮疊一塊,每張皮面沒有絲毫的誤差,令所有在場的人驚歎不已。
從面皮的側面看去,每張面皮 薄如蟬翼。
大師隨手從邊上拿起一張報紙,把擀好面皮放在上面,報紙上的字清晰可見。此等技藝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絕”。
大師又拿出一隻打火機,剛擀好的面皮就像是一張紙,一下被打火機點燃。看到這裡,我已經無法用更多的詞彙來形容大師高超的技藝了,只能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展示完後,兩位大師坐在一旁聊著什麼,沒人走近去打擾他們。但從這兩位年近八旬大師表情上可以看出他們的一些憂愁,我想他們談論更多的是他們的技藝如何得到傳承與發揚。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事的變遷,以及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傳統技藝製作的淮安湯包、淮餃、燙麵餃市面上已難尋覓,那些號稱正宗淮點三絕的麵點,多未掌握其技藝的要點精髓,粗製濫造已嚴重影響淮安名點的美譽,該技藝已瀕臨湮滅,如今能做出正宗淮點三絕的大師屈指可數。淮揚菜包括淮安傳統麵點技藝的保護和傳承已經刻不容緩。
----------END----------
本文由飛豬簽約自媒體 寒殘一葉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