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AMD Ryzen山雨欲來的咄咄攻勢,Intel並沒有自亂陣腳,為此進行了一些給力的佈局。傳說中六核心的普及型i7已被列入規劃,可超頻並且登陸X299晶片組的Kabylake已經見諸報端。撇開這些遠期建設不談,近期Intel對消費者影響最大的舉措就是i3 7350K與奔騰G4560的推出了。這兩款產品具有極高的性價比和開創性意義,今天我們就要為大家帶來i3 7350K的評測(奔騰G4560將結合炫龍筆記本單獨測試)。
i3 7350K預設頻率高達4.2GHz,不鎖倍頻,體質相當強悍,是諸多Intel粉絲和用戶多年來一直呼籲和期待的產品。今天我們將抽出i7 7700、i5 6500T、i5 4670K等有比較價值的中端CPU,同台競技,對比分析i3 7350K的性能和價值。

i3 7350K 正顯

Intel眼花繚亂的架構路線圖

外媒整理的期待酷睿桌面平臺型號
最近兩代Intel產品非常糾結,一方面新制程一推再推連累了架構,另一方面,產品定位有些混亂,不復以往那麼清晰。具體而言,桌面第八代酷睿Coffee Lake不換架構,Connolake不見蹤影,伺服器上的E5 2600系列仍然停留在Broadwell-EP架構,Haswell i7和E5也仍然生龍活虎——今年Intel將會為消費者帶來五世同堂的熱鬧家族聚會場面。時下主推的第七代酷睿,其自身除了VP9 4K HEVC硬解碼的加入,架構上幾乎沒有變動。雖然這代產品晶片Die的電晶體數量不同,做了優化,但優化的結果卻只停留在頻率上,而非架構性能上。所以我們看到的七代酷睿整體,都在產品規格上做出調整,以量變替代質變。

i3 7350K ES正顯實物圖
i3 7350K就是這種變化的直接產物。這款產品隸屬第七代酷睿Kabylake-S家族,雙核心四執行緒,3MB L3,不鎖倍頻,TDP 熱設計功耗65W。讓i3 超頻,讓i5 擁有超執行緒,讓低端奔騰擁有最強核顯,一直是Intel粉絲的三大怨念。默頻高達4.2GHz,平均體質超過5GHz的i3 7350K無疑是Intel對此的破局回應之一,也是AMD RYZEN問世前對中端市場先聲奪人的威懾。

制程老大難困擾著桌面CPU
根據最新消息,AMD RYZEN 架構處理器來來勢洶洶,在六核心以上規格中,同頻多執行緒能力已經能夠與Intel i7 6800K正面對抗甚至戰而勝之。激烈的戰鬥即將來臨,我們今天就先為您打響第一槍,看看i3 7350K有怎樣的實力,是否有資格為這個曠世大戰的年份提供揭幕的資格。
對比處理器與平臺資訊
我們將參加測試的四款CPU參數資訊和整體平臺資訊整理如下,為您展示。四款處理器中,i5 4670K代表四代主流i5,也就是一兩年前的主流性能級人群;i5 6500T 代表現役主力架構Skylake第六代酷睿家族中與i3 7350K性能接近的型號,更高頻率的非節能版i5 不是i3 7350K能夠抗衡的;i7 7700是最新Kabylake-S七代酷睿中桌面i7 的典型代表,選他可以明確i3 7350K距離中端平臺性能上限有多大差距。

CPU 參數對比

平臺參數對比
為了驗證新i3 7350K的實力,避免GPU成為瓶頸,筆者拆開華碩玩家國度G20迷你主機,將其公版GTX1080取出,作為測試用顯卡。兩個測試平臺統一採用東芝Trion 150普及型960GB TLC 固態硬碟,安裝UEFI引導的Windows 10 1607周年紀念版作業系統和NVIDIA 公版最新驅動376.88,以保證最大程度的公正。

華碩G20提供公版GTX1080顯卡
我們的測試將分為理論、應用和遊戲三部分進行,受制於時間條件,辦公應用方面暫時測試專案較少。理論部分包括CPU-Z 測試、國際象棋測試、圓周率測試、Cinebench系列測試、Futuremark系列測試等環節,可以充分驗證i3 7350K超頻前後的整數、浮點、渲染性能。應用方面,暫時以Adobe Photoshop堆疊和Win RAR解壓測試為主。
遊戲測試環節,我們總共選取了十款遊戲進行對比,既包括時下流行的射擊、RPG、RTS類型,也交叉覆蓋了DX11、DX12、單機、網遊等不同分類方式,有很強的代表性。
測試過程中,i7 7700/i5 6500T維持預設睿頻規則;i5 4670K 因為主機板原因鎖定3.6GHz,取消單核睿頻;i3 7350K 默認4.2GHz搭配DDR4 2400默認測試;i3 7350K 超頻狀態時主頻5.1GHz,ring 倍頻為44,記憶體超頻到DDR4 3000。所有測試都設定記憶體開啟雙通道模式。
本文將從理論部分開始,以資料和超頻教程終結。
理論測試:CPU-Z 國際象棋
CPU-Z最近從1.73版本新加入了自己的Bench模式,分單執行緒和多執行緒模式運行,我們啟用CPU-Z 1.78.1版本GPU-Z對幾款CPU進行了對比驗證。

CPU-Z 成績對比
CPU-Z的測試項目對多執行緒優化是非常到位的,可以看到即使i3 7350K超頻過了5GHz,還是不能再在多核中逆轉四代高頻i5,只是小幅度超越了節能版的六代i5。單執行緒方面,沒有懸念,i3 7350K吊打全場,相信即使拿來i7 7700K,不開蓋也是戰不過的。

國際象棋測試成績
國際象棋代表處理器的整數運算能力,相對對架構敏感性不太高。在這個相聚中,i3 7350K默認稍微落後於i5 6500T,接近當年的i5 3335S之類二代、三代i5;超頻後,i3 7350K也難以追上四代i5,其分數大概相當於i5 2500或i5 3450。
理論測試:Superπ Wprime
Super Pi和Wprime都是圓周率測試軟體,一個以單執行緒著稱,一個側重於多執行緒。我們此次測試兩者的版本號分別為1.9和2.10,都是最新版。

Super Pi測試成績 越小越好

Wprime 測試成績 越小越好
由於採用時間單位秒來計算,所以所有測試成績都是越小越好。i7 擁有最完整的四核八執行緒規格,在WPrime中優勢巨大可以理解;i3 7350K默認水準強於i5 6500T,超頻後又強於i5 4670K,讓人始料未及。至於Super Pi,實際意義相對有限,高頻王道,沒有懸念。
理論測試:Cinebench R11.5/15

Cinebench R11.5 成績

Cinebench R15 成績
有意思的是,剔除過於強大的i7 7700不提,在兩個版本中,i3 7350K多核心成績均是默認小負於i5 6500T,超頻後逆襲兩款i5 總體。
考慮到超頻後強大的單核能力,i3 7350K超頻後是非常超值的,多核戰翻i5,單核秒殺之。
理論測試3Dmark系列
理論測試中,3Dmark系列讓人耳熟能詳。去年以來,3Dmark新加入了Time Spy模式,能夠忠實反應DX12模式下的圖形性能表現。同時,Time Spy對多執行緒的優化也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3DMark FSE 模式成績

3Dmark Time Spy 模式成績
在DX11代表的Firestrike EX模式下,預設頻率的i3 7350K物理成績可以超過i5 6500T,不過到了Time Spy就不行了。
超頻後的i3 7350K相當生猛,確確實實逆襲了i5;另外可以可以看出,i7 7700雖然總成績很高,但他帶動下GTX 1080的圖形成績卻不是最高。
理論測試 VR/PCMark
VRMark完整版包括兩個VR性能測試、詳細結果報告、硬體監測圖表、自由漫步體驗模式,其中自由漫步體驗模式可在VR頭盔或顯示器環境下運行。

VRmark測試成績
由於目前的VR遊戲主要不強調畫質,處在相對原始的發展階段,VRMARK貼近現實的結果就是這個測試項目更加依賴主頻。壓力更大的Blue Room模式下GTX1080本身瓶頸,沒有多少區分度;但是Orange Room模式下高頻 i3 7350K大放異彩,即使是全默認也不比i5 6500T弱很多。
接下來我們還採用了PCMark 8對產品的整體性能進行了評估,測試項目為Creative,其主要包括Web流覽、文字處理、圖片處理、視頻處理、遊戲等幾個方面,更加強調藝術創作和視訊短片能力。

PCmark 8 Creative
PCmark 8有很多模式可選,考慮到本次測試沒有來得及加入太多視頻專案,所以我們在PCmark環節選擇了偏向視頻播放與剪輯的Creative創造性子項目進行。
應用測試:Winrar Photoshop
只有理論沒有應用的測試是無法反映用戶實際使用需求的,我們這裡選用Winrar 和Photoshop來代表遊戲玩家和攝影玩家的實際需求。需要指出的是,雖然Winrar很早就加入了Benchmark功能,但那個Benchmark基本不能反映遊戲玩家的真正需求。真正面對大容量分卷壓縮時,目前的Winrar並不是一個多核佔用率非常高的軟體,反而非常依賴主頻。

解壓分卷壓縮的《生化危機7》

Winrar 實際測試成績
我們本次就利用Winrar 5.41解壓了20.8GB大小的《生化危機7》分卷壓縮包。從實際計時對比來看,解壓最快的是超頻後的 i3 7350K,i7 7700K次之;i5 6500T因為主頻最低,倒數第一,不敵預設狀態的i3 7350K。
Photoshop CC 17 堆疊處理
在Photoshop測試環節,我們選取一組19張,拍攝于桂林陽朔的D750 NEF夜景圖片,完整記錄Photoshop CC 2017打開這些圖片並且進行平均值堆疊降噪耗費的時間,進行對比。

堆疊處理可以用於降噪

Photoshop 處理時間對比
Photoshop CC最近加大了導入和匯出環節的多核優化力度,i7 7700憑藉於此反超i3 在綜合計時中獲勝。不過Adobe基礎引擎從原理上來看更加偏向高主頻,考慮到堆疊和自動對齊的拖累, i3 7350K成績仍然很搶眼,不論超頻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