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三在三藩市的 RSA 安全會議上,Alphabet 的執行總裁施密特說道:“事實證明,對於人工智慧的判斷,我完全錯了。”
起初,因為知道技術對於公司前途和全球經濟都至關重要,施密特一直對技術持有懷疑態度。
的確,谷歌總裁 Sundar Pichai (施密特的繼任者,2014年谷歌創始合夥人Larry Page把核心產品的領導權交給了他)曾說過,我們正在進入一個“AI優先”的時代。而在此之前,所有的關注點都聚焦於移動設備、智慧手機(比如安卓)。
回到施密特領導的時期,人工智慧研究面臨著巨大困難,研發過程阻礙重重。所以他當時的判斷是,“機器學習技術不會大規模成功”。
施密特還認為 AI 技術不會“普及”,只能作為適用於具體任務的特殊化工具,二不會變的像人類大腦一樣靈活而“普適”。
那時的施密特遠遠低估了簡單演算法實現複雜任務的強大力量。他曾說:“我們的研究仍然處在概念學習這一初始階段。”
換句話說,電腦科學家們仍然在教導機器對世界的基礎元素進行探索性分類,比如從通過分解圖像的元素(顏色、形狀、線條)和聲音的構成(音調、音色、旋律)來創建“事物”和“行為”的概念。
在施密特的預測中,想要將“綜合人工智慧”(或者能夠模仿人類思維靈活度的人工智慧)變為現實,還將花費幾十年的時間。但是最近幾年,他對人工智慧的發展前景更加樂觀了。
施密特說:“改變這一切的是2012年穀歌神經網路特別實驗的成功。“有些諷刺的是,那個團隊的創新研究並沒有實現重大的數學突破,而是發現了一些很不尋常的東西。
“你本來以為這個實驗會發現一些數學領域未知的基礎理論,但實際上,它在 YouTube 上發現了貓。”
的確,穀歌大腦團隊使用了上千個電腦處理器在YouTube 視頻截圖中辨認物體,最終他們辨認出了貓。這一研究成果重新激起了大家對深度學習領域的興趣浪潮。
至於一些世界末日類的問題,比如機器人暴動等,施密特回應說:“這些都是杞人憂天。確實有很多重要的哲學問題,但是我們目前還不著急去面對它。”
在施密特看來,人工智慧的好處遠遠大於危險。他說:“通過人工智慧,很多諸如交通事故、醫療診斷等困擾我們的問題,都將更好地解決。”
“我將以我的名譽擔保,這些都會在未來的五年內變為現實。”
via
fortu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