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每日新聞》2月13日報導,日本大阪大學教授不二門尚研發出“人工視網膜”,或將為視網膜色素變性症患者帶來福音。報導稱,視網膜色素變性症是指視網膜細胞出現異常,從而視像變窄,在暗處視力變模糊的一種遺傳性疾病。發病率約為三千分之一,病情進一步惡化還將導致失明。目前,醫學上還未找到徹底根治的方法。
據《每日新聞》報導,“人工視網膜”主要由外部佩戴的裝有攝像頭的眼鏡、植入大腦的微電子機器以及電子晶片三部分組成。原理是將外部攝像頭拍攝到的影像通過微電子機器再傳到晶片電極處,使電子晶片代替視網膜細胞發揮作用,在腦中重現影像。
報導稱,該技術已在2014年-2015年通過臨床試驗。接受試驗的3名失明患者在植入“人工視網膜”一段時間後,視力均有所提高。不二門教授還將在2018年再次開展臨床試驗。他表示,希望能進一步確認“人工視網膜”的效果,為失明患者的生活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