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法·羅密歐進入中國市場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據悉,其最快將在2017年4月正式引入國內市場。並且首批引入的車型是運動中型車——Giulia以及其旗下的首款SUV——Stelvio。
作為義大利著名的超跑和汽車製造商,阿爾法·羅密歐始終致力於打造超越時間和速度的永恆之美。但是,中國消費對其歷史卻知之甚少,今天小智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這個陌生的汽車品牌。
起步即出名
阿爾法·羅密歐(Alfa Romeo)成立於1910年,總部設在義大利的米蘭。在成立的當年,著名工程師Giuseppe Merosi就設計了阿爾法的第一款車型Alfa 24 HP,並且險些拿到了Targa Florio開放道路挑戰賽的冠軍。
1914年底,Merosi設計出採用雙頂置凸輪軸、16氣門的4.5L四缸賽用發動機,並且將其裝配在24 HP賽車身上。正當公司打算一展拳腳的時候,第一次世界大戰卻打亂了公司原有的計畫,A.L.F.A不得已暫停所有業務,轉向軍事領域。
輝煌的30年代
戰爭結束後,公司繼續開展汽車業務。1920年,傳奇賽車手恩佐·法拉利來到阿爾法羅密歐車隊,並且它還引薦了設計師Vittorio Jano從菲亞特跳槽來到阿爾法·羅密歐。
恩佐·法拉利
Jano很快打造出性能出眾的P2賽車,這款車最厲害之處是搭載了全新直列八缸發動機,加上雙機械增壓器的幫助,前期版車型便擁有145馬力的最大功率,1925年出產的後期版最大功率更是接近160馬力。毫無疑問,這個數位在當年絕對是“性能”的代名詞。
伴隨著P2的出現,阿爾法羅密歐車隊也迎來三位賽車高手,Count Gastone Brilli-Peri、Antonio Ascari以及Giuseppe Campari組成了20世紀20年代阿爾法羅密歐的“黃金組合”。1924年,“三劍客”駕駛P2賽車贏得克雷蒙那、法國、義大利三站Grand Prix大獎賽冠軍,次年繼續斬獲比利時與義大利兩站冠軍,並成為當年年度總冠軍。這樣的成績,讓阿爾法羅密歐名聲大噪。
1932年公司又推出了其歷史上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單座賽車---P3,它同樣搭載一台八缸機械增壓發動機,整車許多細節均經過改進,總重量僅為680公斤。
Tazio Nuvolari與Rudolf Caracciola駕駛P3賽車先後奪得6次冠軍,其中更是包括義大利、法國和德國三站Grand Prix大獎賽冠軍。1935賽季,經過改造的P3s賽車在其參加的全部39場比賽中取得16場勝利,成為阿爾法羅密歐歷史上最值得紀念的傳奇賽車。正是因為它的存在,阿爾法羅密歐才擁有了一段美妙的賽車年代。
50年代強者歸來
此後二戰爆發,阿爾法羅密歐為軍隊提供各種類型的航空發動機。二戰耗費了義大利大量的國家財力,阿爾法羅密歐也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但是,在1950年,公司強勢回歸。
在1950賽季F1大獎賽全部7個記錄成績的分站賽中,阿爾法羅密歐車隊奪得6場比賽冠軍,以幾乎橫掃的巨大優勢成為首個F1車手世界冠軍!
於此同時,在1950年巴黎車展上,阿爾法羅密歐推出名為1900的運動型轎車,它不僅是這家品牌近50年來首款專為民用市場打造的轎車產品,同時也是第一款完全應用流水線生產,不使用車身、底盤獨立設計模式的阿爾法羅密歐汽車。除此之外,它還第一次為不同地區市場提供左舵版本。
1951年,Alfa 159被推出,該款賽車搭載1.5升直列八缸引擎,最大馬力達到了425馬力,動車表現驚人。也就是這一年,被認為當時最偉大F1車手的方吉奧(JM Fangio)駕駛著這款159型賽車,再次奪得F1世界冠軍。但出人意外的是,阿爾法·羅密歐卻決定退出F1賽場,並把重心放到了運動型汽車競賽上。
退出F1賽場的阿爾法·羅密歐將全部重心投注到平民轎車上,在建立全新、高效的裝配生產線後,阿爾法·羅密歐又將此前更多賽車製造方面的技術運用到了轎車設計、生產上來,旨在打造有賽車血統的平民轎車,其中1954年的Alfa Giulietta就是最好的代表。
Alfa Giulietta最早亮相於1954年的都靈車展上,新車由設計大師博通設計,這是戰後最早出現的轎跑之一。這款雙門雙座敞篷小跑車搭載1.3L發動機,最大功率為65馬力。流線富有現代的外觀,並且價格相對便宜,因此在戰後經濟復蘇時期,Alfa Giulietta迅速成為眾多消費者追逐的目標,這也讓它在汽車界的名聲達到一個歷史的高峰。從1954年誕生到1965年停產,公司總計賣出177690台Giulietta,而它也成為那個年代阿爾法羅密歐旗下最暢銷的車款。
起起伏伏的70-80年代
時間進入上世紀70年代,由於阿爾法羅密歐在民用車領域並沒有太多建樹,在汽車界的存在感與影響力逐年變小。再加上爆發的石油危機,公司險些遭受滅頂之災。此後不得與日產合作,但是效果並不理想。
在義大利政府的干預下,其最終在1986年11月被出售給了菲亞特集團,菲亞特集團將阿爾法·羅密歐與旗下藍旗亞合併為Alfa Lancia Industriale S.p.A.。新公司於1987年開始運作。
產品全面爆發的90年代
在1987年法蘭克福車展上,阿爾法羅密歐164正式亮相,他們不僅為164增加眾多電子設備,還對整車進行了細緻的輕量化設計,此外電控可變阻尼懸架的加入更為整車運動性與舒適性提供了很好的平衡。不僅如此,164還是歷史上第一台運用全鍍鋅鋼板打造車身框架的阿爾法羅密歐產品。
164的生命持續到1998年,此後它還曾供應北美,香港級馬來西亞市場,12年間生產銷售27萬台,成功扮演中型車市場上的攪局者。
90年代中後期是阿爾法羅密歐產品全面爆發的年代,這段時期內不僅有小型車市場繼承良好基因的145/146;中型車市場異軍突起的164,而在他們之間的緊湊型車市場裡,阿爾法羅密歐155/156承擔起了品牌銷量主力的角色。
江河日下的21世紀初
此後,進入21世紀初,母公司菲亞特遭遇全球經濟危機,不得已將旗下品牌重新梳理歸類。調整後的阿爾法羅密歐與瑪莎拉蒂仍是菲亞特集團旗下品牌,分別代表運動派與豪華派,除此之外,他們之間還有著相當緊密的聯繫,在許多市場上,兩家公司均共用發動機技術、生產平臺及銷售體系。
但即使是這樣,產品創新力不足,技術更新換代慢的阿爾法羅密歐仍遭受著巨大的危機。2008年以前,阿爾法羅密歐全年銷量維持在14萬台,隨後兩年這個數字逐年下降,穩定在10萬台左右,就算2011年狀況稍好,銷量也僅有13萬台。
而從2012年開始,公司狀況急轉直下,兩年銷量分別跌至89962台和64415台,原本想在2013年銷量突破30萬台大關的阿爾法羅密歐,卻創下了自1960年以來最尷尬的銷量紀錄。
不過,這段時間內的阿爾法羅密歐也不是一無是處,2013年底,阿爾法羅密歐4C開始在歐洲、美國及部分亞洲市場正式銷售。在全世界愛好者的關注下,它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性能答卷。1.75L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能夠爆發出最大240馬力與350牛·米,推動重量僅為1噸的車身,它的0-100km/h加速時間僅需4.5秒。
然而即便如此,它的銷量成績同樣不容樂觀,大量的科技配備、過分追求性能註定它只能是極少數人的選擇。阿爾法羅密歐想實現自我救贖,僅憑4C是遠遠不夠的。
從阿爾法羅密歐的發展歷史中我們會發現,這個有著百年歷史的汽車品牌,運動基因一直伴隨其左右。其天馬行空的設計,也是值得大家肅然起敬的。但是,作為一個從來沒有進過中國市場的品牌來說,其未來在中國市場的前景令人堪憂。百年的情懷或許很難打動中國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