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人們吃生冷的蔬菜、瓜果,喝生水較多,感染蛔蟲卵的機會也較多,到了秋天,人們由於多吃熟食,再感染的機會也少了,夏季感染的蟲卵秋季已發育為成蟲在小腸定居,此時驅蟲,可以達到集中小腸打殲滅戰的理想效果。
人吞食感染性蛔蟲卵到發育為成蟲,大約要在人體內經過60―70天的時間。蛔蟲卵進入人體以後,先在小腸裡孵出幼蟲,大約經過2小時,便鑽進人的腸壁,經小血管至門靜脈,隨著血液在人體內迴圈,進入肝臟、心臟,4至5天后移到肺部。幼蟲在肺內經過兩次蛻皮,穿過微血管入肺泡,再經過氣管入咽部,然後被咽下,經胃再次到達小腸,並在小腸中定居下來,發育為成蟲。而目前各種驅蟲藥都只能驅除成蟲,對正在“旅行”途中的幼蟲是不起作用的。
(美國甘尼克兒童免洗洗手液泡沫,飯前便後注意清潔,減少長蟲子的幾率)
很多媽媽懷疑寶寶得了蛔蟲病,一般都是從寶寶的面色、是否磨牙等方面來找依據。雖然孩子有蛔蟲病的話,可能會有臉上長白斑等情況,但是這些情況在孩子患其他疾病時也會出現,並不足以判斷孩子患了蛔蟲病。
家長也可根據一些異常現象做一個大致判斷:
1.孩子常喊肚子痛,且多是上腹部和肚臍周圍疼,媽媽可以讓孩子平躺在床上,幫孩子揉一會兒肚子,如果孩子的肚子是軟軟的,沒有腹肌緊張等之類的情況,孩子也很喜歡按壓肚子,且揉一下就不疼了,那麼基本可以判斷孩子肚子裡有蛔蟲了。
(嬰兒百科全書兩本裝,新手媽媽對養育孩子沒經驗,備上幾本百科全書總沒錯)
2.孩子夜間睡眠易驚醒、磨牙和流口水。
3.在小兒面部、頸部皮膚上常有淡白色近似圓形或橢圓形斑片,上面有細小灰白色鱗屑,即俗稱“蟲斑”。
4.無明顯原因,孩子的皮膚常反復出現“風疙瘩”。
(香港衍生驅蟲寶塔糖,安全驅蟲,適合嬰幼兒使用)
5.孩子有偏食表現,並好吃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如泥土、紙張、布頭等。
6.孩子吃得多且好饑餓,愛吃零食,吃得多也總胖不起來。
如果家長發現小兒有上述異常表現時,就應懷疑孩子肚裡有蟲,去醫院檢查糞便內有無蟲卵即可確診、若有蟲卵就應該進行驅蟲治療了。
【那麼給孩子驅蟲需要注意些什麼呢?在給孩子服藥前應注意以下事項:】
1.驅蟲治療前首先明確診斷,根據寄生蟲的特點選擇用藥。
(果蔬奶瓶清潔劑,植物安全配方,孩子吃穿的注意衛生才能杜絕蛔蟲)
2.為使藥物充分接觸蟲體,宜空腹服,同時不能吃消炎藥,驅蟲藥中含有毒素,與消炎藥相結合可能會發生化學反應,對健康不利。
3.多喝水,多吃含植物纖維素的食物。水和植物纖維能加強腸道蠕動,促進排便,及時把被藥物殺死或麻痹的蟲體連同糞便一起排出。含纖維素高的食物有谷類、堅果、新鮮蔬菜及水果。少吃油脂類食物。因為驅蟲類藥多為脂溶性藥物,如果攝入過多油脂含量高的食物,可促使驅蟲藥在體內被吸收,既增加了對人體的毒性,又降低了療效。
(奶瓶餐具清潔套裝,用熱水燙,清水清洗每一個細縫,孩子吃喝也放心)
4.驅蟲藥本身無導瀉作用,且孩子腸蠕動弱,不利於排出毒死的蟲子及殘餘的藥物,因此應根據孩子年齡大小、體質強弱,在服藥數小時後吃一些緩瀉藥物,但要注意的是一旦有了腹瀉的效果應立即停服。
5.大多數驅蟲藥需經肝臟分解代謝,對於兩歲以上兒童來說,肝臟已經發育完全,適量用藥不會產生不良反應。但兩歲以下兒童的肝臟還在發育之中,驅蟲藥中所含的一種叫甲苯咪唑的物質會對孩子造成肝功能損害,一定要慎用。
(澳洲兒童驅蟲巧克力,給孩子喂藥不用擔心)
6.有些寄生蟲病不能單純依賴服藥治療,如蟯蟲常在肛門周圍或直腸排卵,父母可在每晚的十一二點用手電筒照孩子肛門,如果看到有白色的成蟲或蟲卵,則可用棉花棒擦去,連續擦幾天,可以不用吃藥,也可以用中藥百部煎湯外洗。
7.有的家長,一發現孩子面黃肌瘦、食欲不振,未經檢查便認為有蟲,盲目給孩子服驅蟲藥後不見蟲體排出,又再服,以致影響了孩子的健康。其實只有在查了大便確定有蟲卵時,才能給孩子服驅蟲藥,一般只服一次,不能連服。
(媽媽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違者必究。相關問題可聯繫旺旺fmb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