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褥期即俗稱的坐月子,在這段坐月子的6~8周時間內,產婦應該以休息為主,尤其是產後15天內應以臥床休息為主,調養好身體,促進全身器官各系統尤其是生☆禁☆殖☆禁☆器官的儘快恢復。產褥期保健的重點是防止產後出血和產後感染,指導合理的營養,保護產婦的哺乳功能,以及產婦正常生理與勞動能力的恢復。
▼產後少量持續出血須及時作出處理
產褥期是從胎盤娩出算起,實際此時產婦仍在產床上,因此亦有人把產褥的最初2小時稱為第四產程,提出要嚴密觀察第四產程。因為這時可能發生嚴重的產後出血,應嚴密觀察血壓、脈搏、陰☆禁☆道出血量及子宮收縮情況。大量出血容易發現,還應注意少量持續出血,因其易被忽視,卻也可導致血容量減少而併發休克。產後出血時,應迅速查明原因,及時作出處理。
▼產褥期衛生很重要
為了預防感染和有利於康復,產後休養環境要做到安靜、舒適,室內保持整齊、清潔、空氣流通,防止過多的探視。室溫亦須合理調節以避免夏天中暑,冬天受寒。產婦要注意個人衛生,堅持刷牙、洗手、勤洗澡、勤換衣褲,特別要保持外☆禁☆陰部清潔。產後康復操有利於產婦恢復精力和消除疲勞,亦有利於恢復盆底和腹部肌肉的功能。產婦還須注意大、小便通暢。
▼產後24小時內應鼓勵產婦起床稍事活動
經陰☆禁☆道自然分娩者,在產後24小時內應鼓勵產婦起床稍事活動,包括在床邊稍坐片刻,繞床行走,入廁等。行會陰切開或剖宮產的產婦應儘早離床活動,有助於產婦體力恢復,促進排尿、排便,避免或減少靜脈血栓形成,有利於盆底和腹部肌肉張力的恢復。但產後不應過早參加重體力勞動,以免造成日後的陰☆禁☆道膨出和子宮脫垂。
▼大小便有講究
產婦在分娩後,如果想大便時應立即去排便,不要忍著也不要太用力。排便時,用一塊清潔的衛生墊敷壓在有縫線的部位。產後第1天排出小便較多是正常的,起初排尿時會感到傷口疼痛,如果局部有縫線,應用溫熱的水做局部沖洗,這樣在尿液排出時,皮膚就不會有刺痛感了。
▼產褥期的心理保健很重要
產婦中50%-70%會發生產母鬱悶,這是指從開始分娩至產褥第7天出現的一過性哭泣或憂鬱狀態。處於輕鬆心情的產婦,憑一時激動即可淚流不止,病程短暫,一般24小時內即可恢復如常。產後抑鬱的發病率在3. 5%~33%,常出現在產褥第3周內或其後,抑鬱的內容往往以關於嬰兒或丈夫為主,自責自罪,有自殺企圖並有他殺的念頭。產褥期產婦心理障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與分娩後體內內環境需要調整,性激素的比例重新調配,以及家庭關係、環境因素等都可能有關。因而,做好產褥早期產婦的心理適應工作非常必要。
▼母乳餵養指導
現在各醫院都在孕期對母親進行母乳餵養教育。產後半小時內即開始早吸吮,並實行產後母嬰同室,按需喂哺,為母乳餵養的實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但在產褥期內仍須不斷地給產婦以鼓勵、支持和指導,使她們至少能堅持純母乳餵養4~6個月。
指導的重點:第一,母乳餵養的重要性。第二,母乳餵養的技巧:注意嬰兒與母親乳☆禁☆頭的正確含接,即嬰兒將乳暈的大部分含人口中,乳☆禁☆頭、乳暈形成一“長乳☆禁☆頭”,吸吮時嬰兒的舌頭卷住“乳☆禁☆頭”,牙齦壓迫乳竇。注意正確的哺乳體位,即母親放鬆、舒適,嬰兒頭和身體呈直線,面向乳☆禁☆房,鼻子對著乳☆禁☆頭,身體緊貼母親,下頜貼乳☆禁☆房。學會觀察和判斷嬰兒吸吮是否正確;學會擠奶。第三,預防乳☆禁☆頭皸裂和乳腺炎。
▼產後全面檢查
產後42天,對母嬰都應進行一次全面檢查,以確定產後母親身體是否已經恢復正常,嬰兒生長狀況是否良好,如若發現異常情況,可及時進行處理,以避免給母嬰健康帶來不良影響。對孕期、產時、產後有合併症或併發症的產婦應根據具體情況做進一步檢查及化驗。產後檢查中如發現異常應予以及時治療。產後檢查正常,可以考慮恢復夫婦間的性☆禁☆生☆禁☆活。產後性☆禁☆生☆禁☆活開始過早,因生☆禁☆殖☆禁☆器尚未完全恢復,易造成損傷及增加感染的可能,所以產後6~8周禁止性☆禁☆生☆禁☆活。
▼產後必須落實避孕措施
產後排卵功能的恢復,往往難以預料,也可能發生在哺乳期閉經複潮前,因此必須落實避孕措施,避免意外妊娠。一般的原則是產後哺乳者宜用工具避孕,不宜口服避☆禁☆孕☆禁☆藥。產後不哺乳者工具避孕或口服避☆禁☆孕☆禁☆藥均可。
▼產後忌用內置棉條
產後兩至六周內會有陰☆禁☆道出血,即民間所說的惡露。初起時鮮紅分泌物很多,過了幾天就會減少,並逐漸變為帶有褐色。這種分泌物常持續到產後第1次月經來潮。產婦要使用衛生護墊吸收流出的分泌物,並注意清洗外☆禁☆陰,不要用內置棉條,以免引起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