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親戚向我抱怨,說她兒子打小就愛吃手,只要不吃奶,幾乎都是手不離口。一直到小學依然戒不掉吃手的習慣,罵也罵過,道理也講過,都沒卵用!現在已經7歲了,吃手吃得嘴巴都變形了!哎~親戚說到這裡連連搖頭歎氣。手就這麼好吃嗎?吃什麼不好,非得吃手?其實寶寶吃手並非不正常,但需要分時段來看待。
寶寶吃手的原因
寶寶好奇心作怪
心理學家佛洛德提出,嬰兒出生後的第一年為發育中的“口腔期”,是人格發展的第一個基礎階段。實際上寶寶剛出生就有吮吸的本能,只是這時候動作還沒有發育,沒有辦法將小手放到自己的嘴巴裡。到4-5個月的時候,寶寶行為能力更強了,於是會通過咬、舔、吮等方式來感知世界、認知事物,這也是嬰兒大腦發育、心理發育和心理成熟的需要。
心理需求
對於小寶貝而言,吃手可以消除他們的不安、煩躁和緊張的情緒,具有鎮靜的作用。且吸手指能給他帶來舒服感,即使母親不在身邊,吃不到乳☆禁☆頭他也能從中得到安慰。所以如果此時媽咪強行阻止寶寶這個習慣,反而會讓寶寶產生焦慮感和不安全感,並且會對周圍人產生不信任的感覺。有國外研究發現,從小嬰兒起就完全阻斷吃手的寶寶,長大後常常會擁有焦慮、暴力、敏感、多疑、膽怯的性格。
長牙
出牙的時候(通常是六七個月,因人而異),寶寶也會更喜愛吃手,或者咬別的的東西。 有些寶寶沒東西咬的時候會很煩躁,還喜歡來回摩挲自己的牙齦。 是因為,出牙時寶寶會牙齦腫脹,得靠啃咬來減輕出牙的不適。
溫馨提示:1歲以內小寶寶不吸手指反而不正常。吸吮是每個寶貝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正常現象,如果家中的寶貝到了6個月大還沒有任何吸吮手指的行為出現,那反而可能是異常行為。家長需要多多觀察,甚至可以試著牽寶貝的手,放到他的嘴邊,讓他嘗試自己吸吸看。
如果在這個時期不讓寶寶吃手,口欲期得不到滿足,會使寶寶將來的心理發育出現偏離,可能導致寶寶將來會產生不良嗜好,比如暴飲暴食、酗酒、抽煙等等。8個月的時候,寶寶吃手的頻率達到最高峰,隨著寶寶能力的發展,寶寶吃手會慢慢地開始減少,2歲後逐漸消退。
所以,其實寶寶吃手也有一定的好處。但是如果3~4歲大的寶寶依然戒不掉吃手的習慣,那父母就要採取措施了。因為長期吃手的孩子不光容易病從口入,而且會影響寶寶牙齒的排列異常和頜骨發育。臉的外觀會隨著咬合不正確而變形,寶寶也許會因此被嘲笑,從而產生自卑等不好的情緒。另一方面,這樣的孩子可能存在身體上的問題,如體內缺少鋅、鐵等微量元素等,或者是一種心理問題的外在表現,如壓抑、焦慮、強迫。
這個時候,爸媽千萬不要對寶寶加壓。儘量不要對寶寶說:“不許吸手指!”“再吃手就如何如何!”“這麼大了還吃手,羞羞羞”,等等讓他感到難受的話,這樣反而令寶寶更強烈地注意到了吃手的行為,越想越難放下,越克制就越想吃。
不要相信那些市面上所謂“幫助寶寶戒掉吸手指的壞毛病”的各種產品,使用在手指上塗抹一些怪味道的藥物,或者帶上手套等方法。這樣強制的辦法只會讓寶寶更加焦慮,並只能暫時阻止他們的行為,一旦停止使用,寶寶很可能會重新開始吸手指,而且可能頻率更高。
使用這樣的隔離手段不是不可以,但成功的基礎是同時幫寶寶找到能夠替代咬手習慣的新興趣。如果不能保證做到這點,貿然隔離很可能適得其反。
針對3~4歲的寶寶特別愛吃手,父母應該怎麼辦呢?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從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要讓孩子以吮吸手指來取樂,要耐心告誡孩子,吮吸手指是不衛生的,不僅會引起手指腫脹、疼痛,影響下凳骨的發育及牙齒變形,而且容易把大量的髒東西帶入口內,引起消化系統疾病及其他傳染病。
抽時間多陪寶寶
爸爸媽媽要多摟抱、多陪伴寶寶,利用閒置時間多和他談話、唱兒歌、玩積木或看圖書等,讓寶寶在遊戲活動中忘記吮手指。有條件的媽媽可以為寶寶做撫觸按摩,給寶寶講輕鬆愉快的故事,讀朗朗上口的兒歌,讓寶寶愉快地入睡,時時感到安全、幸福、滿足。
開發寶寶的智力
父母可以積極引導寶寶做一些需要雙手並用的遊戲,讓寶寶一邊鍛煉雙手靈活一邊忙得忘乎所以,完全想不起來吃手啦。要注意的是,就算是寶寶所喜歡的活動,難度太大或太簡單也有可能導致寶寶無聊、焦慮、沮喪,從而導致老習慣捲土重來。充滿愛心的父母們請積極幫助寶寶尋找最合適的難度等級,讓寶寶越玩越有幹勁!
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要想讓寶寶改掉“吃”手指的壞毛病,最好的辦法是讓他雙手不空,充分發揮他的創造性,讓他有事可做。比如可以讓寶寶多接觸各種不同類型的東西,看看花、樹、車子,同時跟他說說話。這樣一方面可以帶著寶寶牙牙學語,另一方面也能讓寶寶多接受周圍事物的刺激,增加他對其他方面的注意力,以免有事沒事只想著去吸吮手指了。
有進步時設法鼓勵
當寶寶沒有吸手指的時候,別忘了時常稱讚表揚哦。父母可以盡情地打開腦洞,用一些有創意的方式表揚寶寶,比如:“哇,你的姿勢好像美國隊長(等寶寶最近喜歡的偶像)啊!不咬手指看起來特別有氣場!”讓寶寶感到與榜樣並肩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