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米其林是一家餐廳的小夥伴,Please hands up!
Way to go! 舉手的小夥伴請真心實意的在心中默念一遍:Hello, tubie。
事實上,米其林餐廳意思是這家餐廳獲得了Michelin Star。
事實上,這個給餐廳分級的 Michelin Guide《米其林美食指南》 的幕後大 boss 是那個造輪胎的 Michelin。
還是給大家講個心機Boy發家致富的小故事壓壓驚吧!
1900年的時候,汽車在法國人心目中的定義是:土豪才玩得起的玩具。當時全國上下所有的汽車加起來不過3000輛,這個淒慘的數字深深的刺痛輪胎生產商想發財致富的心。有一對叫米其林的兄弟為應對這個現狀絞盡腦汁,歷經各種嘗試終於開發出了精英版的“大眾點評”,鼓勵大家驅車遠行,不停逛吃逛吃。在美食的感召下,大波的土豪吃貨紮堆前往,輪胎的消耗量增加了,輪胎銷量嗖嗖往上漲。
▲“這本指南就是把你放在了美食地圖上”
相比之下,杜蕾斯賣智能內褲,肯德基賣指甲油都不算什麼,人家 Michelin 兄弟100多年前就知道玩“跨界”了,而且一玩就是100多年。真真是跨界行銷的祖師爺爺。
1、Michelin Star 的魔力!
就是這本神奇的 Michelin Guide 不僅改變了米其林輪胎的命運,而且還左右著一個餐廳,一個廚子的命運。舉個栗子:
這個大叔叫 Bernard Loiseau 在一家米其林三星餐廳做主廚,聽說自己掌廚的餐廳要降到兩星了,無法接受現實自殺了。
大叔,願你在的那個世界木有壓力山大的 Michelin Star。
這個小個子大叔,本來是新加坡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攤販,因為得了米其林一星一夜成名。
他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獲得 Michelin Star 的街邊攤販,在那可以吃到世界上最便宜的米其林“大餐”,僅售1.5美元一份。去新加坡旅遊的小夥伴可以去探訪下。
再說說Michelin Star對餐廳的影響。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埃菲爾鐵塔(Eiffel Tower)的二樓有個餐廳。餐廳名字起得特別有文化,叫Le Jules Verne(取自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
絕佳的位置加上米其林兩星的美食,使之成為世界上最難預定的餐廳之一。你要是想在新年、情人節等特殊日子請女神吃個飯,不好意思,要排半年的隊!估計等到那個時候,女神都嫁人了。
小夥伴一定好奇,Michelin Star 真的有那麼大的影響力麼?究竟是哪些神人評出這個 Michelin Star,又是怎麼神乎其神地評出來的?好的,裝逼教程現在開始~
2、Michelin Star的具體含義!
一顆星:在這個類別的餐廳裡表現出色,值得為之駐足
二顆星:廚藝精湛,值得繞道探訪
三顆星:菜品非同凡響,值得專程探訪
(每一個級別都不忘植入“軟廣”,再次感歎米其林的心機。)
3、Michelin Star評定的過程!
米其林輪胎公司有一批全職“美食評審員”(anonymous inspectors),他們的工作就是在全球24個國家逛吃逛吃。(一定有小夥伴驚呼:世上竟有如此美妙的工作,再見了,我要給米其林投簡歷了。Calm down and keep listening. )
米其林的評審員都會經過長期嚴格的培訓,他們除了對食材品質有過人的靈敏度,對美食有著嚴苛的要求之外,還要非常客觀的遵循統一的評判標準。
Quality of ingredients
原料品質
Skills in preparation & combination of flavors
烹飪技巧&口味融合
Level of creativity
創新水準
Value for money & consistency in cookery
物有所值&菜品質量穩定
就拿這個 Level of creativity 展開說,為了創新米其林大師恨不得琴棋書畫,天文地理樣樣精通!
菜擺成這樣,怎麼吃都有負罪感。米其林三星大廚 Massimo Bottura 被稱作半個義大利藝術家。
這道菜叫“海之音”Sound of the Sea.帶上貝殼裡的耳機,聆聽海潮澎湃,望著面前的一片沙灘,玻璃上的食物似是海邊剛沖上的一抹浪花。這道菜簡直讓我們這些吃飯只為果腹的人感到慚愧。
這杯茶叫Hot and Iced Tea,左邊是熱的,右邊是冰,據說喝完之後上嘴唇是熱的下嘴唇是冰的。目測研發出這種茶的廚師至少物理化學要好吧。
作為美食屆的奧斯卡,米其林代表著美食的極致。
不管是《壽司之神》中“為了完美的口感,給每條章魚至少按摩40分鐘”的小野二郎,還是每道菜都是藝術品的大廚 Massimo Bottura,從食材到廚藝到顧客的感官享受,他們都有著近乎偏執的追求。
這也許就是 Michelin Star 最深層次的意義:向極致致敬。
(實習編輯:楊藍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