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何說國產車小毛病多,因為有看不見的8大內傷

很多人都說自主國產車時間開久了會出現很多小毛病,雖然開還是能開,但是三天兩頭的出問題,還是不省心。近幾年國產車的進步比較大,很多零部件都採用了國際知名品牌。按理說,產品品質應該有很大的提升,但從實際使用情況來看,還是不盡如人意。

那國產車和外國車的差距究竟在哪裡呢?我們還是要從看不見的地方去找原因,我們根據德國伯恩斯坦研究公司的研究報告和自主汽車現狀,總結出以下8條內傷:

1 、基礎製造能力依然十分薄弱,掌握的核心技術很少,仍然依賴國外的工程和技術以及援助。這個可以把國產拆開看看就知道,有多少車的底盤是直接購買的外國淘汰貨,有多少車的發動機都是用了十多年的舊貨。

2、 急功近利,很多自主車企熱衷於搞逆向開發,卻不思創新,以賺快錢為目標,導致技術停步不前。

3 、整體裝配工藝不過關,即使採購了國際知名的零部件,但在組裝水準,材料配套,系統整合和整車漆面方面依舊令人失望,並且缺乏最終開發和測試。

4、 整車設計階段比較短,缺乏成熟的考慮和驗證,據統計,中國車企的一台新車研發只需要24個月,這就比一個國際車企的正常研發要短很多。

5 、賣得好\好看的中國品牌汽車大多數都是由外國設計人員主導設計的,本土設計力量嚴重匱乏。

6、 汽車人才匱乏,中國不僅缺少德國那樣的工程傳統,也不具備日本那樣的精益管理能力,也缺乏一整套汽車人才的培養體系。

7 、迷信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中國汽車生產企業趨向於引進美國汽車生產企業的中低端人員——從底特律歸來的人員,作為他們的高層領導。這些人通常沒有達到高層人員水準。中國汽車製造廠在雇傭國外人員時非常激進。

8、中國的工程小時成本費用是德國的20分之一,但是在其他的環節損耗較大,所以中國工時成本的降低導致裝配品質的不過關,但最後又沒有起到真正降低成本的作用。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