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讀君曰】
“文藝青年”已不再是一個陌生的詞彙。如今許多人都以文藝青年自居,自然也就出現了不少偽文青。
那麼,到底怎樣才能算一名合格的“文藝青年”?廣義上,凡是喜歡文化藝術的青年人,都可稱作文藝青年。也就是說,成為文藝青年,至少要讓周身彌漫一種文藝的氣質。
其中,閱讀是很多文藝青年都有的習慣。或許,他們不需要才高八斗,滿腹經綸;但至少要胸中有墨,能談古論今。
今天,精讀君特意總結了一份“文青養成書單”,其中包含了文學、藝術、哲學與經濟四大類別。當然,這份書單並不完整,一枚真正的“文青”所閱讀的書籍遠遠超出這份書單所承載的內容。對此,精讀君希望各位讀友也能對這份書單進行補充,提出你在邁向“文青”路上所閱讀的書目。希望通過這份書單,讓更多的人群真真正正成為一枚“文藝青年”。
①文學類
“文藝青年”自然需要一定程度的文學素養。文學素養的提升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即使再聰明的人,想要積累一定的文學素養,至少也需要三年五年的時間。但只要你不間斷地讀下去,勢必會變成那種“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在這裡,推薦3本精讀君認為對文化素養提升有很大幫助的書。
該書是木心的文學回憶,也是陳丹青五年聽課的筆錄。木心大量精彩的文學識見,連同率爾離題的妙語趣談,都在筆錄中悉數呈現。讀過之後,必在世界文學門內,不在門外——木心摯愛藝術,他講世界文學,隨之帶出自己的精神家譜和寫作脈絡。
本書是近代中國最負盛名的一部詞話著作,在中國詩話、詞話發展史上堪稱是一部劃時代的作品。本書作者,國學大師王國維,在書中提出了以“境界”說為核心的詞學理論,在中西文藝思想交流融合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作家訪談是美國著名文學雜誌《巴黎評論》最持久也最著名的特色欄目。作家們自然而然地談論各自的寫作習慣、方法、文壇秘辛……內容妙趣橫生,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加上圍繞訪談所發生的一些趣事,令這一欄目本身即成為傳奇,足可謂“世界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化對話行為之一”。
②藝術類
藝術可謂是文藝青年的一個重要標誌。歌德曾說過:“要想逃避這個世界,沒有比藝術更可靠的途徑;要想同世界結合,也沒有比藝術更可靠的途徑。” 然而,藝術細胞不都是天生的,大多需要後天的培養。讀完以下3本書籍,相信可以豐富你的藝術細胞。
《藝術的故事》被譽為“西方藝術史的聖經”。作者恩斯特•貢布裡希爵士概括地敘述了從最早的洞窟繪畫到當今的實驗藝術的發展歷程,以闡明藝術史是各種傳統不斷迂回、不斷改變的歷史,每一件作品在這歷史中都既回顧過去又導向未來。
該書被奉為美學聖經。作者李澤厚從宏觀鳥瞰角度對中國數千年的藝術、文學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學把握。其中提出了諸如原始遠古藝術的“龍飛鳳舞”,殷周青銅器藝術的“擰厲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補”等等重要觀念,多發前人之所未發。
本書是朱光潛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學理論體系的重要著作之一。全書從“談美”、“免俗”、“人心淨化”的目標出發,順著美從哪裡來,美是什麼及美的特點這一脈絡層層展開,抒發了這位美學大家的人格理想,審美理想,提出了他的美學研究的理想目標,即“人生的藝術化”。
③哲學類
著名法國哲學家伯格森說過:哲學的意義不在於靜觀(關注世界的本體、本質),不在於獲得知識或真理,而在於通過對生命的思考滿足人對自身生活的意義和價值的渴望。直覺是把握生命的恰當方式。
對於文青而言,哲學不僅讓他們能夠擁有莫名的詩人風範;更為重要的是,哲學的精神可以不斷優化思維方式、提升精神境界,從而不斷超越自己。
該書是德國思想家叔本華以簡單的語言,所寫成的一部並不簡單的書。本書討論的事情與我們的世俗生活至為接近,諸如健康、財富、名聲、榮譽、養生和待人接物所應遵守的原則等。正如叔本華所說的,在這本書裡他儘量以世俗、實用的角度考慮問題。
該書由世界著名哲學家羅伯特•所羅門所著。作者不是按照一般哲學導論著作那樣按照事件發生的順序羅列哲學史上的一些說法,而是完全把讀者當成一點都不瞭解哲學,按照一些大問題來組織材料的。也就是說,隨著討論的不斷深入,自然而然地把讀者引入哲學的殿堂。
《中國哲學簡史》以20萬字的文字講述了中國哲學的發展歷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在有限的篇幅裡融入了馮友蘭對中國哲學的理解,是史與思的結晶,充滿了人生的睿智與哲人的洞見。這部專著一直是世界各大學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響很大。
④經濟類
一看到“經濟學”,許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晦澀難懂。不過,在生活中經濟學無處不在,它可以幫我們解決很多疑問。學習經濟學,樹立成熟的財富觀,無疑是許多文藝青年的追求。
本書用經濟學的原理和方法解釋了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並通過這些事例和解釋來加深讀者對經濟學的理解。這也是弗蘭克教授講授經濟學的方法。書中關注的現象皆為現實中司空見慣而又未注意到的現象,比如,為什麼牛奶的盒子是方的,可樂的瓶子是圓的……
本書作者保羅•海恩繞開繁複的公式、函數、運算,通過深入淺出的故事和饒有趣味的圖畫告訴讀者:經濟的學作為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與生活中的各種決策息息相關。正如書名所揭示的,經濟學力量就在於它是一種思維方式,而這部教科書引導讀者學會經濟學推理方式,從而能夠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問題。
本書講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作者羅伯特・T・清崎的親生父親和朋友的父親對金錢的看法截然不同,這使他對認識金錢產生了興趣,最終接受了朋友的父親的建議,也就是書中所說的“富爸爸”的觀念,即不要做金錢的奴隸,要讓金錢為我們工作,並由此成為一名極富傳奇色彩的成功的投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