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手機>正文

兩年時間研發一款車載HUD,這家公司有哪些黑科技?

▲ 光暈網路科技(Halo)創始人&CEO 何傑

兩年前,何傑和他的團隊還在深圳華僑城一棟居民樓內探討產品外觀設計;兩年後的11月30日,他站在北京MeePark的聚光燈下,精神飽滿,稍顯激動,以具備儀式感的方式發佈了這款產品——Halo H1,一款後裝車載抬頭顯示器(HUD,Head Up Display)。

▲ Halo H1 HUD

Halo H1是光暈網路科技(Halo)首款可量產的智慧硬體產品,這家公司兩年前由何傑創立,致力於交互技術研究,具體聚焦於車載HUD研發。此前,何傑有過十數年的BAT工作經歷,在百度負責過車聯網專案,團隊中很多人去到光暈前也在百度內部做HUD產品。

但是,具備豐厚經驗的團隊並未説明光暈迅速推出產品,而是扎扎實實經歷了兩年多漫長的調研和技術突破週期,可謂“難產”。這段時間也鮮有媒體消息,只在去年5月份於深圳柴火創意空間辦了一場HUD產品分享會,當時還只是工程機,尚需調試和優化。

此外,從整個行業角度看,車載HUD的視窗期在2014年開啟,到2015年陸續有廠商推出產品,國內HUD鼻祖Navdy、車蘿蔔以及CarPro等都在其列。後續還不斷有團隊踏足這個領域,競爭不可謂不激烈。

寧願錯失風口,蟄伏兩年的光暈,最終交出了答卷,“手勢識別、AR導航、語音控制”三位一體成為Halo H1最鮮明的標籤,也是整場發佈會出現最多的字眼。

“手勢識別”和“AR導航”方面,光暈選擇自主研發。而“語音控制”方面,Halo H1直接使用語音技術服務商“雲知聲”的現成方案,兩家公司兩年前便開始合作,據悉,雲知聲也是光暈的Pre-A輪投資方。

其實,在過去兩年多的行業研究中,何傑也發現,很多汽車行業大廠已經在“手勢識別”和“AR顯示”方面開始佈局。

手勢識別大玩家中,寶馬便是其中之一。10年前這家公司便有手勢識別相關的專利技術,去年在寶馬7系的量產車上已經配備了手勢識別功能,未來三年將在所有的車型上搭載這一技術。此外,賓士和奧迪也在做相關的佈局。

AR顯示方面,大眾公司已經將AR顯示器整合到其車載系統中,特斯拉也挖走了微軟Hololens全息眼鏡團隊的設計師,或許能在其新款車型Model 3上看到相關的AR顯示技術。

這些大廠的實際行動,也在表明著這些領域的可塑空間。所以何傑和他的團隊在過去兩年中一直在技術的自主性和穩定性上做文章。

何傑在發佈會上提到,針對手勢識別功能,他和團隊在過去兩年中大概處理了200多萬張手勢樣本,一年下來有5T的容量,經過一年機器學習的方式反反復複訓練,將其變成5M不到的演算法字典庫,成為其核心演算法。整個演算法據稱幾乎不佔用系統資源,識別準確率超過98%,並且還在不斷完善中。

同時,手勢識別應用到車內環境中,不像Leap Motion和Hololens,識別的場景比較簡單,找到手相對容易。而車內所有場景都在動,包括車的震動,背景干擾多,對硬體計算能力的要求很高。過去兩年,光暈也花了很多時間在場景的優化上,致力於演算法抗背景干擾能力和抗震動能力的提升,使其適應絕大多數車型。

▲ V字形手勢操控

此外,自訂手勢還可以通過雲端升級到系統中去。同時光暈採用攝像頭來做手勢識別,而非紅外線,所以有更多可開發的空間,比如駕駛者疲勞駕駛監測、人臉認證等。

整個手勢識別體驗據稱可以和寶馬相媲美(還需取決於消費者),但成本(創業公司的痛)收縮到其十分之一。

AR(增強現實)近年來因為微軟Hololens全息眼鏡的發佈和Pokemon Go遊戲的火爆而風行。而這也成為光暈重點著墨宣傳的一部分。

目前其AR顯示技術還僅僅整合了導航方面的功能,未來可能有更多的應用結合。

具體而言,光暈將傳統的複雜路面資訊進行簡化,剝離出最重要的一些導航細節和畫面,置入3D引擎進行渲染,通過演算法對需要的路徑進行裁剪,直至達到需要的程度為止。然後,通過Halo H1的螢幕投影,將整個畫面投射到車輛正前方2.2米外的位置,供駕駛者觀看。

▲ AR導航

此外,一些簡單的ADAS(駕駛輔助)功能也被集成到導航畫面中,包括車道線檢測、車輛檢測以及行人檢測。目前,光暈有專門的合作夥伴來跟進此項功能。

雖然有這“三位一體”的交互內核進行加持,但是車載HUD要面對的散熱、顯示效果以及內容等問題,Halo H1也一樣逃不掉。

這款硬體據介紹採用的是DLP投影方案,而非TFT光學成像方案,因為後者的成本是一個門檻。但是DLP投影方案的顯示效果不好以及散熱差的問題也是與生俱來的。為何依然選擇DLP投影方案,可以從此前光暈聯合創始人梁宇涵接受雷鋒網採訪時給出的回應中得到答案,“量起來了,TI(德州儀器,研發DLP晶片)不會袖手旁觀,肯定會做一些改進,DLP還可以變得更好。”當然,什麼時候起量還不得而知。

針對散熱,除了在通風線路的設計上著手,Halo H1採用了比較討巧的方式,並不安裝在中控臺上,而是綁定在遮陽板的位置。這也規避了很多車型適配方面的問題。

▲ 懸掛式安裝方式

而內容方面,目前Halo H1主要集成了導航、音樂、電話這些常見功能,未來會開放一些其他應用的介面。

但是怎麼樣做內容的取捨,富含哲學,這還需要留待設計者去思考。

從2013年初興,走到2016年底,車載HUD行業並未如預想中爆發,如今處在不溫不火的階段。這是否意味著HUD是個“偽需求”?

對此,何傑向雷鋒網表示,“現在你覺得很多人不接受,一是這個行業在發展,它需要更好的技術實現;二是它上面顯示的東西才是關鍵,如果只是顯示一個轉速沒有意義,但以後肯定會顯示更多,所有你想看到的資訊,很安全的讓你看到。站在這個角度,它絕對不是個偽需求。”

面對後裝市場,Halo H1將在之後的1個月時間內開始預售,價格不低於2000元,線上線下管道都有,明年3、4月份發貨。何傑對產品的銷售持樂觀態度,雖然現階段銷量並不是他看中的東西,還表示此前投資的產業基金背後會有一些管道資源來消化一部分產品。

當然,對於硬體最深的坑——供應鏈方面,光暈不會觸碰生產線,會有眾多供應商來做這件事情。

未來,何傑和他的團隊會不斷往前裝HUD努力,同時在一些專門的技術領域進行深耕,比如怎樣將車前擋全部用作投影螢幕來提升體驗。但是,這還要取決於整個行業的發展,因為,作為一家創業公司,光暈還羽翼未豐。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