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型男>正文

滑板文化還存在嗎?

如今的男裝街拍界營造出了一副怪像:時裝編輯和買手紛紛穿上Supreme和Palace這樣的滑板品牌,或者諸如Off-White、Vetements和Nasir Mazhar等受滑板文化影響的時裝品牌。男模則更是重災區,後臺跟司機也就隔了短短兩百米的距離,還硬是要拎個滑板,在人擠人的道路上耍一段。為何?還不是為了給人拍。

殊不知,滑板文化本人在歐洲已處於被邊緣化的境地。2013年,位於倫敦南岸的滑板場就因為政府想要“活化”這塊百餘平方米的場地,而遭到了倫敦滑板團體的抵制。他們的論點,除了表示這裡對他們有多重要之外,更多強調的是這裡的旅遊價值和文化價值,甚至打出了“You can’t move history(你不能搬動歷史)”的口號。

是的,發跡於上世紀40年代滑板文化如今已上了年紀,成為歷史。現在的時髦年輕人都在滿城抓精靈。你在大街上幾乎看不到滑板的蹤影,滑板的印記開始更多的出現在時裝設計師的情緒版上,被貼上酷的標籤,當做商品販售給伴隨滑板文化長大的成年人。這跟40多歲的微胖亞洲人在Selfridges買Saint Laurent機車夾克是一個道理,僅因為年輕時曾未擁有。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極限運動風靡時,玩滑板簡直跟當下的Instagram Stories一樣酷。

如今的滑板文化卻如同40年代的昔日風華、80年代的激情搖滾,是文化混搭跟挪用後的產出。比起Phoebe Philo和Alessandro Michele一手帶起的獨特審美風潮,參考滑板文化的設計師所做之事更像是依葫蘆畫瓢,毫無原創性,僅有臨摹優劣之分。

臨摹出來的東西必然是不酷的,更別說持續性了。當下的滑板文化是Hype、是Snobiety。最推崇該文化的兩個網站的功能變數名稱中就解釋了為何這種文化在當下會成為最受年輕人歡迎的風格。一方面,這種文化有酷的歷史基礎,伴隨千禧一代成長。(但你去問Z世代的人看看,他們更在乎Snapchat跟Kylie Jenner的唇彩);另一方便,滑板文化淺薄,商業品牌可以很好的將這種文化貫穿在設計裡面。不像Gucci,沒有點文化積澱,你都欣賞不來秀款細節上的巧思。儘管二者根源上都是文化挪用。

滑板文化曾是年輕人反中產化的利器,可惜今日其已成為了中產化的代名詞。真正的滑板精神早已消散至九重天外。

Vetements

Pigalle

撰文: Tianwei Zhang編輯: Jojo Qian圖片: Getty Images、Indigital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